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16|回复: 17

【历史上的11月20日】

发表于 2014-11-20 08:25:2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11月20日平台xcm_663755 徐春明xcm 观沧海 jingxulin 草原猎人 yysqsfl 954273433 琴声悠扬 八位老师过生日,生日快乐!
2.2000年11月20日 秘鲁总统藤森正式辞职
3.2000年11月20日 欧盟宣布如期建立快速反应部队
4.1999年11月20日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飞行试验成功
5.1998年11月20日 十六国国际空间站升空  标志着人类和平开发太空的开始
6.1992年11月20日 英国温莎古堡失火
7.1988年11月20日 我国与巴勒斯坦建交
8.1986年11月20日 “中美合作所”遇害人员身份全部查实 被追认为烈士
9.1984年11月20日 我国首次赴南极洲考察船队启航
10.1980年11月20日 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审判江青反革命集团
11.1975年11月20日 西班牙佛朗哥结束独裁的一生
12.1959年11月20日 日本一家工厂发生大爆炸  造成一千二百多人伤亡
13.1952年11月20日 全国妇女工作会议召开
14.1937年11月20日 国民政府发表迁都重庆宣言
15.1921年11月20日 陇海铁路工人罢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0 08:31:28 | 查看全部
2000年11月20日 秘鲁总统藤森正式辞职

11月21日,已宣布辞职的秘鲁总统藤森在日本东京居住的饭店里举行抵日后的首次记者招待会。藤森是20日从东京
    2000年11月20日,秘鲁总统府宣布,秘鲁总统藤森当日从日本东京正式向秘鲁国会发出辞呈,请求辞去共和国总统职务。
  藤森在这份由总统府秘书长向国会递交的辞呈中表示,他经过再三权衡,认为自己留在秘鲁和参与政权过渡无益于国家利益,因此决定辞职。他希望以此缓解国内的政治压力,以便实现平稳有序的政权过渡和维护国家经济的稳定。
  新当选的国会主席巴伦廷·帕尼亚瓜当天表示,国会于21日召开大会,讨论藤森辞职的问题以及反对派早些时候提出的有关弹劾总统的动议和第一副总统图德拉10月提出的辞职申请。
  暂代总统职务的第二副总统里卡多·马克斯也于20日宣布辞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0 08:32:00 | 查看全部
2000年11月20日 欧盟宣布如期建立快速反应部队
    2000年11月20日,欧盟15国国防部长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一致同意在2003年建成一支6万人的快速反应部队。
  欧盟负责外交和安全事务的高级代表索拉纳在会上指出,欧盟为建立独立的防务部队“迈出了宝贵的第一步,但这仅仅是第一步”。此举显示了欧盟国防部长们要如期建立这一危机处理部队的决心。他还说,此次会议就未来欧盟军队所作的决定将为欧盟处理危机的能力增添“至关重要”的新成分。
  索拉纳说,欧盟处理危机能力的提高将使欧盟推进所要实现的主要目标,即“和平、稳定和保护人权”。他还表示,欧盟应保持独立的防务决策权,避免出现重复的防务机制并充分利用北约的专业资源和经验。
  此间欧盟军事分析家认为,实施建立独立的欧盟快速反应部队计划已成当务之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0 08:32:14 | 查看全部
1999年11月20日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飞行试验成功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艘飞船———“神舟”号飞船题名。 
  北京时间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成的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在完成预定的空间科学试验之后,21日凌晨3时41分,飞船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有了新的重大突破。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为飞船题名:“神舟”。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致电热烈祝贺。
  这次发射的试验飞船和新型火箭,是我国独立自主研制的。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的空间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和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这次飞行试验,飞船上没有载人。在地面准备阶段,发射中心采用了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三垂”模式,即在技术厂房完成对飞船、火箭联合体进行垂直总装、测试,然后将其垂直运输至发射场。飞船、火箭的最后测试和发射,都是通过远距离控制的。据介绍,这些技术创新,是我国航天测试发射技术的一个新突破。此间航天界专家评价,这次发射对突破载人航天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航天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我国在已有的航天测控网的基础上,新建了符合国际标准体制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这一测控网在这次发射试验中首次投入使用。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组织了飞船发射试验的跟踪、测量和控制。
