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73|回复: 1

毛泽东解释“误写”“我失骄杨”:称杨花也很贴切

发表于 2014-11-14 16:52:4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我们的父亲毛泽东》封面 资料图 
人民网北京10月9日电 (陈苑)“当父亲沉思一会儿,挥动饱含墨汁的笔写下‘我失杨花’时,我们以为是他老人家的笔误,便提醒说:‘爸爸,不是骄杨吗?’父亲沉思了一下,缓缓地说道:‘称杨花也很贴切。’。”在《我们的父亲毛泽东》一书中,毛岸青夫妇回忆了父亲毛泽东对妻子杨开慧的深情爱恋与痛切思念,并曾在用“娇美”的杨花来形容这位为革命奉献出青春年华的伟大女性。
《我们的父亲毛泽东》由毛泽东之子毛岸青和儿媳邵华生前所写,毛新宇和刘滨夫妇首度联手整理。本书系毛岸青和邵华生前对毛泽东的近距离回忆,他们用温暖的文字再现父亲的风雨岁月,用充满敬意的笔触重温父亲一生的点点滴滴。
《我们的父亲毛泽东》精彩书摘:
今朝霜重东门路,昭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
一首《贺新郎》道出了父亲对妈妈的情和爱。谁知道,不久后的武汉一别竟成永诀!
父亲年轻美丽的妻子——我们的开慧妈妈,带着岸英哥哥被敌人关进监牢,她那柔弱的身躯经受住了严刑拷打,毅然决然地扯断那本扯不断的母子深情走向刑场……
从此,父亲失去了爱妻,我们失去了生母,板仓失去了霞姑娘。
父亲是那样深情地爱恋她,是那样痛切地思念她,对她的思念直到永远、永远。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我们请求父亲将这首词抄录给我们留作纪念。当父亲沉思一会儿,挥动饱含墨汁的笔写下“我失杨花”时,我们以为是他老人家的笔误,便提醒说:“爸爸,不是‘骄杨’吗?”父亲沉思了一下,缓缓地说道:“称‘杨花’也很贴切。”
原来,父亲并非无意写成。当时,我和岸青从父亲凝望着窗外的眼神里,似乎看到杨花似雪,纷纷扬扬飘落于春天的绿海之中,弥漫于无限江山之间……
不用父亲更深的诠释,我和岸青已经明白:是啊,身为一个纤弱的知识女性,面对各种酷刑与诱惑却大义凛然,为革命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怎不令人钦佩?一个弱女子,能够为革命奉献出她的青春年华,怎么不胜过“娇美”的杨花?
而“杨花”一词,是开慧妈妈年轻的生命写照,也饱含父亲对妈妈无比的怀念与无限的深情。
父亲与妈妈那短暂却要流传千古的忠贞不渝的爱情绝唱,将被人民牢记,将被世界牢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4 16:53:32 | 查看全部
新中国成立后,父亲获悉外婆健在的消息时,在喜出望外的同时,立即拍电报向外婆问候和祝贺,从此就负担起赡养老人的义务。每年外婆过生日他都惦记着,不是叫工作人员寄点钱去,就是让人带点寿礼去。

1960年4月25日,父亲给杨开英姨妈写信:

开英同志:

杨老太太(岸英的外婆)今年九十寿辰,无以为敬,寄上二百元,烦为转致。或买礼物送去,或直将二百元寄去,由你决定。劳神为谢!顺致问候!

在我们结婚后,父亲让我们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叫新媳妇回湖南老家认认家门,看望年高的外婆并给妈妈扫墓。

1962年11月15日,当惊悉外婆去世的噩耗时,父亲感到那样的震惊和哀痛。他从极有限的工资积蓄中,寄上500元钱,以为悼仪,并特意嘱咐:“葬仪,可以与杨开慧同志我的亲爱的夫人同穴。”

当父亲离开我们的时候,他并没有弃我们而远行。时光可以剥蚀那园中的青砖碧瓦,时光可以消退那大墙的朱红光彩,时光也可以使那屋前的老树更见沧桑,可是,时光却不能冲淡深藏于心中的思忆,那是无可替代的往事,那是无可替代的教诲和期望。

父亲曾要求我们在年轻的时候努力学习,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他向我们讲述年轻时在北京一边读书一边工作的情景。父亲每天都到图书馆看书,中午用几个铜板在小饭摊上买两个烧饼充饥,晚上和许多人挤在一个炕上睡觉,连翻身都要喊“一、二、三”。他说,那时虽然很艰苦,但生活很有意义,很愉快,因为看书使父亲开阔眼界,丰富思想,懂得救国救民的道理,确立革命志向。

父亲曾写信给岸英哥哥说:“一个人无论学什么或做什么,只要有热情,有恒心,不要那种无着落的与人民利益不相符合的个人主义的虚荣心,总是会进步的。”他要我们强壮体魄、保持旺盛精力,父亲形象地将身体比喻为“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他年轻时,就是利用冷水浴、游泳、风浴、雨浴、日光浴、登山、露宿、徒步锻炼身体,磨砺意志,陶冶性格的。

毛泽东不仅属于他的亲人,更属于他的人民,属于他的祖国,属于世界。(人民网——读书频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