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历史上的11月17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7 08:55:24 | 查看全部
1957年11月17日 毛主席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1957年11月17日,莫斯科大学,数千名中国留苏学生和实习生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期盼毛主席的接见。下午6时许,当毛主席和邓小平、彭德怀、乌兰夫、杨尚昆、胡乔木等领导人出现在莫斯科大学的大礼堂时,全场沸腾,欢声雷动。毛主席高兴地走到讲台的前沿和两端,频频向大家招手致意。毛主席一开头就对留学生们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他还教导同学们说:“青年人应具备两点,一是朝气蓬勃,二是谦虚谨慎。”在讲话中,毛主席纵论天下,旁征博引,提出了“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的名言。毛主席的讲话亲切和蔼,风趣幽默。台上台下,有问有答,其乐融融,大厅内充满了欢声笑语。
  为了满足更多同学能亲睹领袖风采、聆听领袖教诲的愿望,毛主席又特地从大礼堂来到学生俱乐部,对早已聚集在那里等候的数百名留学生说:“第一,青年人既要勇敢又要谦虚;第二,祝你们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第三,和苏联朋友要亲密团结。”毛主席还到同学宿舍察看,询问留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勉励大家“要努力学习,建设祖国,加强与苏联师生的友谊”。近一个半小时的接见和讲话,使大家沉浸在无比的激动和幸福之中,“为党奋斗50年”、“为祖国工作50年”的口号声响彻礼堂。
  早在40年代后期,为了迎接革命胜利后的建国任务,中国共产党就派出一些革命烈士和干部的子弟到苏联学习。新中国刚刚建立后,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党中央、毛主席为迅速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高瞻远瞩,向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派出大批留学生,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和管理经验。这项工作被纳入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十年规划。中央设立了由聂荣臻、李富春、陆定一组成的留学生领导小组,每年的选派人数、专业都由周总理亲自审批。从50年代到60年代向苏联派出了近万名留学生,向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派出了1000多名留学生,1956年后又决定向与我建交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周边国家派遣留学生。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革命先辈对选派留学工作十分重视,制定和审批派遣留学生的方针和计划,会见留学人员,向留学人员作报告、提要求,关心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重视留学归来人员的安排和使用。1952年刘少奇在接见即将赴苏联学习的同学们时发表了长篇讲话。他说:“国家经济建设迫切需要各方面的建设人才,国家下决心派你们到苏联、东欧留学,这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你们一切要服从国家需要,分配什么专业就学什么专业,出国学习要取得好成绩,回来好为祖国服务。”周恩来总理1953年向留学苏联及东欧各国留学生也提出了“身体好、学习好、纪律好”和“又红又专”的要求。邓小平在1957年访苏期间十分关心留学生情况,详细听取汇报,指出“这些学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财富,要很好地爱护、严格要求他们,不但要努力学习专业技术,还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政治思想坚定,为增进中苏人民的友谊做出贡献。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劳逸结合,智力体力双丰收,才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7 08:56:11 | 查看全部
1957年11月17日 我国运动员郑凤荣创女子跳高世界纪录

