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王艳) 六月象活蹦乱跳的孩子们,踩着欢快的步伐走来。第一天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日子,看到身边天真无邪的孩子,忙碌于工作和学习的我打开了珍藏在内心深处的童年回忆。
什么是童年呢?童年就是当时不懂得珍惜,而当懂得珍惜时却已经长大成家立业了。“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的粉笔----”每听到自己喜欢的《童年》这首歌时,却找不到感觉了,因为我的童年时光,早已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之中去了。我知道,歌里的童年是属于如今身边那些充满童趣的孩子们的童年。
我出生在七十年初期,从小生活在农村。那时乡下人的精神生活极度匮乏,我们的童年时代,电影是一种很新鲜的事物,看电影自然地便成了我们最大的乐趣。
在我印象中,那时只要一听说晚上有电影,下午一放学就背起书包狂疯般地奔跑回家,慌里慌张吃上几口饭,便和小伙伴们搬上凳子,相伴而行跑到放电影的空坝场上,为家里人占位置。尽管天还没有黑,这里就已经展开了一幅又宽又重、四四方方的大白布,也就是电影屏幕。那是用绳子穿插起大白布的四个角,然后,挂在竖立的两根又粗又高的木桩上而制作的屏幕。等天黑的时候,放电影的人再用小细绳拉着突突作响的发电机,瞬间,一股很强的光束就从运转的机器里发出,照射在大白布上,就能看到一部《铁道游击队》的电影片子开始上演了,当时的电影都是黑白片,是用强光灯照着胶片才能放出来的。那会儿看电影的人特别多,有的坐着,有的在四周站着,房顶上,树上都坐满了老老少少的人,那场景至今记忆犹新,难以忘怀啊!
回想起来,那时农村生活特别艰苦,物质特别贫乏,但并没有给人们留下多少感伤的印象,反而给贫困的人们带来了很多的欢乐。
如今条件优越了,电视、电脑、VCD音响进入了千家万户,想看啥就能看啥,想听啥就能听啥,让人目不暇接,可人们大概再也没有机会坐在空旷坝场看上一部露天电影了。
童年那段无忧无虑的岁月已远去,那偶尔焕发出五彩斑斓的金色阳光,就只能永远珍藏在你我心河里,伴我们走过每一个过往的碧海蓝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