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87|回复: 0

五四精神要从一点一滴做起

发表于 2009-5-31 14:56:5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国共青团网  http://www.gqt.org.cn  2009年04月28日
  

  90年前的“五四”运动是百年中国现代化运动的重要转折点,是一场伟大的政治运动、思想运动和文化运动。90年后的今天,作为“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在中国共青团网的支持下,《北大青年》电子日报特面向北京大学全校同学和青年教工,发起“五四精神今日谈”千字文征集活动。中国共青团网将在“纪念五四运动九十周年”专题中开辟专栏,展示优秀征文。


作者:杜平


  也许你还记得语文课本里,陈独秀谈到德先生和赛先生时的兴奋;也许你还记得历史课本里蔡元培的侧身小像,时髦的无框眼镜后透出时代的向往;也许你还记得在入学典礼时学唱,“先哲曾书写,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对于五四精神,我们不会陌生,甚至是在一些场合中再自然不过挂在嘴边的名词。但是你是否真的了解,这个贯穿了我们青春岁月的名词到底意味着什么?


  “五四”精神是对不满现实的反叛,它影响了中国的几代人。而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该对“五四”精神有自己新的理解,应该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以前我总觉得五四精神是一个很空泛、很遥远的神圣的词汇,而要使五四精神回归到我们身边,就必须从一点一滴处践行五四精神。


  第一,五四精神中的“爱国精神”需理性化。五四精神不仅仅是“愤青”的豪言壮语,爱国,应该知道爱的是什么,有些人排外,也必须清楚排的是什么。以前几天的武汉樱花事件为例,中国确实存在着很多反日的青年,但是其中很多根本就不了解日本,他们也许不愿,也许不屑,但是就是在盲目排日。其实喜欢也好,排斥也好,这些都必须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


  第二,五四精神要由理论回到实践。由于环境的改变,我们对于信仰的表达方式已无需像五四时期那样直接和绝对,喊口号或上街游行。五四精神在逐渐渗透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例如在为别人奉献之前要先做好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对社会对国家负责的人。我们这一代人现在正处在学习阶段,我们要珍视这宝贵的时光,主动关注国际、关注社会,理性审视自己能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如:在汶川地震的时候,很多我们身边的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参加了志愿活动,这就是践行新时期五四精神的榜样。


  第三,五四精神要从小事做起。我们现在不要总是想做些丰功伟绩,而是要踏踏实实的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小事,新时代的青年,尤其是大学生存在着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太过浮躁,缺少踏实肯干的精神。大学生通常是很好的理论家,但却是极差的实干者。他们总是在期待着别人的认可,却不肯把功夫花在提高自己的内在素养上。说得多,做的少,或者说得好,做得差,这个问题亟待解决。大学生应该放低身段,多向别人学习,这样才能适应这个社会的要求。


  总之,我们不要把五四精神形式化,每年只有到四五月份的时候才想到五四精神,即使想到,也只是泛泛的空理论。五四精神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


  (作者系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06级本科生)


  
编辑: ALICE 来源: 中国共青团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