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国共青团网 http://www.gqt.org.cn 2009年04月28日
90年前的“五四”运动是百年中国现代化运动的重要转折点,是一场伟大的政治运动、思想运动和文化运动。90年后的今天,作为“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在中国共青团网的支持下,《北大青年》电子日报特面向北京大学全校同学和青年教工,发起“五四精神今日谈”千字文征集活动。中国共青团网将在“纪念五四运动九十周年”专题中开辟专栏,展示优秀征文。
作者:孙启明
有人说,五四的意义,越纪念越伟大;五四的影响,越纪念越深远;而五四的本相,越纪念越模糊。
是的,九十年了。昔日英姿风发的少年已然成为历史著作中那些令人景仰的名字,黑暗动荡年代的汹涌浪潮也早已浓缩为今天教科书上几句简单的勾勒。历史的真相渐渐模糊,只留下一个让学者争论不休的历史节点。而“五四”却已被作为一场伟大的历史运动为当代中国人所隆重纪念,五四精神也作为一种标签被后人无数次地引用。当然,这种引用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爱国主义,民主科学,奉献精神,创造精神……人们根据今天的种种需要从五四那段历史中寻找契合的印证。
要说五四,不能不谈北大。北大能有今日之崇高地位,主要归功于五四时期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最近北大团委举办五四运动九十周年纪念讲座,我去听了几场。每次观众并不多,从提问的情况来看,不少是来自北大校外的。我不知道有多少北大同学对五四真正了解。提起五四,除了巴黎和约、火烧赵家楼、游行示威罢课罢工,还知道些什么?除了校庆日、体育场,它在我们生活中还留下了什么?所以,作为一名80后,当看到“五四精神今日谈”几个字时,我首先想到的是,我了解五四吗?我又该去哪里寻找真正的五四?
提到五四与北大,则不能不谈“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后来的北大人常常引以为豪,但是九十年来,北大也常常被这八个字压得喘不过气来,其中就有许多曲解和责难。譬如近半年多来被热议的北大查证制度--无论是在公共媒体,还是在校园论坛,一些人在痛陈查证的各种弊端之后总不忘在最后加上一句呼吁:这还是兼容并包的北大吗?质疑的声音中有不少是北大人自己的,这令我很困惑。查证这一具体行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当然可以讨论,但是,有必要上纲上线到兼容并包的高度吗?到底什么才是兼容并包?兼容并包难道是无所不包吗?当年蔡校长为了改善北大学术风气,引进新思想而提出的办学方针何以被放大到如此包罗万象?
我们该如何纪念五四?北大人又该有什么不同?喊一喊爱国主义的口号吗?抑或只是膜拜一下历史书上那些伟大的名字?还是表达几句继承先辈遗志的决心?
1920年,李大钊先生在五四运动周年时撰文说:“我盼望,从今以后,每年在这一天举行纪念的时候,都加上一些新的意义。”时代总是向前的,如果不能与时俱进,纪念活动也就失去了意义。但是须记住,在给它添上新意义之前,必须先寻找到一个真实的五四。
(作者系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05级本科生)
编辑: ALICE 来源: 中国共青团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