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全国女律师大约占了17万全部律师的四分之一.有一个很有趣也很有意义的话题:那些女律师嫁给了谁?女律师们都嫁给了谁?
女律师,嫁给了谁
因为无论是司法行政部门还是律师协会均尚未对此进行过充分而全面的调研。不过,我们完全可以认为,他们都嫁给了男人,嫁给了爱她们的人和她们爱的人。如果没有嫁出去,那就是因为她们嫁给了律师事业。其实,嫁给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们在生活上是否幸福、是否快乐,在事业上是否确定目标和找到成就感。
女律师,嫁给了谁
女律师们嫁给了谁
和其他行业女性一样,占北京律师总数约三分之一的女律师,以工作中表现得和男同行一样出色作为职业重要目标。然而,作为女人,她们却绕不开那些男同行永远不会遇到的问题。
外界好奇的是,那些常年以“俏佳人”般光鲜一面示人的女律师们,那些看起来总是自信满满的“女强人”,芳心谁属?
嫁给事业
每天18时30分左右,北京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助理董礼从闷热的公交车上下来,顾不上回出租屋,又急匆匆地向附近某高校的食堂走去。为了省钱,小董下班后总是尽量赶回来,到学校食堂吃饭,再晚一会儿学校食堂就打不到饭了。
3年前,她正是在这个家属院的出租屋熬过考研的清苦岁月。3年后,提前毕业到事务所担任助理的小董,仍然住在校内的出租屋内,1000元的房租是她每个月最主要的大项支出。
有数据显示,2009年北京律师总收入为88亿元、人均业务收入40万元。这个动人数据和《律政俏佳人》中的光鲜,显然与眼下的小董无关。
与小董无关的还有爱情———至少小董自己这么认为———因为工作实在太忙太累。小董说,“这样一个穷忙族,谈什么恋爱呀?”
和小董的境况类似的女律师还有很多,入行不久的张驰就是其中一位。因为刚刚开始执业,压力比较大,“每天都会面临新的东西、新的挑战,”她经常加班加到晚上11点,不得不一人孤零零地打车回去。“基本所有时间都被工作占据了,根本没有精力谈恋爱。”想着自己年龄也不小了,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在家人的催促下,为了能找到男朋友、有时间谈恋爱,张驰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的大律师梦,毅然选择了辞职,去了一家企业做法务。
调查显示,像董礼、张驰这样25至30岁的女律师未婚的占80%以上,是大龄未婚居多的群体。在北京,从业的年轻女律师一般都是硕士甚至博士毕业。读书、实习、取得执业资格、做助理……忙忙碌碌,到30岁事业才算刚刚起步,即使有意中人,也顾不上谈婚论嫁。
“在这个阶段,她们嫁给了律师事业。”中国法学会《民主与法制》副总编刘桂明概括说,“因为她们没有时间谈情说爱,没有机会花前月下,没有条件卿卿我我。”
嫁给“男强人”
娶一个女律师为妻,丈夫必须是一位“男强人”,这里的“强”,不仅指个人能力十足,更意味着是强大的内心。
北京的王艳是位资深的女律师,她有着和睦的家庭,她认为丈夫就是这样一位“男强人”:“当初我年收入100万元的时候,他的年收入才几万元”,自然而然,“他的压力就很大”。
在夫妻关系中,传统的观念是男的收入相对高,女的收入相对低一些;但律师这种职业颠覆了这种关系。
“成功女律师的家庭关系是女的收入比较高、工作很忙、社会关系比较复杂。”王艳说,这种情况考验夫妻的感情基础,以及丈夫的信任、理解、支持。
嫁给爱情
实际上,女律师们不太欢迎社会或媒体称她们为“女强人”。“同样作为女人,这些女律师与其他女人的恋爱婚姻乃至情感没有什么差别。”刘桂明说,女律师首先是女人。和所有普通女人、职业女性一样,女律师也会面临谈恋爱、结婚、生孩子,面临大家所要面临的一切问题。
北京年轻女律师大概是嫁得不错的,应春俐说,她们都受过高等教育,有的上学期间就已找到男朋友,很多都是大学同学、师兄。而且很多是外地到北京上学的,毕业后进入律所,有很多老乡,他们之间也会相互介绍。“并没有特定的群体,国企、外企、银行、公务员都会有。”
在人脉和关系主宰律师业务拓展的环境下,分出时间给家庭的已婚女律师,社交圈子势必比男律师小,维护客户关系的时间也相对不足。
王艳说,家庭的约束也使得女律师不会像男同行那样“放得开”。“同样的业务,男的方式很多,他们可以一起喝酒、打牌、打高尔夫;而女律师就只能展示我们的专业知识、忠诚以及作为女性的善解人意了。”
不过,很多客户也逐渐认识到,家庭稳定也是体现律师能力的一种体现。“后方要是乱套了,就没有心思好好工作了。”王艳说。
跟其他职业的人一样,受访女律师们认为,嫁给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们在生活上是否幸福、是否快乐,在事业上是否确定目标和找到成就感。
来源:法治周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