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9|回复: 4

工薪族怎样玩转收藏

发表于 2014-11-8 16:27:5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13169989.jpg
 收藏,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在距今2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就出土过早期人类用磨制方法串成的贝壳项链。收藏又是一种储藏财务的手段。在中国古代,贝壳曾经被作为货币。因为它不但好收藏,可以作为装饰品,而且成为人们容易接受的一般等价物。收藏还是一种传承文明行为,也是一种投资。
  在当下收藏热的情况下,许多工薪阶层望藏兴叹。那么,工薪族怎样进入收藏领域呢?这个问题说难也不难。其实,收藏圈子里,一些颇有成绩的收藏家,其藏品的品位很高,而其人却属于工薪一族。相反,有些颇具经济实力的收藏者却是投入不少,成绩不大。因而,真正爱好收藏者,不在乎钱多钱少,工薪阶层尽管钱少,从以下几点入手,就能稳步进入收藏领域:
  一要多学多看,先练内功。如果你不能以钱为基础,就必须以知识和经验为本钱,在鉴别文物的真伪好坏、价值大小上多下功夫。甚至要多学些历史、美学、文学等方面的知识。这是工薪阶层步入收藏领域的无形财富。此外还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参观博物馆和民间收藏家的藏品,要通过观摩实物掌握古代遗存在材质、造型、装饰等方面的时代特征。掌握了知识,就会少交“学费”。
  二要不怕辛苦,持之以恒。工薪阶层,不大会有人送货上门,更不能到拍卖会上拍回几件古玩。这就需要我们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劳动,在民间不懈地寻求,尤其是多逛古玩市场。无功而返是收藏者的家常便饭,一次没有收获,还有第二次、第三次。长期性坚持,获得物美价廉之物的概率自然就比别人高。
  三要避热寻冷,独辟蹊径。近几年国内外收藏市场上热点不断,炒字画、炒古玉、炒青花瓷。一炒便价格飞涨。工薪阶层实在不具备抢热点的实力。与其跟风追涨,不如反其道而行之,人弃我取,独辟蹊径。比如别人大炒明清彩瓷,你就去寻秦汉古陶;别人大炒硬木家具,你却去找工艺精、年代远的柴木家具。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冷点一旦被人们认识到,就会变成热点。
  四要突出重点,兼顾其他。对于工薪阶层来说,致力于同一类藏品的收藏与研究较易出成绩,也较为经济。然而现在的收藏热持续升温,收藏者越来越多,市场上的藏品常常是供不应求,专找一类藏品往往空手而回。这就要求收藏者在以同一类为主的前提下,兼顾其他,多学几手,以备将来与收藏者互通有无。
  五要关键时刻,切莫手软。工薪阶层钱少,平时少买一般的大路货。一旦看准了档次高、价值高的稀有之物,要能果断决策,拍板买下。一旦相遇,切不可犹豫不决,不能在价格上斤斤计较,以致失之交臂遗恨无穷。
  (作者系收藏市场资深评论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8 16:28:22 | 查看全部
  相关链接

  工薪族的陶瓷收藏之道

  ● 其一,非亿万富翁者,如今痴迷收藏明清官窑彩瓷,经常会遇到“红灯”,即经常会吃进赝品。聪慧者应紧急刹车,转而收藏历代民窑精品,你的陶瓷收藏之路才有可能走下去。

  ● 其二,工薪族收藏者应该量力而行收藏价廉物美的历代高古陶瓷器或明清民窑精品,这是古陶瓷收藏正统又宽广的绿灯通行大道。官窑器历来都是王公贵族赏玩的,民窑器历来都是平民百姓使用的,每个人的社会身份不能错位,除非你是一夜发横财的暴发户,想把自己包装成“伪贵族”。

  ● 其三,历来收藏赏玩古玩者,忌玩新器。但当代已进入古玩今玩交叉收藏赏玩时代,与时俱进,说明社会的开放与进步。但收藏赏玩名人名瓷,仅凭个人兴趣爱好赏玩可行,仅作为短线投资品快进快出也可以操作。但如想作为长期收藏,期待升值的收藏品,犹如开车遇到黄灯,转而瞬间会跳出红灯,一般较危险。因为当代名人名瓷的价格多为炒家人为炒高价格,根基不稳定,没经过历史的检验、岁月的沉淀,其价格大多虚高泡沫也。

  ● 简而言之,新世纪后,明清官窑器犹如红灯藏品,高古民窑器犹如绿灯藏品,当代名人名瓷犹如黄灯藏品。惟有艺高胆大、财大气粗者敢冒闯红灯之危疾驶,我们不能不为其担忧;而平民百姓安全第一者,选择绿灯通行,我们选择与其同行;至于有胆无识跟风投资者闪见黄灯即逃离,也属明智者,但最忌今玩当古玩来玩,今玩藏50年、100年后也会变成旧玩、古玩,但我们等得起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8 17:15:49 | 查看全部
要有个不小的家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9 00:01:00 | 查看全部
引用第2楼wcfyyq666于2014-11-08 17:15发表的  :
要有个不小的家才行
欢迎老师多多支持!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5 13:42:20 | 查看全部
欢迎各位老师品读!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