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11-6 16:53:03
|
查看全部
建立符合实际的治理结构
“我们的中小企业大多数都是家庭作坊发展而来,在企业发展前期,企业家的单独决策确实起到了决定作用,善抓机遇,执行力强是企业成功的重要保证。”蔡宁表示,那个时期的企业治理机制,应该倾向于企业家的单独决策。
但这种治理机制在如今却无法适用。“世界上现在有两种企业治理结构模式:一种叫单边治理结构。所谓单边治理就是资本统治劳动。也就是说,在一个企业,是资本的所有者说了算。单边治理是企业界最古老的一种模式。还有一种是多边治理结构,即是货币资本和人力资本共同治理企业。”郑勇军认为,单边治理最终会走向死亡,现在国内的民营企业正在开始治理结构革命,原有的单边治理将被多边治理所取代。
在这样的大势下,中小企业的治理结构建设需要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分权。
“我建议有节制地实行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郑勇军认为,有节制的两权分离并不意味着简单地把经营权与所有权“一分为二”就可以。“最通俗的表现还是企业所有者要节制地参与企业经营。”
的确,中小企业有很多“难言之隐”,比如说外部关系、人情销售等创办人自己掌握的资源,经营团队是很难接手的。
“我们在很多企业调研中发现,客户基本都是董事长的关系,每次都需要董事长亲自接洽;客户也只认董事长,下属根本就无法接手。”调研团成员邓立新也认为,建立科学的治理结构不是通过简单的两权分离就能“一分了之”的。
中小企业要做大做强,既不能不进行两权分离,也不能进行过度的两权分离。这是蔡宁对企业家的忠告。“过度两权分离的中小企业,往往比没有实行两权分离的中小企业更容易发生经理层道德风险。”蔡宁表示,在双方信息严重不对称的情况下,中小企业的所有者常常被经理层架空,“本想当甩手掌柜的,最后却往往沦为空手掌柜。”
毫无疑问,从治理结构的有效性来说,中小企业要选择一套符合自身需求的现代治理结构,在原有基础上逐渐融入现代化企业元素。“先搭骨架,再造血肉”。 要想做大做强中小企业,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理结构,才能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建立起一套“百毒不侵”的免疫机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