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顾
九年谈判路:跨过农业和投资两道栏
中澳之间从2005年就开始了自贸区谈判,到今年9月,谈判已经进行了21轮。期间有曙光也有波折和停顿。
“澳大利亚迫切希望和中国签订自贸协议,”外交部公共外交咨询委员会委员、前驻新西兰大使陈明明对新京报记者介绍道,特别是2008年中国和新西兰签订自贸协议之后,澳大利亚更加“着急了”。此后,澳大利亚见证着邻居新西兰受益于自贸协议,几年之内中新两国的贸易额翻了几番,中国取代澳大利亚成为了新西兰最大的贸易伙伴。
而中澳两国自贸协议,却一直走走停停。谈判的难题,集中在两个领域:农业和投资。中澳两国同是农业大国,农业在双方国民经济中均占有重要比重,分别为10%和3%,然而双方农业的发展水平差异比较大。
“澳大利亚机械化程度比较高,开放农产品领域对于中国农业的冲击力将更大,我国有所顾虑。”李光辉说道。
另一个领域则是在关键领域的开放和投资。根据澳大利亚《外国投资法》,澳大利亚政府将对所有海外实体,其中包括主权财富基金对澳投资行为进行审查。目前澳大利亚对中方规模在2.38亿-10亿澳元的投资均进行审查,审查力度也比较严格。2009年中国铝业增持力拓矿业股份的交易,就最终告吹。
而自贸协议中则表示将大幅降低企业投资审查门槛,这将便利中国进入澳大利亚投资的路径。
澳大利亚对于谈判非常重视,在APEC期间,其外长和财长也都前来推动谈判,最终在习近平主席访问澳大利亚期间得以敲定。
中澳自贸协定好处知多少
产品开放程度
澳大利亚对中国所有产品关税最终均降为零,中国对澳绝大多数产品关税最终降为零。
澳大利亚政府表示,超过85%的出口产品从协议生效之日开始就能享受免税,4年内该比例将提高至93%,最终95%的澳大利亚产品将免税进入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