郑凤荣在北京市田径运动会上跳过1.77米的高度,这是我国运动员在田径项目上首次打破世界纪录。
  1957年11月17日上午11点23分,郑凤荣(现年20岁,身高1.70米)在北京先农坛体育场参加了北京市运动会的女子跳高比赛时,跳过了1.77米的高度,打破了美国黑人运动员麦克丹尼尔1956年12月1日在墨尔本创造的、保持了还不到一年的1.76米的世界纪录。这是继陈镜开、戚烈云之后,我国创造世界纪录的第三人。
  11月17日,穿着白色短裤的郑凤荣做了约半个钟头的准备活动以后,就用“剪式”动作非常轻松地跳过了她要求跳的第一个高度——1.56米。随后,1.60米、1.64米、1.68米和1.72米的高度,她都是一跃而过。横竿升高到1.77米时,她第一次因为步点没有踏准,没有跳过。但是,她第二次试跳时终于获得了成功。郑凤荣1957年8次跳过了1.70米和1.70米以上的高度,世界上还没有其他女运动员能在一年内这么多次跳过这样的高度。
  郑凤荣从小就喜欢运动,经常和小弟弟在一起比赛跳高。1953年,她被选入了山东省田径代表队,参加了全国运动会,第一次“出征”,她就获得了1.36米的成绩,这个成绩与当时全国最高纪录仅差4厘米,这使她非常高兴。这一年,她考进了北京体育学院。在那里她开始了系统的按步就班的全面的身体锻炼。成绩很快地就提高到了1.45米。但是后来,她却因练习跳远腿部受伤引起了严重的关节炎。等到她的健康全部恢复时,两年已经过去了。重新回到田径场上,她怎么也不能跳过1.40米的高度。面对着困难,她曾经变得消极起来,她打算不练跳高了,要改练标枪。后来经过老师和同学的鼓励和帮助,她鼓足了勇气,毅然地又踏上了艰苦锻炼的路程。
  在前进的道路上,她又遇到了新的困难。原来她跳高用的姿势是落后的跨越式。于是她开始改跳剪刀式。但是改换姿势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因为弄不好成绩还会降低。事实证明她的成绩确实又降低了,但她并不灰心,她觉得周围的人都在支持她鼓励她,她依照着老师的话,一股热情地一次又一次地进行练习。每天她除了要进行球类、体操、田径等项目的全面锻炼外,还要进行一百次左右的跳高练习,同时还利用各种各样的辅助动作来纠正跳高动作。
  她的成绩从1.40米逐渐上升,1957年夏季,她在民主德国创造了优异的成绩——1.72米。1957年10月在南京五台山体育场举行的全国田径运动会上,她跳过了1.73米,几天之后又在上海跳过了1.74米。11月3日,她在北京又跳过了1.75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7 08:56:32 | 查看全部
1956年11月17日 邓小平说,马列主义要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1956年11月17日,邓小平在会见国际青年代表团时,对他们所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员的含意是什么?谁来决定国际古典的共产主义的原则中哪些是适合于中国的?”问题进行了回答。他说:中国共产党员的含意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共产党员的标准不是一下就能达到的。一个共产党员,第一,他是普通人,第二,他是普通人中的先进分子。但是也有比普通人还要落后的共产党员。
  邓小平指出,关于谁来决定国际古典的共产主义的原则中哪些适用于中国。11年前,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这样的原则,即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以此来指导我国的革命,指导我国的建设。这个原则是我们党和毛泽东同志根据过去革命中失败和成功的经验总结起来,并在第七、第八两次党代表大会上加以肯定的。当然,这只是一个原则,原则的运用还会遇到许多具体问题。一个国家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不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如何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各个时期的具体情况相结合,这是一个需要不断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需要党的代表大会来讨论决定,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中央委员会讨论决定。问题决定好了,还需要党员善于在实际工作中去解决。首先要几万、几十万骨干懂得这条原则,这条原则才会得到实行。
