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11-13 16:51:03
|
查看全部
国际化一直是奥康集团的梦想。1999年奥康就在为国际化布局,在意大利北部名城维罗纳设立意大利设计中心,以高薪邀请意大利设计名师马尼奥长驻温州,并将第一家跨国连锁专卖店开设于美国纽约苏豪区。但这些不足以让奥康实现国际化之梦,因为中国企业缺乏国际化元素的基础和积淀。为此,2003年2月,奥康与意大利著名国际品牌GEOX达成合作:GEOX利用奥康的营销网络打入中国市场,并把奥康作为生产基地。而奥康则借用GEOX在全球58个国家的销售网络,并借GEOX提升品牌档次和追逐国际化之梦;GEOX还是一位免费老师,因为GEOX全球十几个工厂的厂长都来奥康指导,帮助变革流程,使奥康的生产效率翻了一番;另外,除了GEOX向奥康下OEM订单外,其他国外高档品牌也跟着向奥康下订单。双方借势品牌之力而各得其所。
路径六:技术创造契机【借势生存路径 】
打造技术优势,同样能创造借势大企业的契机。专注于汽车模具市场的深圳华益盛模具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家企业。华益盛年产模具700多套,产值2亿元。现在,沃尔沃、宝马、奥迪、通用、福特、丰田、马自达、一汽大众、上海大众、北京奔驰、东风日产、广汽本田、一汽轿车、铃木等都成为其合作伙伴。但华益盛的生死转机则来自于“傍”上韩国三星这个“大款”。
出身于模具工人的邹强抓住国内模具加工刚起步的时机于1995年创办了华益盛。之后,便拿到了长虹、海尔等大企业的订单。然而,国内同行激烈的竞争导致模具利润空间丧失,华益盛面临生死攸关的困境。2001年,三星准备在中国建厂 。邹强没有放过谋求与三星合作的机会,从图纸设计到试验模具,经过多次反复和技术攻关,华益盛终于成为三星电视机的第一家中国模具供应商。三星的“大款效应”明显,随后尼桑、雷诺、沃尔沃、菲亚特等汽车巨头相继与华益盛合作,邹强也开始将公司转型为汽车模具制造商。邹强点破了华益盛与众多大公司合作的秘诀:依靠价格优势脱颖而出,但最终保持胜出的是技术优势。
另外,通过接收大企业转让的技术来开发产品,进而打出一片自己的市场,也是小企业借势大企业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