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历史上的11月18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08:52:44 | 查看全部
1986年11月18日 伦敦地铁发生火灾  造成32人死亡 100多人受伤
  在英国首都伦敦有一座最繁忙的地铁站——国王十字地铁站,它是伦敦市地铁的枢纽站,同时也是通往英国东北部、苏格兰和约克郡的5条主要地铁干线的交汇点,每天都要接纳30多万的乘客。
  1986年11月18日傍晚,这座地铁站发生了重大火灾,造成32人死亡,100多人受伤,经济损失严重。大火是从一自动扶梯的底部开始烧起来的。地铁站的自动扶梯是古老的木质电梯,极为陈旧,已有40多年的历史。大火的火势迅速蔓延,浓烟滚滚,当时在地铁站候车的乘客乱作一团,中央售票大厅到处是混乱奔跑的人。人们咳嗽、流泪,陷入无比的恐惧之中。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人,有的人已被烧得面目全非,受惊人们夺路而逃。地铁站的大火烧了4个小时才被扑灭。
  地铁火灾发生以后,当时的英国运输大臣保罗·简能立即赶往火场,指挥灭火抢救工作。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对这一灾难表示震惊。首相撒切尔夫人亲赴事故现场视察,并前往医院探视伤员。有150多名消防队员参加了灭火战斗。消防队员由于没有及时获得地铁通道分布图和氧气防护面罩,灭火工作曾一度受阻。为了不让失去理智的乘客自投火海,警察和消防队员堵住一些危险出口,并从地铁站调来一辆列车,把被大火包围着的乘客运走,在整个灭火过程中,许多消防队员没有携带防毒面具,灭火工作异常艰险,但消防队员奋勇顽强并付出重大代价,2人受重伤,1人以身殉职。
  这次伦敦地铁大火,是有史以来世界地铁系统发生的第一次大火。对于这次大火的起因众说纷纭。据伦敦警方调查,大火是由堆积在电梯下面的垃圾被电梯发动机所打出的火星点燃而引起的,也有人说是由于被丢弃尚未熄灭的烟头而引起的。所以大火以后,英国地铁系统全面禁止吸烟。地铁发生火灾,展开灭火工作有许多困难,地下场地狭小,大型消防车辆装备难以抵近灭火现场;地下排烟不便,一旦发生大火,到处浓烟滚滚,很难辩别方向。因此,伦敦地铁发生大火以后,许多国家的地铁管理部门迅速做出反应,普遍加强了消防工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08:52:55 | 查看全部
1984年11月18日 飞乐音响公司开业并发行中国第一批股票
    上海飞乐音响公司位于武夷路的上海飞乐音响公司由上海电声总厂发起成立,经营成套设备并承包宾馆、影剧院、体育馆等音响设施的设计、安装工程,是一家接受个人和集体自愿认购股票并以此筹集资金的新型公司,于1984年11月18日正式开业。公司委托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证券部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一万股,每股50元。这是“文革”结束以来中国金融机构第一次发行的股票。
    这一举动甚至惊动了世界证券市场,从而也在相当的程度上印证了外界对中国必将以更大步伐走向市场经济,全面推广企业股份制改革,开放证券市场的预测。就在这年的国庆节,邓小平坚定地说:“当前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对妨碍我们前进的现行经济体制进行有系统的改造。”后来,邓小平曾将一张飞乐股票作为礼物送给来访的美国总统布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08:53:12 | 查看全部
1983年11月18日 我国强烈抗议美国的“台湾前途”决议案
  1983年11月18日,我国外交部部长助理朱启祯召见美国驻华大使恒安石,就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11月15日通过一项所谓关于“台湾前途”的决议案一事,代表中国政府向美国政府提出强烈抗议,并向他递交了一份抗议照会:
