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的张幼仪,带着一颗破碎的心辗转来到德国。她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觉得自己严肃的人生理念与德国人严谨的工作作风十分契合。在学会一口流利的德语后,张幼仪找到了自信,也找到了人生的支撑点。她后来把自己的一生分为“去德国前”和“去德国后”两部分——去德国以前,凡事都怕;到德国以后,变得一无所惧。
相比较那个如鼹鼠般躲在婚姻的地洞里惶恐不可终日的沙士顿主妇,你一定更喜欢那个“一无所惧”的张幼仪。1926年,她回国担任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副总裁,兼任云裳时装公司的总经理,事业登上顶峰。如你所见,虽然人生的风雨劈头打过来,但她最终笑出了自己的风采。
这时的张幼仪已完全摆脱了离婚的阴影,当她以干练的现代女性形象出现在徐志摩面前时,他大为赞赏。她成功地改变了自己在徐志摩心目中的形象,从那时起,他以她为荣。
当年,徐志摩回国追随林徽音,却听闻林徽音接受了父母安排的婚约,要嫁给自己恩师的儿子梁思成,这对他而言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北京的社交名媛陆小曼在此时翩然而至,他们相爱,可是多数人却说他们互相毁了对方。徐志摩因她而声名狼藉,因她的挥霍而疲于奔命地赚钱,更因她而身心俱疲。
不稳定的感情生活,使徐志摩在再婚数年里感到无尽的困顿与苦闷,乃至为了生活四处奔波去教课,最后终于以一场意外结束了来去匆匆的人生——1931年11月19日,为了听一场林徽音的演讲,徐志摩赶赴北京,没料想飞机失事。
张幼仪送上挽联:万里快鹏飞,独憾翳云遂失路;一朝惊鹤化,我怜弱息去招魂。不善于抒情的张幼仪,只是偶尔真情流露,却令人动容。她坚守自己的承诺,尽心服侍徐志摩的双亲,为他们养老送终;精心抚育儿子徐积锴,终使其成才。1949年上海解放,张幼仪赴香港定居,直到这时,她才终止了寄钱接济陆小曼。
1969年,张幼仪亲赴台湾,找到梁实秋、蒋复璁——梁实秋是赏识徐志摩的文友,蒋复璁是徐志摩的表弟。她说:“希望你们两个出面,给徐志摩编一套全集,资金由我来出……”30多年后,徐志摩全集终于面世。
夕阳西沉,余晖脉脉,张幼仪以沉静的语气,向侄孙女张邦梅讲述尘封半个多世纪的往事:“我这辈子从没对谁说过‘我爱你’,如果照顾徐志摩和他的家人叫作爱的话,那我大概是爱他吧。在他一生当中遇到的几个女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