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转变从改变操作方式开始
经公司“5S”活动管理的强力推行,生产现场正发生着切实的转变。行走在生产车间,入眼的是生产现场干净、整洁、美观,员工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忙碌而自然,紧张而有序。静下来,能确切感受到不同的现场管理氛围,员工主动地整理着现场,规范地操作着设备,没有了漠视、没有了支差应付、没有了抱怨、没有了侥幸应对,即便有软顶硬扛的细小动机,也被美化现场的气氛所感染,显得那么的和谐与亲切。问到稍显清闲的员工:是什么让他们发生如此明显的转变?他们说是从改变操作方式开始,经过艰难的治理和不断的转变,形成了现在的蜕变。
在持续的“5S”现场管理整治下,各单位生产现场基本的管理框架已经构成,存在的也是细节上的问题,这细节也多是操作方式形成的惯性。各单位充分认识到原有习惯对“5S”现场管理的冲击,即从改变操作方式上开始,从改变员工固有思维着手,从改进制约5S管理的设备设施入手,潜移默化中让员工自发自觉地转变,连续的严格整治,养成了良好的现场管理习惯,让“5S”管理终在生产现场扎根发芽。
没有一项事物是一蹴而就的,也没有哪个习惯是一成不变的。员工对待“5S”管理态度的转变只能是起点,因当前的操作方式还会随着企业的发展成为新的制约,这种转变必须持续有效,并且随着新的需求不断地变化,防止反弹。一旦反弹,必陷入恶性循环,现场管理提升的难度将无限加大。
首先把制度、职责明确,勤加检查。员工知道管理现场管理啥,管理到哪一步,在心目中形成定式。多检查就要检查员工经常忽视的地方,监督员工做好,次数多了,就形成了条件反射,检查中不见得非要考核,但必须奖罚分明,促使员工看到不足即去整改;其次,充分发挥群众性创新作用,改善操作条件。对不能适应“5S”管理的设施全力去改造,对员工清理起来烦不胜烦的跑冒漏滴现象全力消除,使生产现场完全适宜“5S”管理模式;再次,注重员工的思想动态管理,引导员工把思想和行为转移到“5S”管理上来,员工也要改变思维方式,切实把“5S”管理的成果延续下去。
心理学上说坚持21天做一件事就会慢慢变成一种习惯,连续21次做同一件事就会成为一种定式。由之,“5S”管理态度的持续不断的转变将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要想“5S”管理延续下去,那管理标准必须要高,做到一直在进步,明显在提升,那样我们的生产现场必定高标准地呈现在大家面前。
(张专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