  11月15日,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通过了一项所谓关于“台湾前途”的决议案。该案声称:“台湾前途的解决应是和平的,不受强制的;其方式应为台湾人民所能接受,并符合国会通过的法律和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达成的公报。”美国参院外委会的这一行动是对中国主权的蓄意侵犯和对中国内政的公然干涉,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对此,中国政府向美国政府提出强烈的抗议。
  早在1983年3月,中国政府就对美国参众两院提出所谓“台湾前途”提案事进行过严正交涉,事隔8个月,当中美关系刚有所改善时,美参院外委会竟然重新抛出此案,并加以通过。这不能不使人怀疑美国政府对改善中美关系究竟持何态度。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何解决台湾问题和实现祖国统一纯属中国的内政,任何外国无权干涉。美国参院外委会就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前途妄加评论,甚至通过所谓决议,这是对国际关系准则的肆意践踏,是霸权主义的表现。这个决议的实质是打着所谓台湾人民“自决”的旗号,妄图永久地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这同中美间历次公报所申明的原则是根本不相容的。决议案所说台湾问题的解决要符合美国国会通过的法律,也就是说要符合严重违背中美建交公报的原则的《与台湾关系法》。这更是极端荒谬的。它只能给两国关系设置新的障碍,给中美关系带来更大损害。
  中国政府强烈要求美国政府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08:53:22 | 查看全部
1981年11月18日 费孝通荣获赫胥黎奖章
  1981年11月18日晚,在伦敦经济学院的大厅里,71岁的中国社会人类学家费孝通登上了45年前他留学英国时的母校的讲台,接受英国皇家人类学会颁发的1981年度赫胥黎奖章,成为第一位接受这项荣誉的中国学者。
  赫胥黎奖章是1900年为纪念《天演论》的作者、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而创设的,是国际人类学的最高学术荣誉奖。费孝通在接受奖章之后,作了《三访江村》的学术演讲,受到同行们的普遍赞扬。费孝通当年的教师、80多岁的英国著名社会人类学家雷蒙德·费思爵士说,这篇精彩的学术演讲不仅证明费孝通在社会人类学的研究方面已经达到一个新的卓越水平,而且也显示了中国人类学界对世界所作的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08:53:35 | 查看全部
1981年11月18日 美国总统里根提出“零点方案”
  1981年11月18日,美国总统里根就限制欧洲中程核武器问题提出了一个“零点方案”。这个方案的中心内容是:如果苏联把它在其欧洲地区部署的SS—20新式导弹和SS—4、SS—5老式导弹都拆除掉,美国就不在西欧部署潘兴Ⅱ式导弹和陆基巡航导弹。
  什么是“零点方案”?
  70年代中期以前,苏联和北约在欧洲中程核力量方面大体处于均势。苏联在其欧洲地区部署SS—4和SS—5导弹,北约则在西欧部署美国的潘兴Ⅰ式导弹和长矛式导弹。但从1977年开始,苏联在其欧洲地区部署了能够打到西欧任何一个角落的SS—20新式中程导弹,这就使苏联在欧洲中程核力量方面对北约获得了优势。美国对这一变化极感不安。它于1979年12月推动北约作出决定,从1983年开始,在西德、英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部署572枚美国潘兴Ⅱ式导弹和陆基巡航导弹。与此同时,美国还承诺就限制欧洲中程核武器问题同苏联进行谈判。于是,从1980年开始,美苏双方开始就这一问题在日内瓦举行谈判。
  “零点方案”最早原是西德社会民主党主席勃兰特于1981年7月访问苏联时向勃列日涅夫提出的。当时的西德总理施密特赞成这个方案,认为它可以成为美苏谈判的基础。
  美国里根政府本来反对这个方案,后来考虑到同西欧盟国的关系,接受了西德的建议,把这项主张做为自己的建议正式提出,受到了西欧国家的欢迎。
