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范春柏
后互联网时代,所有公司都是媒体;所有营销都是媒体营销。
无论如何,这一句话,只是理想状态,是所有企业都想达到的状态。
互联网上投放心里没底
WEB2.0社交媒体的出现,使互联网开始走进营销时代。似乎一夜间,如果不提一句互联网营销,作为企业领导者就落伍了一样。
但是,事实上,除了深谙互联网规律的新兴的互联网企业,多数传统企业面对新的传播方式和渠道、运营模式,还处于茫然和抓狂状态。
他们急于找到最有效的投放渠道,急于发出最强的声音,急于在投放之后看到销售业绩的猛增。
于是,拔剑四顾……
去中心化的新媒体时代,信息发布的节点不再如过去那般突显。对于投放渠道和投放方式的选择比媒体中心化的那些年更难,那时候,只要你有预算,完全可以根据预算的多少很明确地卡位到你要的渠道和效果上。
但是现在,那些号称能够帮你“花小钱办大事”的自媒体大号,那些各种“很精准很垂直”的行业门户,那些山寨乔布斯的还有某些“有情怀”的创业家们,让他们来帮你发声吗?好吧,你要接受一个比一个贵的事实。
当企业领导成为意见领袖
有限的预算,投放到哪里才是把钱花在刀尖上呢?
新媒体时代,谁也没有阻挡你成为英雄,谁也没有阻挡你成为有力的发声者。
说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营销,不能不提潘石屹[微博],作为最早上微博的房地产开发商,在微博上创造了很多“第一”。他是第一批开通微博的开发商,他的企业第一批开通官微,他是最早做“微访谈”的,也是第一个在微博上进行房子拍卖的。
当他不仅是企业首席营销人员,更成为意见领袖的时候,省下营销费用不说,也因为企业公众形象的人格化而达成互联网营销中最高境界──口碑营销。
媒体与企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
我们做不了文艺青年,又不想做2B青年,我们只是一个普通青年,但普通青年在互联网时代很难出位,那么把自己做成媒体,不停地说自己是文艺青年,而且是青年才俊,在互联网时代,这个道路尚且可行。
媒体与企业,现在的边界越来越模糊。
很多企业其实都愿意“做媒体”,以前是做内刊,现在进步了变成做微信公众账号。
但是真正做明白的不多。公众号就是把内刊的内容放上去了事,或者就是宣传单的电子版。把企业变成媒体,绝非这样简单。
万科总裁郁亮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说:“小米到底是互联网企业还是手机制造企业?它只不过是用互联网思想,重新组织起来的一个传统制造业。”
传统制造业,借助互联网思维,以用户产生内容的新媒体(UGC)成长路线,实现用户定制产品的转型,这是企业媒体化的转型范本。企业媒体化,把产品、渠道、资讯、互动统一起来,多快好省地建设资本主义。
但是,靠企业自己转型为媒体,而且是新媒体,难度不亚于转行。有需求就会有市场,有痛点就会有止痛片。于是,帮助传统企业进行新媒体转型、新媒体营销渠道和接入在线支付等的机构应运而生。拿人钱财为人消灾,这种公司叫“企业新媒体运营服务商”。
互联网对商业的影响已经证明是全方位的,那么,传统企业的新媒体化转型,先行一步的,商机会更多。
如果有一天,当企业全部完成新媒体转型后,世界将被噪声淹没,人们逐渐厌倦去中心化的状态,并且呼唤中心化媒体再度降临,于是我们又回到幸福的WEB1.0时代。
来源:新浪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