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历史上的11月16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6 10:28:51 | 查看全部
1978年11月16日 全国最后一批右派分子摘帽

    1978年11月16日,遵照华国锋为首的党中央关于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的决定,全国各地党委给最后一批右派分子摘掉帽子。
    在为右派摘帽子的工作中,各级党委组织干部和群众学习了毛主席关于改造右派分子的有关指示,学习了党中央为右派摘帽子工作规定的各项政策。大家认为,毛主席、党中央在1957年领导的反右派斗争,是我国政治战线、思想战线上的一场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反右派斗争的胜利,巩固了无产阶级专政,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在这场斗争中,毛主席、党中央规定了一整套改造右派分子的方针、政策,即宽大和严肃相结合,区别对待,教育、改造,争取他们转变立场,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分期分批摘掉帽子,使他们继续为社会主义服务。实践证明,这些方针、政策是正确的。遵照毛主席、党中央的指示,从1959年到1964年,全国曾经先后五批摘掉大部分右派分子的帽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6 10:29:02 | 查看全部
1972年11月16日 我国与卢森堡建交

  卢森堡,全称卢森堡大公国。由首都名而来,为卢泽尔堡(意为“小要塞城堡”)之讹传。位于欧洲西北部的内陆国。面积2586.3平方公里。人口40.66万(1995),约70.6%为卢森堡人,其余为德、美、比、西、法等外籍侨民。官方语言是法语,通用德语,卢森堡语为民间口语。97%的居民信奉天主教。首都卢森堡。属经济发达国家,但资源贫乏,仅有少量铁矿,森林面积近9万公顷。钢铁工业、金融和广播电视业为卢经济的三大支柱。工业除钢铁为主外,还有化工、机械制造、橡胶、食品工业。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粮食不能自给。80%的产品供出口,主要出口钢铁。原料和消费品的80%靠进口。公元963~1354年,先后为神圣罗马帝国阿登伯爵、卢森堡伯爵、卢森堡公爵的自治领地。15~18世纪历受西班牙、法国、奥地利统治。1815年升为大公国,由荷兰王兼大公。1839年欧洲各国签订伦敦协定,承认卢为独立国家。19世纪中叶成为中立国。1868年实行君主立宪制。1890年彻底摆脱荷兰王统治。两次大战中均被德国占领。1949年加入北约。以纪念大公让诞辰的6月23日(1921)为国庆日。1972年11月16日同中国建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6 10:29:11 | 查看全部
1971年11月16日 马、新、印尼宣布共管马六甲海峡和新加坡海峡

    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经过磋商,于1971年11月16日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共同管理马六甲海峡和新加坡海峡的事务,并决定组成合作机构,负责海峡的航行安全问题。
    据报道,这一措施主要是针对日本政府把马六甲海峡“国际化”的主张采取的。
    马六甲海峡是东南亚的战略要地,位于马来半岛与印尼苏门答腊之间,全长八百余公里,是连结印度洋与南中国海的主要航道。据报道,日本所需石油的百分之九十经由马六甲海峡运往日本。马六甲海峡的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锡矿等资源,美国、日本的垄断资本已先后在那里攫取了在广阔海域进行勘探和开采的权利。
    日本反动派为了掠夺海外资源,进行侵略和扩张,一向对马六甲海峡抱有野心。近年来,它一直在策划控制马六甲海峡的阴谋,公然鼓吹“马六甲海峡是日本的生命线”、“马六甲海峡和浦贺水道一样,同日本息息相关”,声称应该派海军去“确保”马六甲海峡的“安全”。日本反动派于1968年打着“保证”巨轮“航行安全”的幌子,悍然对马六甲海峡进行了广泛的勘测。
    1969年,当马来西亚和印尼政府先后宣布把三海里的领海权扩大到十二海里后,日本反动政府竟拒绝承认。这年七月间,日本反动派在一个国际会议上提出“马六甲海峡国际化”的主张,公然对马来西亚和印尼将领海权扩大到十二海里的决定提出“抗议”。
    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尼关于共同管理马六甲海峡和新加坡海峡事务的联合声明,明确地表示,它们反对国际管理马六甲海峡。但是,就在这一联合声明发表的第二天,日本驻马来西亚大使馆的一名高级官员竟表示日本政府“很关注”海峡航行“安全方面”的问题,说什么愿“协助”“确保”海峡的“航行安全”,进一步暴露了日本反动派妄图染指马六甲海峡的侵略野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6 10:29:24 | 查看全部
1970年11月16日 中共中央开展批陈整风运动

