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59|回复: 5

滴水穿石隐藏着习近平的大局观

发表于 2014-11-4 17:06:3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题记:我推崇滴水穿石的景观,实在是推崇一种前仆后继,甘于为总体成功牺牲的完美人格;推崇一种胸有宏图,扎扎实实,持之以恒,至死不渝的精神。
  ——摘自习近平《摆脱贫困》之《滴水穿石的启示》篇

  水石本无情,二者偏相遇。高处的水滴温柔地亲向磐石苍凉的胸膛,洇湿了粗糙的石体。就这样在岁月轮回、日月穿梭中,终有一日,一滴水终于亲破了石之肌骨,洞穿而过。水石二角色在天长地久中演绎了一个道理:当一种运动轨迹以义无反顾的方式出现后,哪怕是以最柔弱的力量前行,最终全世界都要给她让路。大块文章自会交付有心人,习近平从滴水穿石中获得了常人所不易获得的心得。他说:“我推崇滴水穿石的景观,实在是推崇一种前仆后继,甘于为总体成功牺牲的完美人格;推崇一种胸有宏图,扎扎实实,持之以恒,至死不渝的精神。”这句话隐藏着他的大局观。
  “喻之于人,是一种前仆后继,勇于牺牲的人格的完美体现。”习近平这样说,“在整个历史发展进程,在一个经济落后地区发展进程,都应该不追慕自身的显赫,应寻求一点一滴的进取,甘于成为总体成功的铺垫。当每一个工作者都成为这样的‘水滴’、这样的牺牲者时,我们何愁于不能造就某种历史的成功契机?!”成为习近平眼中的历史的成功契机是人民的伟业,是千千万万人的千秋大业。人民伟业何其浩大,这是个目标上的大局观。每个人都要自觉服从于这个目标大局,具有甘于献身、乐于奉献的精神。在这个目标大局中,每一个人都是平凡而伟大的,因此,不能强求自己扮演重要角色,或强求自己作出传颂千古的风流业绩。充其量,每个人在这个目标大局中也只是沧海一栗。只要每个人能为目标大局添砖加瓦,那都是了不起的。泰山不嫌细土,故成其大;大海不择小流,故成其深。每一个人将目标大局置于崇高地位,那么国家与民族的伟业就一定能兴旺发达。
  “喻之于事,则是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辩证法原理的成功显示。”习近平还这样说,“一滴滴水对准一块石头,目标一致,矢志不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滴下去——这才造就出滴水穿石的神奇!我们的经济建设工作又何尝不是如此。”习近平认为经济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有一个渐变的过程,集小功成大功,由量变到质变,这是个发展的大局观。每个人点滴的努力在当时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但假以时日,就会创造奇迹。在发展的大局中,无数个你、我、他的努力汇聚起来,就可以创造奇迹。巍巍高山终可翻越,茫茫大洋必能横渡。战国时荀子在《劝学》一文中说:“故不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每一个人都能看清发展大局中的艰巨与漫长,就能够坚定信念,为之奋斗不息。
  滴水穿石是个微观现象,正所谓一粒沙里看世界。习近平能见微知著,触类旁通,以之喻人喻事,道出目标的大局观和发展的大局观。这无疑对经济转型升级、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的人们有着很强的现实启发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4 19:57:45 | 查看全部
我推崇滴水穿石的景观,实在是推崇一种前仆后继,甘于为总体成功牺牲的完美人格;推崇一种胸有宏图,扎扎实实,持之以恒,至死不渝的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4 19:58:05 | 查看全部
水石本无情,二者偏相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4 19:58:54 | 查看全部
“我推崇滴水穿石的景观,实在是推崇一种前仆后继,甘于为总体成功牺牲的完美人格;推崇一种胸有宏图,扎扎实实,持之以恒,至死不渝的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4 19:59:28 | 查看全部
每一个人将目标大局置于崇高地位,那么国家与民族的伟业就一定能兴旺发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4 19:59:45 | 查看全部
滴水穿石是个微观现象,正所谓一粒沙里看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