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历史上的11月7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7 08:40:19 | 查看全部
1921年11月7日 墨索里尼成立法西斯党
    1921年11月7日,墨索里尼宣布法西斯党为民族主义法西斯党,并自称是这个党的“总裁”,即领袖。这个以意大利为根据地的运动始于1919年,是对战后革命运动的一种反动。它一直疯狂地反对共产主义。
    墨索里尼战前是米兰社会主义党日报《前进报》的编辑。战后不久,他便与意大利的实业家、地主和军官一起组织了“战斗的法西斯党”,与一切社会主义者断绝了关系。
    法西斯党的党名来自古罗马权力的象征——法西斯(一种木棒束上插有战斧的武器,为古罗马长官出巡时所持的标记)。该党以“右翼激进主义”在政治界闻名于世。这种法西斯运动强调国家崇高和个人对领袖的绝对服从。严格的法律和命令,维护严格的阶级结构是该党的原则。
    意大利的观察家们认为,这个党的目标是必要时对社会主义者进行思想上和军事上的斗争。
    法西斯党军队融为一体。它的黑衫党员使用古罗马武士的敬礼,遵守严格的军队般的纪律。
    法西斯党出现之后,意大利的政治斗争白热化了。墨索里尼认为当时的博诺米内阁是不会长久的,他加紧步伐让政局进一步混乱,以最后夺取政权。
    果然,1922年2月,博诺米内阁就倒台了。继博诺米上台的是法克塔,这时意大利的政局进一步恶化。7月,在墨索里尼的威逼下,法克塔下台了。政府的无能,使墨索里尼的野心进一步膨胀,不久,他就“进军罗马”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7 08:40:30 | 查看全部
1920年11月7日 《共产党》杂志秘密发刊
    1920年11月7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理论性机关刊物《共产党》月刊在上海创刊,秘密出版发行。
    李达任主编,撰稿人一概不署真名。陈独秀为创刊号写的《短言》指出:“要想把我们的同胞从奴隶境遇中完全救出,非由生产劳动者全体结合起来,用革命的手段打倒本国外国一切资本阶级,跟着俄国共产党一同试验新的生产方法不可。……我们不可听议会派的欺骗,我们只有用阶级战争的手段,打倒一切资本阶级,从他们手中抢夺来政权,并且用劳动专政底制度,拥护劳动底政权,建设劳动者的国家以至无国家,使资本阶级永远不至发生。”该刊第一次喊出了令人激动的口号:“共产党万岁、“社会主义万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7 08:40:47 | 查看全部
1917年11月7日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

1917年十月革命中,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军队攻打冬宫的情景。
  1917年11月7日下午5时,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的2万名赤卫队员和革命士兵在10辆装甲车的配合下,包围了沙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最后据点——冬宫,敌人拒绝投降。晚上9时45分,已经起义获得成功的“阿芙乐尔”巡洋舰上的革命士兵开炮轰击,炮弹直泻冬宫,激烈的战斗开始了。
  前一天,列宁领导的赤卫队、革命士兵和水兵突击队早已经占领了彼得格勒的大部分重要据点——车站、电话局、邮电局、发电站、政治机关、银行和重要桥梁等。克伦斯基见大势已去,早化装偷偷溜了,但是在他临走前,还企图作垂死挣扎,从前线调回了部队,并命令士官生、“乔治奖章军人营”和“妇女营”等顽固力量集中冬宫,作困兽之斗。
  这是场革命和反革命力量的决战,在枪林弹雨中,赤卫队和革命士兵冲进了冬宫大门,一层楼一层楼地,一间屋一间屋地跟敌人拼杀,战斗延续到次日清晨2时,守军被歼,躲在这里的16名部长被俘,冬宫的屋顶上升了鲜艳的红旗。
  就在冬宫战斗激烈进行的时候,11月7日夜间,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开幕了。会议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农民书》,正式宣布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全世界从此开始了新的纪元。
  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简介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晚21时45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以它轰击冬宫的炮声,揭开了苏联伟大十月革命的序幕,从而使它成为十月革命的光辉象征。
  “阿芙乐尔”号原为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巡洋舰,舰长124米,宽16.8米,1903年起服役。1905年它曾参加过日俄间的对马战役。1917年二月革命的胜利,使该舰的水兵们受到鼓舞,奋起参加革命斗争。1917年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舰上全体官兵执行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命令,把舰开到尼古拉耶夫桥畔(现施米特中尉桥)。次日上午10时,列宁以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名义起草的《告俄国公民书》,就是在“阿芙乐尔”号上向全国广播的,随后,该舰炮击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宣告了伟大十月革命的开始。
  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当法西斯德国进攻列宁格勒时,舰上的9门主炮被拆卸下来,部署在城市外围,组成“波罗的海舰队独立特种炮兵连”,扼守防地。第10门主炮、指挥员和炮兵班,留在舰上迎战。后在危急关头,“阿芙乐尔”号巡洋舰自沉于港湾中,战争后期它被打捞起来,并于1944年修复。从1948年11月起,它作为十月革命的纪念物和中央军事博物馆分馆,永远停泊在列宁格勒市内的涅瓦河畔,供人们参观、瞻仰。
  该舰于1927年获红旗勋章,1968年获十月革命勋章。
1917年十月革命中,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军队攻打冬宫的情景。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一声炮响,十月革命开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7 08:41:07 | 查看全部
1901年11月7日 晚清权臣李鸿章病逝