  苏联对美国的“零点方案”持反对态度。新上台的苏联领导人安德罗波夫称这个方案为“开玩笑”式的建议,表示不能接受。他又重申,如果美国不在欧洲部署新式导弹,苏联愿意将它部署在欧洲的中程导弹的数目减少。苏联的这一建议遭到美国的拒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08:53:46 | 查看全部
1978年11月18日 美国“人民圣殿教”900多信徒集体自杀
  1978年11月18日,一个名叫“人民圣殿教”的美国教派的900多名信徒,突然在该教派设在圭亚那首都乔治敦附近的一个营地里集体服毒自杀。
  这一集体自杀事件,是在前往这一营地调查的美国众议员瑞安和几名记者以及这一教派的成员的一些家属在那里被杀害之后发生的。据目击者的话说,信徒们首先毒死了婴儿和儿童,然后集体自杀。不愿自杀的信徒被强迫服毒,有的被开枪打死,还有一些人为逃避死亡而逃进了四周的丛林。在营地之中,尸体狼藉,惨不忍睹。
  “人民圣殿教”是由一个名叫琼斯的美国人在1963年前创建的。他声称“圣殿教”“反对种族主义的魔鬼、饥饿和不正义”,经常宣传“世界末日”即将到来和核战争恐怖,鼓吹自杀才是“圣洁的死”。他以经办农业为名,带领教徒到荒野、丛林中过着脱离社会现实的生活。1974年该教派的信徒首次来到圭亚那,1975年在圭亚那西北部地区占据了数千英亩土地。1977年夏,一本美国杂志揭露了这一教派野蛮虐待教徒和绑架人的情况。后来,“教主”琼斯也来到圭亚那。在他的蛊惑下跟着他到圭亚那的有1200人。
  这个教派的教徒是一些对生活感到绝望的人和得不到社会帮助的人、吸毒者、老年人和孤独的人。他们对社会现实不满,对前途感到渺茫,对核战争恐惧异常。不少人受虚无主义思想影响,认为人生无常,活着是一种痛苦。因而他们入教之后,经常议论自杀。“圣殿教”的“教主”在圭亚那还组织过“集体自杀演习”。这一教派的教规极其野蛮。信徒入教之后,从经济、信仰到肉体都受教主支配。信徒常受到殴打、鞭挞和种种精神折磨。小孩违犯教规,也要受罚,甚至可能被投入水中溺毙。它的教主极其专横,生活腐朽透顶。这一教派因此受到了外界的抨击和信徒亲属的控告;但是,却得到一些美国人士的赞扬。众议员瑞安就是到圭亚那调查教徒受虐待的情况的。在他启程回美国时,有约20名信徒要求随他离开营地。这时“圣殿教”教主下令枪杀了瑞安和随行的记者等人,然后又强迫营地全体信徒服毒自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08:54:09 | 查看全部
1974年11月18日 美国总统首次访日
    1974年11月18日,美国总统福特在日美和好条约签订120周年之际访问日本。这是美国现任总统第一次访问日本。福特拜会了日本天皇裕仁,同田中首相举行会谈。11月20日,日美发表联合声明,指出两国在政治和经济方面存在着许多共同利益,今后要加强相互间的磋商与合作。这次美国总统访日说明,日本正在由依赖从属美国地位转向平等伙伴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08:54:20 | 查看全部
1965年11月18日 林彪提出“突出政治”五原则
  1965年11月18日,林彪提出所谓“突出政治”的五项原则:一、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特别要在“用”字上狠下功夫,把毛主席的书当成全军各项工作的“最高指示”;二、坚持“四个第一”(人的因素第一,政治工作第一,思想工作第一,活的思想第一),大抓狠抓“活思想”;三、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四、大胆提拔“真正优秀”的指战员到关键的岗位上;五、苦练过硬的技术和近战、夜战战术。“突出政治”的五项原则,是利用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和毛泽东的信赖,蓄意制造个人迷信,并鼓吹“政治可以冲击一切”。给军队建设造成了严重危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08:54:37 | 查看全部
1928年11月18日 “米老鼠”诞生
  “米基”,是人们对小小的“米老鼠”的昵称。世界上,有几位电影明星,能像它那样为一代又一代人所喜爱?
