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贵一个月要透析12次,一次要500多元,这样长期下去也难保命,张淑杰就想给他换肾,却找不到合适的肾源。不到一年,张淑杰便用光了5万多元积蓄。为了更好地照顾董海贵,她从饭店辞职了。2009年底,她在大连中山区鲁迅路附近一片待拆迁的棚户区,租下一间不到5平米的小屋。她又找人买了一辆二手三轮车,从小商品市场进便宜的鞋子,在这片棚户区摆地摊卖鞋,有时也推着三轮车去别处卖。
大连依山傍海,地势高高低低。这片棚户区后边,已建起几幢几十层的商品楼。它们与鲁迅路之间隔着一段高高的85级台阶。张淑杰每天最难的是要把三轮车从85级台阶上推上推下,每次都累得满头大汗,稍不小心就会摔下去。每次出摊、收摊,董海贵也帮着一起推车、摆摊,但看他那么艰难地爬着85级台阶,她又于心不忍。
摆地摊卖鞋,每个月仅能赚1000多元,还要去进货,张淑杰娘家本不富裕的哥嫂、姐妹,这个寄来500元,那个寄来300元,毕竟也是杯水车薪。一天,董海贵陪张淑杰一起出摊时,看到两个女顾客拿起鞋又放下准备离开,他突然“扑通”一声跪在三轮车前,把张淑杰和两个女顾客都吓呆了。张淑杰上前一把扶住他,没想到自己却双膝一弯跪了下来,头垂到胸前,声音低沉道:“我老公患了尿毒症。好心人,你们买一双我的鞋吧……”两个女顾客不知真假,其中一个忙在鞋摊上放了10元钱,拉着同伴的手匆匆离开了。
此事传开后,经大连媒体报道,许多大连市民不禁感叹张淑杰对前夫的情义。辽阳一位姓张的老板捐给他们1.5万元,还用2万元买走了张淑杰剩下的鞋子;大连狮子会捐了1万元;张淑杰原来打工的饭店和好姐妹送来9000元;还有市民们自发送来的捐款,加起来有8万多元。
这是张淑杰始料未及的。这些是救命钱,但为了让钱生钱,她除了保证董海贵定期透析外,用其中的一部分钱去进了鞋子。她认为这是一种有自尊的救命办法。
这时,张淑杰心中最大的梦想就是和前夫复婚。大家也觉得该给他俩办一场婚礼了,让这对患难夫妻,能名正言顺地生活在一起。
2011年5月21日,在许多爱心人士的操办下,张淑杰和董海贵在大连爱尚首尔商场举办了一场名为“追着幸福走”的主题婚礼。这天凌晨4点,董海贵就起床了,一个人来到家门前的85级台阶上。坐在那里,一向不愿流泪的他泪如雨下,他觉得爱人陪着他走的每一步,都像眼前的台阶一样,那么清晰,那么踏实。他想如果有一天,自己病好了,一定要天天背着张淑杰走这个台阶,一直到背不动的那一天……
中午,穿着洁白婚纱、化着淡妆的张淑杰,坐在商场“追着幸福走”的鞋柜后面,十分激动。在众下围观下,41岁的她一遍遍照着镜子,有些紧张,又有些羞涩。
一些素不相识的市民,特意赶来参加他们的婚礼。面对众人,董海贵紧紧握住妻子的双手,嘴唇颤抖道:“淑杰,如果没有你,我不可能活到今天……”张淑杰满目含情地望着丈夫,微笑地说:“海贵,你多活1秒,咱们就多幸福1秒啊!”众人见了,无不流泪。
5平米的简易房,依然潮湿简陋。只是与以往不同的是,墙上挂着他们放大的婚纱照,看上去是那么甜蜜幸福。爱尚首尔商场专门提供的那个鞋柜,就叫“追着幸福走”。每天,张淑杰就去那里卖鞋。
张淑杰没钱进更多的货,随着婚礼的结束和新闻的冷却,鞋店生意也日渐萧条。而因为透析时间太长,董海贵骨质变疏松,渐渐爬不上那高高的85级台阶,张淑杰只好背着他走,每一步都要憋足劲儿。台阶是那么高,那么长,夏天,她身上浸透了汗;冬天,台阶上常常覆盖着冰雪,脚下极易打滑,她每迈一步都非常吃力。董海贵伏在她的背上,流下的全是感激的泪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