  1970年11月16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传达陈伯达反党问题的指示》。《指示》指出:“在党 的九届二中全会上,陈伯达采取了突然袭击,煽风点火,制造谣言,欺骗同志的恶劣手段,进行分裂党的阴谋活动。”在毛主席亲自领导下,全会揭露了陈伯达的反党,反九大路线,反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严重罪行,揭露了他假马克思主义、野心家、阴谋家的面目。”“为了教育干部,让较多同志了解这个问题,中央决定将毛主席《我的一点意见》一文印发给你们,请你们立即向党的地区级核心小组成员、部队师级党委委员和同组党员负责干部以及中央各专案组人员宣读和传达。传达 内容主要以毛主席《我的一点意见》一文为准。”在这个文件中,毛主席揭露了陈伯达反对的资产阶级唯心论,驳斥了他的谣言和诡辩,进一步阐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号召全党同志站在马、列主义的立场上,同陈伯达划清界限,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不要上号称懂得马克思那样一些人的当。“陈伯达历史复杂,是一个可疑分子。中央正在审查他的问题。各单位在传达时,要号召了解他情况和问题的同志,进行检举和揭发。”《指示》发出后,全党开展了“批陈整风”运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6 10:29:35 | 查看全部
1957年11月16日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成立

  火箭腾空的辉煌景象,许多人并不陌生。特别是1992年8月4日清晨,威风凛凛的“长征二号E”捆绑式运载火箭,把澳大利亚通信卫星送入云天的壮丽图画,更是令人难忘。
  在北京,在以紫禁城为标记的中轴线上,坐落着我国最大的运载火箭研制基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从1957年11月16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成立到1992年中国火箭运送“澳星”、“瑞星”上天,我国运载火箭事业的发展已经有35年的历史。我国的火箭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向前发展,以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成功发射“澳星”为标志,我国的航天技术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这个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火箭研制基地的发展,从一个方面勾画出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轨迹,千万个航天人用他们研制的运载火箭谱写出了共和国灿烂的航天史诗。
  1960年,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仿制的第一枚近程火箭发射成功,拉开了我国运载火箭研制的帷幕。随后,研究院又陆续研制成功中近程至远程火箭。1980年5月,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远程火箭向南太平洋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大型液体火箭技术已达到国际水平。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长征系列火箭,已经20多次成功地把各种用途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1970年4月,长征一号火箭把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近地轨道,这一成就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独立研制和发射卫星的国家。1975年11月,长征二号火箭成功地发射了我国的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1984年4月,长征三号火箭又成功地发射了我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使用低温燃料发动机和第二个掌握发动机高空2次点火技术的国家。从此我国具备了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发射能力,火箭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1990年7月,新一代大推力火箭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火箭技术又跃上了新台阶,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了捆绑技术的国家之一。
  现在,长征系列火箭已经大步迈入国际市场。1987年和1988年,长征二号火箭曾经先后为法国和德国提供了卫星搭载服务。1990年长征三号火箭把“亚洲一号”卫星送上太空,使我国的运载火箭正式进入国际发射市场。1992年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发射成功“澳星”和“瑞星”,更进一步增强了我国航天技术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还将研制新型号的火箭,使我国的运载火箭达到系列化、通用化、商业化,以满足国内外各类发射服务的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6 10:29:46 | 查看全部
1957年11月16日 苏联建成世界第一座煤气动力电站

    1957年11月16日,世界上第一座以煤在地下气化后所产生的煤气作为动力的煤气透平发电站,在莫斯科近郊建成。
    这座新型发电站本身所占的地盘并不大,但是它的燃料基地却很广阔。燃料基地在地下四十公尺深处,那里燃烧着煤层,喷燃着惊人猛烈的火焰,温度达到一千度。人们利用各种专门仪器在地面上操纵着燃料的燃烧过程。每小时有四万多立方公尺煤气顺煤气管从地下道送到燃烧室。地质学家确定,发电站赖以工作的煤层储量达到五千万吨,可以用七十年之久。
    发电站的第一台透平机的发电能力为一万二千千瓦,它根据喷气原理进行工作。在建立整个复杂的设备系统时考虑到了最大限度减少燃料和能量的损失。煤气透平装置的功率大大高于火力发电站,而管理机器的人员则可以减少三分之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6 10:30:04 | 查看全部
1892年11月16日 郭沫若诞辰