  米老鼠是怎样“出生”的?经历了大半个世纪,其形象为什么依然受到世界老老少少如此广泛的喜爱,不断出现在银幕、电视、广告、包装纸和娱乐场所里?
  30年代前夕,经济危机的阴影开始笼罩美国。苦闷、消沉的人们在1928年11月18日在纽约的电影院里看到第一部有声动画片《“威利”号汽艇》,主角正是一只有着大而圆的耳朵、穿靴戴帽的小老鼠。它虽然没有说什么话,但是随着轻快的音乐而跺脚、跃动、吹口哨……这可爱的形象,博得观众的喜欢,使他们短暂地忘记经济萧条所带来的烦恼,因而一下轰动了纽约。不到一两年,米老鼠就成了举世闻名的“明星”。1932年,这部影片获得了奥斯卡特别奖。
  “超级明星”米老鼠是如何“孕育”、诞生的呢?这就得提到他的制作人、美国动画艺术片的先驱沃尔特·迪斯尼。1901年他出生于芝加哥,幼年当过报童,先后通过函授和入校,学习了美术。18岁那年,他开始以绘制商业广告为生。20岁出头,他开始研究创作动画片,厂址就在好莱坞一间破旧的老鼠经常出没的汽车房里。那些日子,他一有闲空,就饶有兴味地观察钻出钻进的小老鼠。于是,一个新“角色”的雏形,就在他脑中浮现。一次,他从纽约乘火车去洛杉矶。在漫长的旅途中,闲来无事,他抓起笔即兴作画。一只穿着红天鹅绒裤、黑上衣、带着白手套的小老鼠在画纸上出现了。嘻!本来令人讨厌的老鼠,在他笔下,竟如此幽默可爱,顿时引起旅伴们的注意,有人还给它取了个人的名字:米基。不久,当动画片需要新角色时,米老鼠就机灵地登场了。
  1928年初,迪斯尼根据从飞行员林德伯格单人驾驶飞机首次横越大西洋而产生的灵感和以牧马人生活为题材,创作了《飞行热》等两部短片,其中  都有米老鼠。在米老鼠获得的成功的激励下,继轰动一时的第一部有声动画片《“威利”号汽艇》之后,迪斯尼在37岁那年,根据格林童话摄制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型动画故事片,这就是今年在我国上映过的《白雪公主》。这部影片引起更大轰动,随即又获得奥斯卡金像奖。如果说迪斯尼的事业是以米老鼠为开端,那么,《白雪公主》则是他创作生涯的一个里程碑。
  以米老鼠为开端的迪斯尼事业,在世界动画片影坛上独树一帜。他从1933年至1969年获得各种奥斯卡奖牌35枚,成为“得奥斯卡奖最多的人”。1955年他在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市创办了有名的“迪斯尼乐园”,吸引了亿万游客。1965年,他又提出在东海岸的佛罗里达州的奥兰多建立一个占地11105公顷的世界最大游乐园“迪斯尼世界”。1971年这个游乐园建成开放,从世界各地前来的游客,在那里不仅可以看到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同时还可以和穿着红天鹅绒裤、带着白手套的米老鼠握手言欢,一起照相留念。
  创造米老鼠形象的动画片大师已经去世了,但是米老鼠却仍像当年那样年轻、活泼、幽默地展现在世界广大观众面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08:54:48 | 查看全部
1918年11月18日 拉脱维亚宣告独立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拉脱维亚人民积极展开争取独立的斗争。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仍在进行,拉脱维亚被德军占领。1918年11月,德国战败。拉脱维亚立即成立人民议会。11月18日,人民议会宣布拉脱维亚独立。不久,西方大国也相继承认这个新国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