李鸿章
  1901年11月7日,晚清重臣、“中兴元老”李鸿章,在北京病逝,享年78岁。
  李鸿章于1823年2月15日出生在安徽庐州府合肥县磨店乡一个“耕读之家”,1847年中进士,初从师曾国藩,讲求经世之学。1853年回籍办团练,镇压太平军。1861年11月,奉曾国藩之命整顿团练,招募新兵编练淮军。1864年,率部克常州,赏骑都尉世职,再攻占太平天国首府南京,被封为一等肃毅伯爵,赏戴双眼花翎。1865年,署两江总督。旋调集淮军6万人赴河南镇压捻军,接替曾国藩为“剿捻钦差大臣”。1867年授湖文总 督,赏加一等骑都尉世职。1868年加太子太保衔。旋任湖广总督、协办大学士。1870年,兼署湖北巡抚,继曾国藩调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掌管清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成为洋务派首领。1873年后,授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李鸿章多次代表清廷办理对外交涉,签订了中英《烟台条约》、《中法新法》、《马关条约》、《中俄密约》及《辛丑条约》。
  对他的去世,慈禧“震悼迭次”,清廷特旨予谥文忠,追赠太傅,晋封一等侯爵,入祀贤良祠,原籍及“立功”省建立专祠,并将生平战功政绩,宣付国史馆立传,伊子李经述承袭一等侯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7 08:41:22 | 查看全部
1896年11月7日 为共和革命而牺牲者的第一人——陆皓东
  1896年11月7日,陆皓东英勇就义。被孙中山称誉为是“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者的第一人”。
  陆皓东名中桂,字献香,号皓东,1868年9月30日(清同治七年八月十五日)出生在广东香山(今中山)县翠微乡。
  陆皓东家乡与孙中山邻近,年龄也仅相差两岁,他俩从小就很要好。1883年秋,孙中山由檀香山回国。孙中山向陆皓东介绍欧美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使陆的眼界大为开阔。有一天,他俩为破除迷信,得罪了当地的豪绅地主。孙中山被迫去香港,陆皓东也离乡到上海。
  1890年,陆皓东回家乡结婚。此时孙中山常往来于香港、广州,与陈少白、尢烈、杨鹤龄等互抒救国抱负,决心从事革命斗争。陆皓东便留下来参加他们一起活动。1893年,陆皓东与尢烈、郑士良、程奎光、程壁光等参加孙中山在广州广雅书局南园抗风轩召开的会议,酝酿创立革命组织——兴中会。
  第二年春天,陆皓东随同孙中山经上海往天津向李鸿章上书,要求清政府学习西方,改革政治、经济和教育制度,使国家富强昌盛。经过几番努力,未获李鸿章接见。孙中山和陆皓东接受了这一教训,认识到和平改良的办法不行。这年冬天,孙中山往檀香山创建了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组织兴中会;陆皓东则与尢烈等人在广州、香港一带从事革命联络工作。
  1895年1月,孙中山从檀香山回国到香港,陆皓东与杨衢云、陈少白、郑士良等积极协助孙中山筹建兴中会总部。2月,兴中会总部在香港中环士丹顿街13号成立,用“乾亨行”名义作掩护。4月,中日战争结束,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民情愤怒,为革命带来有利的客观形势。兴中会总部立即决定发动武装起义,袭取广州做革命的根据地。
  起义决定后,陆皓东与郑士良等随同孙中山到广州筹备。在双门底的王家祠设立革命总机关,为掩人耳目,假名“农学会”,由陆皓东负责主持。
  经过几个月准备,10月26日举行起义。起义的秘密被侦破,两广总督谭锤麟急调兵千余名回城防范,同时派军警四出搜捕革命党人。陆皓东得到消息,立即通知各同志迅速躲避。他冒险焚烧会员名单时被捕。
  陆皓东被捕后,清朝广州地方官员对他严刑审讯,迫令他供出同党。他宁死不屈,当庭挥笔写下一篇痛斥清政府腐败专制、投降卖国的“供词”。慷慨表示:“今事虽不成,此心甚慰。但一我可杀,而继我而起者不可尽杀。”始终未吐露一个同志。11月7日英勇就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7 08:42:48 | 查看全部
11月7日大事记

