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年,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脑卒中已上升为第一位死亡原因,其发病年轻化趋势非常明显,小于65岁的患者比例已达到50%以上。
脑卒中临床分为:出血性卒中,临床上诊断的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两种;缺血性卒中,包括脑梗死、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
天津市海河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义义告诉大家一句脑卒中发生时的顺口溜:“言语含糊嘴角歪,胳膊不抬奔医院。”她提醒,3~4.5小时内是救治缺血性脑中风的黄金时间,一旦发生脑卒中,应第一时间把病人送到具有溶栓能力的医院。
哪些措施可减少脑卒中发生风险呢?首先要了解个人的风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其次要经常参加活动及有规律地锻炼,还要保持健康的饮食避免肥胖,节制饮酒,不吸烟。
除了一些积极的方式控制疾病外,王主任还推荐了一套简单实用的健身操,经常练习可预防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1、肩部运动:肩部放松,双手自然垂放于身体两侧,双肩由后向前旋转10次,再由前向后旋转10次,之后双肩上提放松各10次。可使肩部肌肉放松,缓解颈肩部神经血管压力,促进大脑供血。
2、颈部按摩:五指并拢,双手对指置于颈后,轮流按擦颈后部左右两侧,以皮肤轻微发红发热为宜。可促进颈部血管平滑肌松弛,减少血脂沉积。
3、头部按摩:五指分开屈曲,以指腹从前额缓慢旋转按压至头顶,再继续按压至脑后部。双手轮流交替按压各5次。可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改善大脑供血。
4、转颈运动:颈部放松,平和舒缓地前后左右转动颈部,动作宜慢,转动至最大幅度保持5秒再向反方向转动。可增加血管的抗压力和韧性,活血通络。
5、咬牙切齿:把上下牙齿整口紧紧合拢,且用力一紧一松地咬牙切齿,咬紧时加倍用力,放松时也互不离开,反复数十次紧紧松松地咬牙切齿,可使头颈部的血管和肌肉、头皮及面部都有序地处于一收一舒的动态中,加速脑血管血流循环,使趋于硬化的脑血管逐渐恢复弹性,让大脑组织血液和氧气供应充足,消除眩晕的发生,使脑中风减缓发作或消失。
6、常用左手:习惯使用右手的中老年人,多用用左手,可起到预防脑中风的效果。
7、摇头晃脑:端坐,放松颈部肌肉,然后前后左右摇头晃脑各做30~50次,幅度适中,速度宜慢,每天早中晚各做3次,可增加头部血管的抗压力,有利于预防中风。
8、耸耸肩膀:每天早晚做双肩上提、放下的反复运动,每次做6分钟。可使肩部的神经、血管和肌肉放松,招血通络,为颈动脉血液流入大脑提供人工驱动力。
9、擦颈发热:双手摩擦发热后,迅速按摩颈部左右两侧,用力中等,速度稍快,以皮肤发热、发红为度,每天早晚各做6分钟。可促使硬化的颈部血管软化改善营养供应,并改善大脑供血。海河医院供稿 姜凯琦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