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26|回复: 0

[职场攻略] 办公室的职场黑话 你知道吗?

发表于 2014-11-9 06:20:4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如果有人说“也许我可以加班把事情做完”,他很可能是在抱怨“你到底要我做到几点钟”;而“我不确定这样是不是能够执行”背后的潜台词则是“这根本就狗屁不通”;还有,听到“或许你可以去询问一下别人的看法”可要小心了,因为这意味着“你等着看谁会理你”。
  难怪很多刚刚走出校门的职场新人会苦不堪言,因为那些从课本里习得的心直口快、有一说一、仗义执言,在办公室的江湖中都显得那么轻率突兀,透着骨子里的不成熟。他们也苦恼啊:“为什么工作之后,人就会变得如此不真诚?”
  明明是被取消了年终奖,却要装得毫不介意:“公司渡过难关最重要”;自己点灯熬油做出的创意被上司改得面目全非,也得咬着牙微笑,牙缝中挤出几个字:“果然是不一样啊”;看不惯身边同事的某些做派,但又碍于情面,天天搜肠刮肚地没话找话,摆出一副“姐妹淘”的亲密模样;原本早已经银根吃紧,每次饭桌上还要豪爽地抢着买单,宁肯自己回家天天吃糠咽菜、泡方便面,也得在领导同事面前赚足面子……
  这样口是心非的职场故事,换了谁都能一抓一大把,罄竹难书。
  仔细想想这件事其实挺玄妙的,因为它需要你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审时度势地准确判断出说话人在某一情境下的真实用意——有点儿像高考语文试卷中的阅读理解,好不容易读完了文章,ABCD四个选项却说得暧昧晦涩,无论你选了哪个,都还是觉得心里没底。
  考试题答错了,后果大不了就是得不到分数;可身处职场,你手里的筹码全都是真金白银,还要搭上将来的前途,会错了意,搞不好下个月的房贷都没了着落。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可以在校园里大大咧咧不管不顾,到了职场却要小心翼翼地夹着尾巴做人。
  于是,美剧《Lie to Me》在小白领之间广泛流传,因为它似乎能从心理学角度给我们提供一个可以实际操作的“解题思路”。剧中很多识别谎言的技巧,被粉丝们整理出来,在网上疯狂传播。比如——双臂抱在胸前或者单边耸肩,表示对自己说的话没有信心;说话时下巴上扬,表示愤怒;轻皱鼻子表示不屑;单手掩面或者把手放在眉骨附近表示羞愧;一侧嘴角紧闭上扬表示轻蔑;明知故问的时候会微微挑眉;摩挲自己的手是一种自我安慰的表现,当人们说谎时,这样可以使自己安心……
  一下子掌握了这么多“测谎秘笈”,免不了要拿出来理论结合实际:邻桌的小美女冲你微笑,你瞪着眼睛观察她眼角有没有起皱纹,因为秘笈里说了,皱纹代表着发自内心的喜悦;你抱怨本月销售计划很难完成,同伴一边点头附和着“我也是”一边用手揉鼻子,哈,男人想要隐瞒事情的时候鼻子会痒;下属向你汇报昨天的行踪,等他滔滔不绝讲了一大通之后,你淡淡地抛出一句“现在按时间顺序从后往前再说一遍”。
  谎言被瞬间揭穿。可是,那又怎样呢?
  其实,大部分的谎言是出于礼貌的应对,或者避免尴尬、迎合对方的意图。比如:“你这样穿一点儿也不胖啊”、“改天找你吃饭”、“我今天不能来了,我病了”、“我给你打过电话,但打不通”、“我今晚玩得非常开心,之后再跟你联络”等等。
  职场专家告诉我们,当一个人开始言不由衷、口不对心的时候,并不简单地意味着他的人品出了问题。事实上,由于某些人无法对纷繁复杂的人际压力进行有效处理,因此只能通过诸如“模糊价值观”、“人云亦云”、“掩盖部分事实”的方式来消除内心的不安和彷徨,寻求一种简单的自我保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