  测控网传回的数据显示,起飞约10分钟后飞船与火箭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试验飞船在轨运行期间,地面测控系统和“远望”号测量船对其进行了跟踪与测控,成功地进行了一系列科学实验。
  组织这次发射试验的有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次载人航天飞行试验中的火箭与飞船,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从飞行结果看,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是我国发展载人航天事业迈出的重要一步,对全面突破和掌握载人航天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谈到我国发展载人航天事业的意义,这位负责人说,我们凭借自己的力量攻克大量技术难关,这些技术涉及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领域,对这些领域内的技术进步将起到重要的带动作用。他说,载人航天是建国以来航天界最大的系统工程,是全国大协作的结晶。中国科学院、信息产业部等部门的有关单位参加了工程的研制、试验,对于丰富航天大系统工程的组织管理经验,更新研制、生产、测试等工作手段,解决航天技术人才断层问题等都将产生积极影响。从目前的情况看,在人才培养上,通过以老带新,已有大量年轻人进入重要岗位。
北京时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新型长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0 08:32:34 | 查看全部
1998年11月20日 十六国国际空间站升空  标志着人类和平开发太空的开始

    1998年11月20日,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和欧洲航天局12个成员国组成的16国国际空间站首批发射成功,这标志着人类和平开发太空的开始。空间站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最先进的载人飞行器,计划耗资400亿美元。
    11月20日莫斯科时间9时40分哈萨克斯坦北部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轰卤一声巨响,俄罗斯“质子·K”火箭带着“太空城”主体装置俄制功能货舱,在一片火焰和浓烟中缓缓升起,拖着长长的尾巴飞向太空……这一声巨响,标志着人类太空领域最大规模的科技合作项目进入实际装配阶段;这一声巨响意味着人类在探索、开发太空道路上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俄罗斯为此深感自豪:41年前,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这里升空;37年前,第一名宇航员加加林在这里飞向太空;而今,“太空新纪元在拜科努尔开始”。
    这天,拜科努尔发射场上空的天气不太理想,乌云的遮蔽降低了能见度,风速也很大。看着三级运载火箭“质子”号顶端重达24吨的功能货舱“曙光”号,在场人们的心里都绷得紧紧的。发射前,俄罗斯航天局的官员们出语谨慎。
    9时40分,一声巨响,巨大的运载火箭喷着棕红色的火焰和浓烟拔地而起。40秒钟后,火箭消失在浓密的乌云之中。在控制中心里,广播不断地向人们报告火箭飞行情况:“飞行正常!”
    “飞行正常!”9分48秒后,人们从屏幕上看到,“曙光”号功能货舱已在200公里的高空成功地与运载火箭分离,并顺利进入轨道。美国宇航局发言人凯尔·海宁宣布:“运载火箭已经脱离,‘曙光’号现在得靠自己了。”火箭将把该舱送至远地点185公里、近地点150公里的初级轨道上。4天后,该舱将借助自己的发动机上升到近地点350公里、远地点500公里的预定轨道上。
    12月7日1点07分,俄罗斯“曙光”舱与美国“团结”舱在地球上空约340公里顺利对接。
    此次发射的功能货舱是由美国宇航局出资、俄罗斯制造的。该舱重约20吨,长13米,内容积72立方米,可用面积为40立方米,是空间站的基础舱。该舱主要用于连接空间站的各公务舱和生活舱,为空间站提供电源、导航、通讯、温控等多种服务,是空间站的大本营。整个空间站建设将在2004年完成,使用期限为15年。但根据俄“和平”号的经验,空间站的服役期可能会延长。
    “阿尔法”空间站建成后,太空中将出现一个长108米,宽 88米的大型“金字塔”,成为世界最先进的综合科研基地。科学家预测,新空间站的建立将可能对世界生物学、气象学、天体物理学、地表探测等学科的发展带来突破。
    世界宇航事业的新纪元即将来临,但目前仅仅是迈出第一步, 5年时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稍纵即逝的一瞬,但对“阿尔法”来说却是漫长的,未来还有许多未知数。
    俄罗斯宇航界从开始就对这一项目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部分人认为,这是世界宇航界的一次革命性变革,可同月球探秘相提并论,有重大的历史性意义;另一部分人认为,这一项目是“一场政治广告游戏”,不会给科学带来“原则性的新知识”。
    由于这一项目的实施使俄丧失控制太空的主导权,已有人公开反对“阿尔法”的实施。同时,俄政治、经济、社会局势至今未能实现稳定,未来5年内又是还债高峰。此次发射靠美国帮助才勉强过关,未来的资金从何而出?恐怕连总统也无法回答。俄罗斯承担的80至100亿美元能否落到实处是一个大大的未知数。而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际花费很可能要超出原来预算。