  邓小平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这句话本身就是普遍真理。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叫普遍真理,另一方面叫结合本国实际。我们历来认为丢开任何一面都不行。离开本国的特点去硬搬外国的东西,这条普遍真理就不能实现。在普遍真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个问题上,我们党过去吃过许多亏,以后就一直抓住反对主观主义这一条。反对主观主义有两个方面,即反对教条主义和反对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就是只知道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词句,不从具体情况出发来运用,它使我国的革命遭受过失败和挫折。经验主义,就是只看到一些具体实践,只看到一国一地一时的经验,没有看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两者我们都反对。
  邓小平最后说,根据我们的经验,普遍真理与具体实际,二者结合很不容易。中国共产党也经常犯错误。但是我们注意和研究犯错误的原因,及时改正。毛主席说,人要经常洗脸,房子要经常打扫,党也是这样,要经常改正错误。我自己也常常犯错误。每个人都是这样。毛主席还常常说,他也经常犯错误。不过我们都知道他的错误比我们少。任何人都会犯错误,绝对不犯错误的人是没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7 08:56:46 | 查看全部
1917年11月17日 法国雕塑家罗丹逝世
    1917年11月17日,欧洲两千多年来传统雕塑艺术的集大成者、20世纪新雕塑艺术的创造者、法国雕刻家罗丹逝世。
    奥古斯迪·罗丹(Augeuste Rodin1840-1917)法国著名雕塑家。十四岁随荷拉斯·勒考克(Lecongde Boisbaudran)学画,后又随巴耶学雕塑,并当过加里埃-贝勒斯(Carrier-Belleuse)的助手,去比利时布鲁塞尔创作装饰雕塑五年。1875年游意大利,深受米开朗基罗作品的启发,从而确立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他的《青铜时代》、《思想者》、《雨果》、《加莱义民》和《巴尔扎克》等作品都有新的创造,曾受到法国学院派的抨击。包含着186 件雕塑的《地狱之门》的设计,即因当时官方阻挠而未能按计划实现,只完成《思想者》、《吻》、《夏娃》等部分作品。善于用丰富多样的绘画性手法塑造出神态生动富有力量的艺术形象。生平作了许多速写,别具风格,并有《艺术论》传世。
    罗丹在欧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诗人但丁在欧洲上的地位。罗丹和他的两个学生马约尔和布德尔,被誉为欧洲雕刻“三大支柱”。对于现代人来说,他是旧时期(古典主义时期)的最后一位雕刻家,又是新时期(现代主义时期)最初一位雕刻家。他的一只脚留在古典派的庭院内,另一只脚却已迈过现代派的门坎儿。可以说,罗丹用他在古典主义时期锻炼得成熟而有力的双手,用他不为传统束缚的创造精神,为新时代打开了现代雕塑的大门;当年轻的艺术家们蜂拥而入向前跑去时,他却已入衰迈之年,他走不动了。他的创作对欧洲近代雕塑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罗丹生于一个贫穷的基督教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警务信使,母亲是穷苦的平民妇女。罗丹从小喜爱美术,其它功课却很糟糕。在姐姐玛丽的支持下,失望的父亲不得不同意把他送进巴黎美术工艺学校。姐姐玛丽靠自己挣得的工钱来供给他食宿费,因此罗丹从小就深深地敬爱他的姐姐。
    罗丹进的美术工艺学校是蓬巴杜夫人所宠幸的画家巴歇利埃在1765年创建的,学生在这里学习装帧艺术和制图。在这里他遇到了终生敬仰的启蒙老师荷拉斯·勒考克。勒考克是一个普通的美术教员,但他一开始就鼓励罗丹忠实于真正的艺术感觉,而不要按照学院派的教条去循规蹈矩。也许正是这种教导影响了罗丹的一生。在此期间,他常去卢浮宫临摹大师的名画。由于买不起油画颜料,罗丹转到了雕塑班,并从此爱上了雕塑。勒考克又介绍他到当时法国著名的动物雕塑家巴椰(Barye 1796-1875)那里去学习,使他受到良好的基础训练。在渡过三年艰苦而勤奋的学习时间后,罗丹踌躇满志,准备投考巴黎美术学院。勒考克把罗丹介绍给当时著名的雕塑家曼德隆(Hippolyte Maindron 1801-1884),让他做为推荐人在罗丹的入学申请书上签字 ,但这也没用,罗丹落选了。第二年依然落选。第三年,一个老迈的主持人在罗丹的名字旁边干脆写上:“此生毫无才能,继续报考,纯系浪费。”就这样,未来的欧洲雕刻巨匠,竟被巴黎美术学院永远拒之门外。这对渴望成为雕塑家的年轻的罗丹,是一个沉重打击。
    更大的打击接踵而来,罗丹心爱的姐姐玛丽因失恋而入修道院了,两年之后, 她柔弱的精神和肉体承受不了失意而又清寒枯索的生活,因病去世。罗丹的精神在这 双重打击下彻底崩溃了,他毅然走上姐姐的路,当了一名修道士。但是罗丹强健的肉 体供给他源源不断的欲望,其中创造欲望在一颗艺术家的心中燃起了难以遏制的火焰, 使对上帝和艺术同样虔诚的罗丹陷入内心的矛盾和痛苦。善良而明达的修道院院长埃 玛尔,从罗丹受压抑的表情上看出了他的心思。他创造条件让罗丹有机会去画画和雕 刻。当他看到罗丹确有才气后,就劝说罗丹还俗,去继续其雕塑事业,“用艺术为上 帝服务”。这样鼓励罗丹。罗丹用一颗被抚慰而充满感激的心在修道院为埃玛尔院长 做了一件雕像,这件雕像显示出23岁罗丹已经具备当一个雕塑家的洞察力、技巧和手劲儿。
