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今天,我的作品接二连三被新公司内刊发表在管理视角上,获得了同事们一致的欢呼与掌声。我想不到我还能为新公司的企业文化继续做出一点微薄贡献,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想起了曾经让我成长、学习的《劲嘉》,想起了我的老师吕总,想起了编辑部那些可亲可爱的同事。
遇见一个能影响你的人,可能改变你的一生。我本布丁,曾经日夜忙碌在劲嘉的生产一线。自从劲嘉迎来了文学巨匠吕总,我多次看了吕总发表在《劲嘉》的大作。深受鼓舞,我也要写出像样的文章,我一定要挤出一点时间,努力向吕总学习。于是我壮起胆、鼓起勇气、虚心向吕总学习请教;吕总他年龄和我相当,没想到他很有亲和力,平易近人,演讲更是能滔滔不绝让人回味无穷。他对我的到来主动请教表现了十二分热情,耐心的向我这位文学爱好者介绍他的写作经验,他是怎么如何走向写作的道路,第一篇文章的发表是经过了十四次的修改……。他首先表扬我的作品,给了我无限的信心与动力,再提出不足及要修改的地方,一次又一次的请教,一次又一次的修改,我的写作水平得到了飞跃提升,终于在劲嘉的一次文学活动中崭露头角。今天,我成为吕总第一个在劲嘉的学生;但愿我不是吕总在劲嘉的最后一个学生,我相信吕总以后会培养更多的好学生为《劲嘉》的发展流光溢彩。
与劲嘉编辑部同事的认识缘由劲嘉的这次的文学活动秉着“发现新人,培养新人”所取的结果。我有了我自己的文字世界,于是慢慢地我们结上了深深的缘。我们一路同行,因为编辑部的同事始终相信,最优秀的稿件一定来自于生产一线通讯员的手中。美女同事的多次表扬与亲切握手让我内心无比愉悦。在劲嘉的一次文学讲座学习活动中,美女同事给我拍了一张照片成了我人生最大的财富。看到我在活动中的照片,在我所有同学们的心中,我成了文化名人;渐渐地我就有了自信,主动与高中的同学接触起来。接着在与同学们聚会活动中,由于我的作品很有号召力,对同学们很有感染,于是我在同学们中间慢慢获得了“会长”的美誉。编辑部同事善于培训新人、捕捉亮点的敬业精神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
我的同事黑妹是来自云南的一名大学生,不知什么原因我成为了她的偶像,她对我很是祟拜,在我的影响下,她的春联在公司也获得过采纳、得过稿费,写的文章也在《劲嘉》发表过。后来她离开了劲嘉去追寻自己未来的梦,做了一位老师。再后来她打电话给我要我帮她写一篇文章,谈谈我对她工作中、学习中个人的看法。我只能对她说: 写作不是为了生存,但生存是为了能够写作;你是一个聪明伶俐、善于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女孩。
10月24日我抽空坐车去了生产营销分公司,看望同事。顺便找同事拿了二本《劲嘉》、第63期与第64期。以前,我便有收藏《劲嘉》的爱好,离开了劲嘉还是无法改变、割舍这片依依难舍的情怀。我小心翼翼把她捧在手心,好像是找到了自己的初恋情人,思绪万千……。不知从几何时?哥已成了《劲嘉》的传说。哥当初由一株小草,通过她的引导,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是她培育了现在的我。今天的《劲嘉》在编辑部所有同事的共同努力下,她成长得更加精华,更接地气,文化的发展推动企业的进步,你功不可没,已经成为众多书籍中珍藏的佳品。
如果说劲嘉今天是一棵参天大树,那么《劲嘉》就是点缀劲嘉这棵参天大树上茂盛的绿叶、绽放的花;劲嘉的精神家园需要文化去弘扬。我很庆幸:曾经能在这里寻找到我最大的人生价值;我的写作也能传递人间的爱,传递正的能量,为《劲嘉》的发展增砖添瓦;我很自豪为优秀的企业文化讴歌过,今天的我不再无所依靠,我也能为我人生刻画我的精彩。我有幸在《劲嘉》的港岸停靠过,我也为《劲嘉》摇旗呐喊过,我在《劲嘉》刻画过我的辉煌!!!
今天,在我继续的写作旅途中,《劲嘉》伴我一路前行。 s^\ *jZ6
--------作者:箫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