    名为“阿尔法”的国际空间站工程由美国、俄罗斯、日本、加拿大、巴西和欧洲航天局的11个成员国共同筹建。16个国家开展如此大型的合作史无前例,国际上尚没有法规调整这一“太空王国”内“居民”的关系。“阿尔法”内将执行哪个国家的法律?如果俄罗斯宇航员在日本的实验舱操作失误,给空间站造成损失,将按什么法律进行处罚?各国法律出现冲突怎么办?仅这一小小的国际法律问题就够法学家伤脑筋的了,更不用说在以后的工作中,还会出现一系列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但无论如何,火箭已载着空间站升空,退路已经没有,它只能向前,带着全世界人新的希望向前。

    相关资料:
    国际空间站建造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994年~1998年)
    进行9次美国航天飞机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的对接飞行。送美国航天员到和平号上累计工作近3年,以训练美国航天员在空间站上的生活和工作能力,试验美俄在国际空间站上要用的硬件及指挥、控制和各种通信程序。
    第二阶段:初期装配阶段(1998年~2000年)
    目前的计划是:1998年11月20日,用俄罗斯质子号火箭发射功能货舱;同年12月3日,用美国航天飞机发射节点1号舱与功能货舱在轨对接;1999年7月,用质子号火箭发射服务舱与它们在轨对接。此后,陆续发射联盟TM飞船(用于航天员应急返回)、美国实验舱、多用途笄诓蘸推?⒉盏取5?000年1月美国气闸舱在轨对接完成时,则标志着第二阶段的结束。届时,将派首批3名航天员登站,他们可用站上的13个机柜进行实验。在美俄签署的文件中指出:成功地完成这一阶段工作,是建立国际空间站的关键。
    第三阶段:后装配阶段(2000年~2004年)
    主要完成国际空间站的装配,达到6~7人长期在轨工作的能力。将先后发射和组装美国的桁架结构、大型太阳能电池板、加拿大移动服务系统、日本实验舱、欧洲哥伦布舱、美国居住舱、俄罗斯研究舱等。我国参与研制的“阿尔法”磁谱仪拟于2002年~2003年间装到空间站的桁架上。2004年美国居住舱在轨装配完毕后,则可以宣告国际空间站全部落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0 08:32:51 | 查看全部
1992年11月20日 英国温莎古堡失火
  1992年11月20日上午,位于伦敦以西50公里泰晤士河畔的王室行宫温莎堡突然起火。大火从城堡东北的一间小礼拜堂内烧起,迅速蔓延,5英里外都能见到大火烟云扶摇直上。
  200多名消防队员闻迅赶赴现场灭火,附近居民以及游客则组成“人链”,从火中抢出书、画、文物。起火时正在古堡的女王次子安德鲁王子也加入了抢救珍贵文物的“人链”。女王闻讯后也迅速赶到现场察看火情。一本本书、一幅幅名画顺着“人链”脱离火海,甚至一张维多利亚时代的世界最大的单块地毯也被人们抢救出来。
  安德鲁王子在现场接受了记者采访,他高度赞扬人们勇敢、迅速、有效的救火行动。但是,由于古堡内通道错综复杂,消防队员容易迷失方向,大大增加了救火的危险性。大约有十几人因烧伤被送进医院。
  经过4个多小时的奋战,火势得到了控制。古堡内的布伦斯维克塔、教堂私人祈祷室、圣·乔治国宴厅、克里姆森画室、切斯特塔等建筑已被严重烧毁,圣·乔治国宴厅的屋顶已经烧塌,还有6幅名画被烧毁。损失达数千万英镑。
  这次火灾的起因,是一位工人在清洗古画时将易燃液体洒在了高温的卤化灯上,从而酿成大祸。
  温莎古堡是英国王室成员的主要居住地。城堡位于英格兰伯克郡温莎和梅登黑德皇家自治市,坐落在白垩山上,占地5公顷。它由两个庭院组成,院落之间隔有一个巨大的圆塔。早在萨克逊时代此地就有皇家住宅。亨利一世时此处开始成为皇家主要居住地。古堡内有1000个房间,是英国最大城堡。温莎古堡已有900年的历史了,许多英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都与它有关。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被克伦威尔砍了头的查理一世埋葬在这里。领导英国走向鼎盛的维多利亚女王最喜欢温莎堡,她有生之年的大部分时光均在此度过,死后便葬在附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当今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亦在此度过了她的少女时代。女王的亲属们也经常在此度周末。每年的4月、6月,女王还来这里小住。这里还吸引了大批游客,每年有400万人来此观光旅游。
  温莎古堡失火事件,是继1987年伦敦哈姆顿科特王宫大火之后,英国皇家建筑发生的又一次严重火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0 08:33:18 | 查看全部
1988年11月20日 我国与巴勒斯坦建交
  巴勒斯坦国,位于地中海、死海和约旦河之间。战略地位重要,是欧、亚、非三洲交通要冲。北接黎巴嫩,东邻叙利亚、约旦,西南与埃及的西奈半岛接界,西濒地中海。海岸长198公里。1947年11月自治前巴勒斯坦地区总面积为2.7万平方公里。在该地区建立的阿拉伯国面积为1.15万平方公里,1988年宣告成立巴勒斯坦国,但其疆界未定。人口575万(1993年数字,包括流落在其他国家的巴勒斯坦人)。讲阿拉伯语。大多数人信奉伊斯兰教。首都耶路撒冷。主要矿藏为钾盐和溴化物、石油、锰、铝土、铬、盐、石膏等。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烟草、玉米以及亚热带水果等。公元前13世纪末希伯来人迁入巴勒斯坦。公元前11世纪犹太人建立希伯来王国。此后巴勒斯坦常遭周围大国占领,犹太人被赶出巴勒斯坦,流落世界各地。公元7世纪,巴勒斯坦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阿拉伯人不断移入。16世纪起巴勒斯坦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19世纪犹太人大批移入巴勒斯坦。帝国主义挑起阿、犹民族矛盾。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犹太两个独立国家,耶路撒冷市国际化。犹太人于1948年成立以色列国,阿拉伯人反对该决议,阿拉伯国家始终未建立。以色列建国以后,与阿拉伯国家发生四次大规模战争。100多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赶出世代居住的家园。1964年5月成立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1988年11月16日宣布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1965年5月巴解组织在北京设立享有外交机构待遇的办事处。1988年11月20日同中国建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0 08:33:31 | 查看全部
