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前段时间,因嫌工资低,川煤达竹金刚煤矿掘进队职工李晓波离开矿区,怀揣梦想到外边去闯一番。而今年九月,他又回到了金刚煤矿,而且在外边走过一遭他,重返岗位后比以前更积极,工作格外卖力,安全上也特别小心,一个多月来,几乎一天也舍不得休息。
也许有人要问,上半年几乎每月都上不齐班的他,咋个回来后突然变得如此“乖巧”起来?班组长王华告诉大家:“李晓波如今重新走上岗位,特别珍惜今天矿工这份工作。”
曾是明星员工
精明、能干的李晓波,今年刚满26岁,是金刚煤矿土生土长的矿区人,从小到大,矿山日新月异的发展,更加激励了他对煤矿的热爱。2011年8月,李晓波高中毕业后,高兴地当上了金刚煤矿的掘进工。由于年轻,工作踏实,加之又有文化、脑子灵,很快被队长张国军看中,2012年3月就当上了掘进电钳工。现场工作中,他主动向电钳工师傅请教;工作之余,认真学习更新换代的真空隔离磁力开关电路图,以及风锤、锚杆机、风泵、耙装机等设备的工作原理及维修知识。专注、好学、勤钻,李晓波的电钳工技能逐渐大大提升,工作也得心应手,很快得到广大职工的喜爱和认可。平常工作中,李晓波还胜任着班组群监员职责,敢于监督的“安全哨兵”作用,多次被队评委月度“明星”员工。
效益不好选择外出打工
从去年起,煤炭行业受“大环境”的影响,职工工资明显降低。偏低的工资,使一向工作积极主动、任劳任怨的李晓波,不但思想上打起了“退堂鼓”,今年上半年上班也是“打游击”,这样,导致李晓波工资就极度更低。尤其是在今年五月,听说矿所有科管人员工资是“压月”发放工资,他猜想企业可能已经步入极度困境,难以自拔,以后职工工资难以保障。于是,六月初,李晓波选择了不假外出务工之路。
最初,听说达州的“小煤窑”很挣钱。于是,李晓波与好友们走进了河市一小煤矿。但好景不长,李晓波在小煤矿上班不到20天,小煤矿就关闭了。干小煤矿的梦想从此彻底破灭了。
七月上旬,李晓波带着行李到沿海一带寻求工作机会。来到福州一鞋厂一打听,的确工资很诱人,每月六七千元。但厂里大多是有技术的老工人。由于李晓波不会鞋厂压鞋底板、粘胶、电脑绣花、制样等工作,几经周折,为了生计,李晓波只好干起了“搬运”的体力活。勉强干了20多天,由于劳动强度大,李晓波有点吃不消了,由于干一天耍一天,月底发工资李晓波除开生活零用开支,所剩无几。
转眼到了八月初,一心想挣大钱的李晓波,进厂也失去了信心。没办法,在姐夫的劝导下,李晓波又来到西安当上了建筑工“小工”,就是工地装装砖,拉拉水泥、砂灰等杂活儿。因没在地面干过活,李晓波最不习惯的是那最怕毒辣辣的太阳,每天顶着烈日还得干,要是遇上刮风,眼都睁不开。如是天气不好,碰上十天、半月下雨也只得吃“老本”。太辛苦了,但李晓波只得硬着头皮认了。因别无选择,坚持着干。
在八月中旬一天早上,李晓波突然接到家里老婆打来电话:“晓波,咋个整嘛,矿里说你连续旷工达20个以上,解除劳动合同了,叫你尽快到矿办理养老金等相关转移手续……”接过电话,李晓波很失落,很沮丧,没办法,急着往家赶。
几番周折重返岗位
回到家乡,李晓波眼前的金刚煤矿还是那么亲切,还是那么欣欣向荣,拉煤的机车声、翻笼房的翻煤声、矿区职工家属的欢笑声……融入一片热火朝天的安全生产氛围中。
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李晓波与家人商量:“希望矿领导能开开恩,发发慈悲,让我能再回金刚煤矿上班。”
饱尝三个月酸甜苦辣打工生活的艰辛后,李晓刚打定了返矿工作的决心。他到矿劳资科了解,到矿工会去咨询,到区队去表白,到领导办公室谈体会……一心想再回金刚煤矿上班。
看着李晓波这样意诚、心切,经矿研究决定,同意李晓波履行相关手续,按程序签订劳动合同,重返岗位。
到区队报道那天,李晓波按区队要求,认真地写了份保安全、保出勤、遵章守纪的承诺书,主动到矿财务科缴纳保证金500元。区队承诺,李晓波如表现良好,保证金半年后如数返还。
失而复得的工作,李晓波倍感珍惜。上班第一天,工友们见到皮肤变得黝黑的李晓波,就知道他外出三个月工作的艰辛。擅自离队,李晓波虽有点不好意思,但工作耐心细致,力求做得更好,生怕在工友面前再丢人。一言一行深得广大职工的点赞。
闲聊时,有些职工不时问到李晓波短暂的打工经历,他总是认真地说:“外面的生活的确五彩斑斓,令人向往,但当你身临其境时,你才会感觉我们矿山的阳光会更温暖。”(李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