少年郭沫若充满灵秀之气
  郭沫若(1892.11.16~1978.6.12),四川乐山人。1914年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回国后从事文艺运动。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五四”时期,积极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文化运动。1921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女神》,并与郁达夫、成仿吾等组织“创造社”。1924年后,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倡导革命文学。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后旅居日本,从事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学的研究工作,积极支持留日青年和国内文艺界的革命文化活动。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组织和团结国民党统治区的进步文化人士,从事抗日救亡运动,历任《救亡日报》社社长,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和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抗战胜利后,参加了反抗蒋介石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和发动内战的斗争。1949年8月当选为首届全国文联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第一~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二、三、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文联第二、三届主席,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协名誉会长。是中共第九~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届全国政协常委。
  著有《屈原》、《甲申三百年祭》、《青铜时代》、《十批判书》、《奴隶制时代》等历史剧、论著及大量诗文,出版有《沫若文集》。
在日本九州大学医学部学习
1924年前后与安娜及孩子们
怀抱孩子,满脸微笑。
与妻子于立群及子女
1940年与友人沈从文、肖珊、张兆和、王树藏等在昆明西山。
与妻子于立群同游漓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6 10:30:25 | 查看全部
11月16日大事记1161年11月16日 唐岛之战:南宋两浙西路马步军副总管李宝在山东附近东海海面唐岛以120战船3000人的水师大败苏保衡、完颜郑家奴率领的600艘战船70000人的金水师,完颜郑家奴战死。

1532年11月16日 弗朗西斯科·皮萨罗擒获印加帝国皇帝阿塔瓦尔帕。

1632年11月16日 吕岑战役,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战死。

1867年11月16日 日本德川幕府宣布「大政奉还」给明治天皇。

1885年11月16日 加拿大梅蒂人领袖路易斯·瑞尔因叛国罪被加拿大政府处决。

1896年11月16日 美国在尼亚加拉瀑布和布法罗之间首次实现远距离电力输送。

1904年11月16日 约翰·安布罗斯·弗莱明发明真空管。

1907年11月16日 俄克拉何马州加入美利坚合众国。

1914年11月16日 美国联邦储备银行正式成立。

1933年11月16日 美国和苏联建交。

1938年11月16日 瑞士巴塞尔诺华公司的化学家霍夫曼首次人工合成迷幻药LSD。

1940年11月16日 二战中英国空军空袭汉堡,报复德国空军对考文垂的轰炸。

1940年11月16日 纳粹德国将华沙棚户区完全与外界隔离。

1943年11月16日 美国空袭纳粹德国设在挪威的重水工厂,成功地延缓了德国对原子弹的开发。

1945年11月16日 美国军方掳走88名德国科学家,用来协助美国开发火箭技术。

1948年11月16日 中原野战军攻占战略要点宿县。

1957年11月16日 苏联建成世界第一座煤气动力电站。

1959年11月16日 音乐剧《音乐之声》首次在百老汇上演。

1960年11月16日 苏联研制成“会说话”的机器帮助盲人。

1966年11月16日 党中央指示召开工业交通座谈会。

1970年11月16日 中共中央开展批陈整风运动。

1971年 11月16日 马、新、印尼宣布共管马六甲新加坡海峡。

1972年11月16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1972年11月16日 中国与卢森堡大公国建交。

1973年11月16日 根治海河报捷。

1978年11月16日 全国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

1978年11月16日 话剧《于无声处》在京首场演出。

1980年11月16日 曼谷一大军火库发生大爆炸。

1980年11月16日 我民航首航班机到达伦敦。

1981年11月16日 中国银行纽约分行开业。

1981年11月16日 中国女排首次荣获世界冠军。

1984年11月16日 存活时间最长的动物心脏移植者猝死。

1987年11月16日 我国首家股份集团嘉陵集团成立。

1991年11月16日 美国国务卿贝克访问中国。

1991年11月16日 首届女足世界杯在广州开幕。

1993年11月16日 首届中国艺术博览会在广州开幕。

1993年11月16日 叶利钦下令关闭列宁博物馆。

1994年11月16日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开始生效。

1994年11月16日 班达拉奈克夫人就任斯里兰卡总理。

1995年11月16日 日本阪神大地震。

1995年11月16日 韩国检察机关逮捕前总统卢泰愚。

1995年11月16日 韩国检察机关以藏匿巨额政治资金和接受贿赂的罪名逮捕前总统卢泰愚。

1999年11月16日 冼星海大街命名和冼星海纪念碑揭幕仪式在阿拉木图隆重举行。

2002年11月16日 第一例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ARS)病例在中国广东被发现,随后引发了SARS事件。

2004年11月16日 美国国家航空太空总署(NASA)的极音速飞行试验机X-43A第三次试飞,创下9.8马赫的大气层内飞行纪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