    罗丹重新回到勒考克身边,在他的帮助和支持下,开始了边工作边自学的奋斗生涯。雇不起模特儿,他就请一个塌鼻的乞丐毕比给他当模特儿。乞丐的丑陋使罗丹看 到了在其被磨损的脸上,有着人类所共有的愁苦和凄凉,同时他也想到了那位终生辛苦劳作而孤独的雕塑大师米开朗基罗。从而在罗丹的眼中生活的美丑和艺术的美丑有了不同意义。他创作时注意光在作品表面的表现,将其所要展现的思想内涵容入到作品中去,使雕塑艺术成为一种强有力的语言,人们在思想上所感受的内容要远远超过视觉感受。这一艺术思想正是大师米开朗基罗在晚年苦苦追求,而经过三百多年后第一次在罗丹的《塌鼻男人》得以成熟展现,并贯穿其一生,成为它们的灵魂和魅力的源泉。
    罗丹不仅是一位雕塑大师,同时又是一位伟大的老师。他的学生或者助手,哪怕是仅仅有过交往,都在艺术上深受罗丹的影响。但罗丹作为先生从不在艺术观点上束缚学生们,因此他的学生都能成熟为自己的独特风格而脱颍而出。他们学习的是罗丹的创造精神,所以其中出类拔萃者甚多,有些日后与老师齐名。
    罗丹的一生是被人攻击和嘲讽、同时亦为人理解和支持的一生。但他始终以一种伟大的人格正确地面对这一切。罗丹一生攀登,并终于登上米开朗基罗之后的又一高峰。罗丹坚信:“艺术即感情”。他的全部作品都证明了这一观念,都深刻揭示了人类的丰富情感。以此而论,罗丹是最杰出的浪漫主义雕刻大师。然而,他的伟大,还在于他的深刻思想:他没有浪漫派中容易见到的那些弊病,如肤浅的热情,空洞的夸张,虚假的内涵。他偏爱悲壮的主题,善于从残破中发掘出力与美。这使他的艺术具备博大精深的品格,既动人之情,又启人之思,使我们得以神游于心灵的波涛,生命的奥义,宇宙的玄远,创造的神奇。由此观之,罗丹又超越了浪漫主义,超越了门户派别,超越了时代和区域,成为历史星河中一颗璀璨的巨星。他同情底层劳动人民,热爱自己的祖国,将其毕生投入到对艺术执着追求和人生种种痛苦的苦苦思索中去。他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创作了一种全新的艺术手法。他的作品所体现出的思想和精神魅力,永远带给人以深沉的美,启迪着人们不停地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7 08:57:03 | 查看全部
1887年11月17日 二战著名将领蒙哥马利诞辰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是英国著名的军事家、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武装部队杰出的领导人之一。
  1887年11月17日,蒙哥马利出生在伦敦肯宁登区圣马克教区的一个牧师家庭。少年时十分顽皮,14岁才正式上学,20岁时考入桑赫斯特英国皇家军官学校,1908年毕业,被分配到驻印度的部队中服役,任少尉排长。他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战即将结束时任司令部上尉参谋。
  第一次大战结束后,蒙哥马利体会到兵学完全是一种需要毕生精力去探讨的学问,但真正理解这种道理的军官不多。他决心献身于这种行业。1920年,他正式跨进了参谋大学之门,毕业后参加了爱尔兰战争。几年的实践,为蒙哥马利日后任高级指挥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蒙哥马利任第三师师长,率部队赴法国和比利时抗击德军。1942年上半年,英军在远东战场上节节败退,在中东战场上丢城失地。在这危急关头,蒙哥马利被派往北非,出任英国驻北非第八集团军司令。蒙哥马利是一位谨慎从事、善于把战略、战术联系起来考虑的军事家,他亲自制订了全歼“非洲军团”的计划,并认真检查每项准备工作。这次作战计划是要骗过德国将领隆美尔,不让他发现英军主动进攻的企图,具体行动就是在阿拉曼南面佯攻,在北面准备真正的进攻。激战前夕,隆美尔加强了对英军阵地的空中侦察。蒙哥马利指挥第8集团军的坦克部队,在一夜之间将所有的战车转移出集结地,换上了逼真的假目标。英军的保密工作做得十分出色,骗过有“沙漠之狐”之称的隆美尔。阿拉曼决战始于1942年10月23日深夜,蒙哥马利指挥的英军锐不可当,势如破竹,用十几天时间,迫使隆美尔的部队连续后退600多公里,伤亡惨重。消息传到英国,首相丘吉尔下令敲响报捷的钟声。阿拉曼大捷扭转了北非战场的危急局势,给英国人民一剂强心剂,蒙哥马利也随之升迁,翌年荣升英国元帅,并受封阿拉曼子爵。
  作为一个杰出的将领,蒙哥马利最擅长的是指挥大会战。1943年5月,他的部队迫使德军在突尼斯投降,使盟军顺利地攻入西西里。1944年他统帅盟军进入法国,并于6月6日指挥了举世闻名的诺曼底登陆。接着他又统领盟军横扫法国北部、比利时、荷兰和德国北部的法西斯军队。1945年5月4日,在众多战地记者的面前,蒙哥马利披挂整齐,以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的名义接受柏林残余部队的投降。
  战后,蒙哥马利先出任英军总参谋长,后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最高副统帅。他退休之后继续参加国际国内政治活动达10年之久,出访了许多国家,广结政界要人。他于1960年和1961年两次访华,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接见。1976年3月25日,这位传奇元帅在他的家中去世,享年88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7 08:57:18 | 查看全部
