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明确提出:“不管党、不抓党就有可能出问题甚至出大问题,结果不只是党的事业不能成功,还有亡党亡国的危险。”党中央明显释放出一个信号,那就是党建工作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全党的重点工作任务,从严治党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建工作的新常态。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新常态下的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责任更加重大、任务更加紧迫、意义更加深远。笔者拙见,要构建基层党建工作新常态,抓实抓好新常态下的基层党建工作,就要突出“四个强化”。
一是强化党建政绩观,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看问题,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这一重要论述,对党建工作进行了新定位,把党建工作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是对党建工作的新要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基层党建抓不好,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就会大打折扣,党的执政基础就会受到动摇。但现实中,有些基层党员领导干部抓党建的思想认识不到位,责任意识不强,认为党建是“虚功”更是“潜绩”,发展是“显绩”,容易出政绩,党建工作不必太用心,过得去就行了。这种错误的党建思想,导致党不管党、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党员干部违纪现象突出,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如果我们党弱了、散了、垮了,其他政绩又有什么意义呢?”因此,要抓实抓好新常态下的基层党建工作,首先就要改变抛开党建抓经济的错误政绩观,树立以党建工作引领其他工作的正确政绩观。只有引导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不称职”的理念,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才能真正做到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
二是强化作风建设,为新常态下的党建保驾护航。作风体现党的形象,作风关乎党的生命,可以说作风建设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党的建设的重中之重。基层干部身处一线,其作风好坏,不但关系到各项工作的开展,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少数干部难以适应发展要求,滋生了一些不好习惯、不良行为,影响了党风政风,败坏了社会风气。作风问题的突出表现就是“四风”问题,“四风”是违背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作风建设作为主要任务,有效遏制了“四风”漫延,但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明确提出的:“活动收尾绝不是作风建设收场”。 因此,新常态下的基层党建工作要突出作风建设,结合乡镇农村基层的实际,把“抓班子、带队伍” 摆在突出的位置,大力整顿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只有不断强化作风建设,为新常态下的基层党建保好驾护好航,才能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发展致富强有力的战斗堡垒,也才能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将人民群众团结到党的建设事业中来。
三是强化服务意识,党建要走实走稳群众路线。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对基层党组织功能定位的深化,是新常态下基层党建工作思路的创新,也是提高基层组织战斗力的有效途径。但现实中,有的基层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漠,服务意识淡化,不关心群众生活,对基层反映的问题推诿扯皮,久拖不决,工作中只对上负责不对群众负责,对群众愿望不上心、对群众生活不关心、对群众疾苦不动心,严重影响了党群干关系。因此,新常态下的基层党建工作,要牢牢把握“服务型”的内在要求,并以此来指导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把工作重心转到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上来,使服务成为基层组织建设的鲜明主题。要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将密切联系群众作为党建工作中的一种自觉行动,真正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盼、办群众所需”,要不断强化服务群众意识,自觉将党建工作融入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做到真心关怀、真心爱护,真心实意地帮助解决群众具体问题和困难,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温暖。
四是强化制度建设,以制度治党筑牢党建根基。从严治党思想建设是根本,制度建设是保障。中央《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几年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为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表明制度治党是坚持从严管党治党的根本保障。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活动的日趋频繁,乡镇村这一级干部的工作范围逐步扩大,“乡官”、“村官”违纪违法案件也呈现出数量由少到多、案值由小到大的趋势。“苍蝇”虽小但不容小觑,基层党员干部的违纪违法行为,势必破坏党在基层的形象,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增多,表明了现有的制度特别是反腐倡廉制度还不健全,还存在不少漏洞和缺陷。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还存在制度空白,有些问题存在已久,但解决问题的制度没有及时建立,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有一些制度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过于原则宽泛,缺少具体实施措施;还有一些制度缺乏系统性和配套性,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加强制度治党,就要着力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巩固下来、拓展下去,转化为进一步提高党建水平的思想基础和制度基础,特别是要让作风建设持之以恒进行下去,切实形成从严治党的新常态。要切实提高建章立制的水平,不断完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一批管长远的制度。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党务公开制度、民主决策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不断提高制度建设的科学化水平,这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作者系云南省弥渡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责任编辑:王仁锋)
来源:党建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