1504年11月7日 哥伦布第一次返航西班牙。

1659年11月7日 西班牙和法国签订比利牛斯和约。

1665年11月7日 《伦敦公报》开始发行,这是现存的历史最长的报纸。

1862年11月7日 俄国赠给清政府洋枪8000支

1874年11月7日 大象首次成为美国共和党的标志。

1885年11月7日 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在卑诗省的最后一段铁轨完工,成为加拿大首条横贯东西两岸的越洲铁路。

1888年11月7日 清政府发展海军,北洋海军正式建立。

1912年11月7日 北京政府表示,不承认《俄蒙协约》。

1914年11月7日 青岛德军向日军投降。

1917年11月7日 俄国布尔什维克在列宁与托洛茨基领导下发动十月革命,推翻了克伦斯基为首的临时政府。

1918年11月7日 波兰共和国临时人民政府宣告成立。

1918年11月7日 德国慕尼黑爆发起义。

1918年11月7日 萨摩亚发生瘟疫,7542人死亡,该国损失了20%的人口。

1921年11月7日 墨索里尼宣布法西斯政党成立。

1928年11月7日 胡佛当选美国总统。

1931年11月7日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

1939年11月7日 晋察冀八路军在河北沫源黄土岭,给日军以歼灭性打击,毙伤敌军一千五百人。此即黄土岭战役,亦称沫源战役。

1940年11月7日 美国塔科马吊桥被大风吹毁。

1944年11月7日 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到达延安。

1944年11月7日 罗斯福连任美国总统。

1948年11月7日 北京市育英学校建立于西柏坡

1972年11月7日 尼克松连任美国总统。

1973年11月7日 中国政府放宽内地居民出境限制。

1975年11月7日 孟加拉国扑灭一次军事政变。

1978年11月7日 第一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闭幕。

1980年11月7日 黄热病在加纳和拉美流行。

1987年11月7日 突尼斯发生政变,总理宰因·阿比丁·本·阿里推翻哈比卜·布尔吉巴,成为突尼斯总统。

1989年11月7日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对中国进行友好访问。

1989年11月7日 贝利宣布参加巴西总统竞选。

1993年11月7日 意大利比萨斜塔的维护工作初见成效,比萨斜塔停止了长达800年的缓慢倾斜趋势。

1994年11月7日 斯里兰卡总理昌德拉·库马拉通加夫人当选为总统。

1995年11月7日 山东40多个县(市)遭受暴风袭击,35人死亡,121人失踪,32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0亿多元。

1996年11月7日 美国火星探测器11月7日 “火星环球观测者”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航天中心发射成功。

1996年11月7日 自民党总裁桥本龙太郎当选为日本首相

1998年11月7日 马化腾创办腾讯公司。

2001年11月7日 阿富汗战争,塔利班政权崩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