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之变
随着藏家收藏趣味的变化和当代书画自身学术价值的凸显,当代书画逐渐成为画廊、拍卖公司、学术界以及收藏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因此,当代书画的市场行情近年来一直稳步增长。
2013年我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在前一年整体回调之后行情略有回升。2013年我国内地艺术品拍卖市场中,中国书画成交额297.12亿元,同比有8.67%的增长,已呈现出回暖的趋势。其中当代书画上拍106923件,成交56315件,成交量同比增长22%,成交率53%,成交额为70.76亿元,同比增长27%。当代书画所占书画市场的份额每年都在增加,2010年,当代书画成交额仅占书画市场的9%,2011年上升到13%,2012年占20%,2013年占书画市场成交额的份额达到24%。从近十年当代书画拍卖成交额(2004-2013)来看,中国当代书画的发展关键点出现在2009年,全年拍卖成交额突破十亿,而第二年春季拍卖开始更实现单个拍卖季成交总额十亿元以上的好成绩。书画拍卖亿元成交价迭现的2011年下半年,当代书画以五十亿元的成交总额达到当代书画拍卖市场的单季成交额阶段最高点。当代书画在书画市场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也是对书画市场稳定发展提供了可持续的动力。
相比古代书画和近现代书画,当代书画整体平均价格仍然偏低,2013年当代书画成交作品均价为12.56万元,同比增长4.23%,但相比古代书画30.83万元的均价和近现代书画24.08万元的均价仍有差距,但从市场长期发展来看,当代书画很有增长的潜力。而当代书画由于艺术家学术及市场成长度的差别,在拍卖市场中的成交价阶梯跨度也较大,名家作品的市场价格并不比近现代书画名家作品逊色。
作为当代书画的焦点“当代水墨”,从目前拍卖市场的反应来看,其市场份额同样在扩大,而随着当代水墨学术挖掘和藏家群体的拓展,当代水墨艺术家作品成交价也屡创新高。在北京保利2014年春拍当代水墨五大专场中,成交价超过五百万的当代水墨作品就有十件。成交价在二百万以上的作品有28件之多。
中国嘉德在今年春季拍卖“大观”夜场中首次引入当代水墨作品,其中潘公凯长逾六米的巨幅创作《月初堕》以1518万创个人纪录,李华弌《飞瀑青松》也以460万创下个人成交最高价,均刷新了个人作品的拍卖成交纪录。徐累《念奴娇》也以379.5万元成交,仅次于北京保利2013年春季拍卖中以402.5万元成交的《向达芬奇致敬—天花》。2013年曾在北京保利秋季拍卖中以专场形式“他的史诗——杨佴旻专场”出现的杨佴旻,至今成交价超过百万元的就有十一件之多,其中《太行的早晨》更达到1265万元。活跃于港台市场的刘国松也表现不俗,今年5月在香港佳士得上拍的1993年作《春之交响》估价260-400万港元,最终成交价也达到784万港元。
整体来看,由于“当代水墨”在学术定义上的争议,目前出现在市场中的“当代水墨”艺术家划分不够明晰,尤其是二级市场拍卖领域,不同拍卖公司“当代水墨”专场中所涉及的艺术家也有所不同,而认可度较高、当代水墨特征明显的艺术家的市场接受度普遍较高。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学术挖掘和业界的共同推广,当代水墨市场存在不小的发展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