1869年11月17日 苏伊士运河竣工通航
    1869年11月17日,沟通地中海与红海的苏伊士运河经过十年多的艰苦修筑,终于竣工通航。为修筑这条运河,埃及人民付出了十二万人生命的代价。运河全长172.5公里,宽180-200米,深12-15米,运河的通航,把从欧洲到印度洋、太平洋的航程缩短了九千公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7 08:57:31 | 查看全部
1843年11月17日 上海开埠 中外贸易中心转移
  1843年11月17日,根据《南京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的规定,上海开埠。从此中外贸易中心逐渐从广州移到上海。外国商品和外资纷纷通进长江门户,开设行栈,设立码头,划定租界,开办银行等等。但其中麦都思在开埠当年创办的墨海书馆印刷所,为外国资本在中国开设的第一家企业。麦都思是英国伦敦布道会传教士。墨海书馆是他将其在巴达维亚(今雅加达)设立的印刷机构迁来中国以中文命名的编译出版机构。前后存在约20年。主要业务是印刷伦敦布道会传教用的《圣经》和小册子。1850年后也开始翻译、出版少量科技书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7 08:57:47 | 查看全部
1019年11月17日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诞辰
  司马光是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司马营村)人,生于公元1019年11月17日,世称涑水先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他一生著作甚多,有20种500余卷,其中他领导编撰的《资治通鉴》一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继司马迁《史记》以后最优秀的一部通史巨著。从它问世以来,一向为历史学者所推崇,对我国以后的史学发展起过巨大的影响。
  司马光从小勤奋好学,爱读史书,7岁时听老师讲《春秋左氏传》就很感兴趣,回家后能头头是道地讲给家里人听,这部历史名著对他影响很大,他能写出《资治通鉴》,是和这部书对他的影响分不开的。司马光从小聪明伶俐,有一次,他和一群小伙伴捉迷藏,一个孩子不小心掉进水缸里,其他孩子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急中生智,搬起一块大石头,砸破水缸,水流出来后,那个孩子得救了。司马光的机智勇敢一直被后世传为佳话。
  司马光20岁那年考中了进士,他继续刻苦学习,一有时间就钻研历史。他发现自古以来历史著作虽然繁多,但是缺少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通史,于是他决心自己动手编。最初司马光用了两年时间,写成一部从战国到秦末的史书,共有8卷,名叫《通志》,宋英宗看了以后非常满意,立即下令设置书局,作为编书机构,要司马光继续写下去。宋英宗允许司马光自己挑选编写人员,并准许他借阅官府藏书。司马光成立书局时,邀请了当时著名的史学家刘恕、范祖禹等做助手,共同编写这部通史。
  宋神宗做了皇帝以后,也认为《通志》这部书不但可以帮助了解历代王朝的治乱兴衰,而且书中记载的历史好像一面镜子,可以常常对照借鉴,因此,他把书名改为《资治通鉴》。“资治”是帮助的意思,“通”是从古到今,“鉴”是指镜子,含有警戒和教训的意思。后来人们又把《资治通鉴》简称为《通鉴》。这部书从宋英宗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开始编撰,到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成书,历时19年。为了编写这部书,司马光付出了巨大的劳动,光是初稿就堆了两间屋子。司马光虽然出身官僚地主家庭,历任开封府推官、并州通判、龙图阁直学士、翰林院学士、御史中丞、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等职,政治上十分保守顽固,但在编《资治通鉴》过程中,却极为严谨负责,一丝不苟。每天很早起床工作,直到深夜就寝,他怕自己睡过了头,特地做了一个容易滚动的圆木枕头,只要一翻身枕头就会滚掉,他也就惊醒了,他把这个枕头称为“警枕”。
  《资治通鉴》按年代顺序排列实史,上起周威烈王23年(公元前402年),下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1361年间的历史,全书共294卷,另附目录及考异各30卷,共300多万字,是一部很有参考价值的历史巨著,至今仍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司马光为《资治通鉴》耗尽毕生精力,书成后两年,于1086年逝世,终年67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7 08:58:32 | 查看全部
11月17日大事记

