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王瑞平

[职场兵法] 卧薪尝胆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7 21:28:24 | 查看全部
历史考证
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最终雪耻灭吴的故事一直在流传,然而有人提出疑问:历史上真有“卧薪和尝胆”这回事吗?
《左传》的“定公”“哀公”两代君王历史部分,大量记述了越王勾践当政国事,但没有提过他有卧薪尝胆之事,《国语》中的《吴语》和《越语》记载了吴越争斗经过,却也没有勾践卧薪尝胆的叙述。《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仅记载勾践:床前悬挂苦胆,坐卧都看得到,吃饭时尝尝苦胆的滋味。司马迁认定勾践有尝胆之事,但没提卧薪之事。什么时候出现“卧薪尝胆”这个成语呢?北宋文学家苏轼写过一篇《拟孙权答曹操书》。北宋的苏轼为三国孙权虚拟一篇书信给曹操,信中,苏轼发挥想像,戏说孙权“卧薪尝胆”。这个无中生有的事,与勾践并不相关。到南宋时期,吕祖谦在《左氏传说》中,谈到吴王夫差“坐薪尝胆”。明朝张溥在《春秋列国论》中说,夫差位,为报父仇,卧薪尝胆激励自己。这种说法把夫差举出来,没勾践什么事儿了。
南宋的书籍却屡屡提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明末梁鱼的《浣溪沙》剧本,又极力渲染勾践苦心志、劳筋骨卧薪尝胆的英雄作为。明末作家冯梦龙在自己的历史小说中,也多次提到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
《吴越春秋》中《勾践归国外传》又是如此记载说:王归国后,磨砺身心,日夜操劳。困极之时,“攻之蓼”。蓼是非常苦的菜,蓼菜多了,就是蓼薪。勾践困了,就用苦菜刺激眼睛鼻子,打消睡意。“尝胆”是嘴体味苦滋味,“卧薪”则是“目卧则攻之以蓼薪”,不让眼睛闭上睡觉。后人把“卧薪”说成是卧倒在柴草上,是《吴越春秋》的误解,误传。
卧薪尝胆的故事催人奋进千百年,如果说是假的,后世人好生尴尬。如果说是真的,又有许多证据反驳它。总之,真真假假,让人困惑不已。

卧薪尝胆

卧薪尝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7 21:29:53 | 查看全部
相关文献
原文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勾践古作句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於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汝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史记·越王句践世家》)
译文

吴王已经赦免了越王,让他回了越国,越王勾践时时刻刻想着如何复国,于是就每天劳累地思索着,还把一个苦胆挂在座位上面,每天坐下休息、躺下睡觉之前,都要仰起头尝尝苦胆的滋味,吃饭喝水之前也要先尝尝苦胆。他常常对自己说:“你难道已经忘记了在会稽山上所受的耻辱了么?”他亲自到田间种地,他的夫人穿自己织的布做成的衣服。他吃的每顿饭里几乎没有肉菜,穿的衣服没有鲜艳的颜色。他降低身份对待下面有贤能的人,对宾客厚礼相赠,扶助贫困的人,哀悼死难的人,和百姓们一同劳苦工作。
启示

越王勾践为了使自己不忘记以前所受的耻辱,激励自己的斗志,以图将来报仇雪恨,回国
后卧薪尝胆,最终东山再起,一举灭吴,恰恰印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

卧薪尝胆

卧薪尝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8 07:57:11 | 查看全部
感谢王瑞平老师让我们分享了这么经典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8 07:57:32 | 查看全部
王瑞平老师真给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8 07:57:59 | 查看全部
向王瑞平老师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8 07:58:10 | 查看全部
王瑞平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8 09:22:34 | 查看全部
有志者事竟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8 09:22:39 | 查看全部
王老师辛苦了,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8 09:43:33 | 查看全部
感谢胡老师光临深圳人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8 15:22:20 | 查看全部
不错的学习园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