1558年11月17日 英格兰女王玛丽一世去世,伊丽莎白一世继承王位。

1727年11月17日 隆科多以大罪五十永远禁锢。

1843年11月17日 上海开埠,中外贸易中心转移。

1869年11月17日 沟通地中海与红海的苏伊士运河竣工通航。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境内,扼欧、亚、非三洲交通要道,沟通红海与地中海。运河全长172.5公里,宽180米-200米,深12米-15米。运河的通航,把从欧洲到印度洋、太平洋的航程缩短了9000公里。

1884年11月17日 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

1905年11月17日 日韩保护条约订立。

1910年11月17日 墨西哥革命爆发。

1920年11月17日 弗兰格尔白卫军被粉碎。

1933年11月17日 美国正式承认苏联。

1948年11月17日 中共中央军委发出提早进行平津战役的指示电。

1950年11月17日 西藏第十四世达赖喇嘛丹增嘉措开始亲政,成为藏传佛教的领袖之一。

1956年11月17日 邓小平说,马列主义要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1957年11月17日 毛主席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1957年11月17日 郑凤荣在北京的田径场上成功跳过1.77米的高度,打破女子跳高世界纪录。

1969年11月17日 美苏关于限制战略核武器会谈。

1978年11月17日 香港至广州飞翔船服务通航。

1984年11月17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要求严格控制成立全国性组织。

1986年11月17日 美苏军备控制谈判将举行临时会谈。

1989年11月17日 我国首台小巨型电子计算机问世。

1991年11月17日 美发现地球上最大头骨化石。

1993年11月17日 莫斯科列宁博物馆关闭。

1995年11月17日 加利与太空中宇航员互致问候。

1997年11月17日 历时五年耗巨资,英国温莎古堡修复完毕。

1997年11月17日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金融工作会议。

1997年11月17日 埃及发生枪击外国游客事件。

1998年11月17日 中国第一次网络直播天文奇观:狮子座流星。

1998年11月17日 中美洲遭受“米奇”飓风袭击。

1998年11月17日 上海宝钢集团公司正式成立。

1998年11月17日 中国向亚洲国家承诺了55亿美元援助。

2001年11月17日 中科院北京市共建中关村科学城。

2004年11月17日 伊朗前锋戴伊(Ali Daei)成为第一个在国际赛射入第100球的足球员,个人连入四球协助球队于世界杯外围赛击败老挝。

2005年11月17日 日本国土交通省发表姐齿建筑设计事务所伪造公寓大楼和宾馆的结构计算书,那个作为结构计算书伪造事件成为社会问题。

2007年11月17日 沈殿霞获得她演艺生涯最后一个奖项11月17日 “万千光辉演艺大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7 09:38:17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