1986年11月20日 “中美合作所”遇害人员身份全部查实 被追认为烈士
  1949年11月27日,300多名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在“中美合作所”白公馆、渣滓洞监狱里惨遭国民党反动派集体杀害。重庆解放后,杨虎城、罗世文等236人被害人员被宣布为革命烈士,其余近百名被难者,因一时难以准确地评定他们的政治身份和表现,未被定为革命烈士。虽然当时的西南军政委员会发出了继续搜集这些被难者材料的通知,但在1965年以前,因没有专门组织调查力量,只查清了钟凌云等11人的情况,他们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1981年12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发出抓紧复查未定烈士人员的通知。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立即组织力量开展复查工作。几年来,调查人员克服重重困难,查清了83人的问题。党组织分别对他们作出了实事求是的结论,从而解决了我国现代史上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遗留问题。
  1986年11月20日,在“中美合作所”监狱被害的未定烈士人员的调查核实工作结束。经多方查证,已查清了83人的情况,其中,席懋昭、张露萍等64名被难人员,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已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0 08:33:47 | 查看全部
1984年11月20日 我国首次赴南极洲考察船队启航

停泊在南极乔治王岛民防湾中的“向阳红10号”科考船
    1984年11月20日,我国首次赴南大洋、南极洲考察队启航出征。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国家海洋局和人民解放军海军在海洋局东海分局码头举行隆重的启航仪式。海军政委李耀文、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主任武衡、南极考察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海洋局局长罗钰如,分别将五星红旗、镌有邓小平同志“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题词的铜匾和“中国南极长城站”铜质标授给考察队。
  11月20日,“向阳红10号”远洋科学考察船和海军“J121”打捞救生船,并肩昂首停靠在黄浦江边,两船主副桅上按照航海的最高礼仪挂“满旗”,向祖国和人民致敬。10点05分,南极考察编队总指挥、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德鸿向领导请示启航,指挥台上一声令下,汽笛长鸣,考察船在鼓乐声和鞭炮声中徐徐离开码头,驶向黄浦江口。
  按照计划,南极洲考察船队以18节(每小时18海里)的速度不间断地驶往太平洋彼岸。编队将于12月中旬抵达阿根廷南端火地岛上的乌斯怀五港,经短期停留后直插南极半岛,1985年1月到达目的地。
  我国第一支南极考察队是1984年10月8日上午在北京成立的。这支考察队在南极半岛地区的亘古荒原上建立我国第一个夏季科学考察站,并开展对南极的多学科综合考察工作。
  我国进行的首次南极科学考察,包括两大部分:南极设站及考察、南大洋考察。将有数百名航海人员、科学工作者及施工人员分乘两艘万吨级远洋轮参加这项远涉重洋的壮举。有关方面已经组成了这次考察的指挥机构,由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德宏担任总指挥。担负南极登陆建站及科学考察工作的南极考察队由50人组成,他们分别来自10余个部门的20多个单位,年龄最大的55岁,最年轻的只有19岁,绝大多数是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
  自从1492年意大利探险家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以后,世界上特别是欧洲一些国家的探险家、生物学家、海洋学家和地质学家,远渡重洋,冒着生命危险,终于在地球的最南端找到了“南方大陆”——南极洲。
  对南极的探险,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帆船探险时代、英雄探险时代、航空考察时代和常年考察站考察时代。
  帆船探险时代是从18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英国探险家詹姆斯·库克,在1772年至1775年期间,第一个环绕南极航行一周,在他以后,又有不少国家的探险家驾船越过险滩暗礁,向南极洲进行探险。
  英雄探险时代是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个时期,澳大利亚探险家道格拉斯·莫森,最先登上南极大陆。他在1907年11月,第一个到达了南极极点。后来,他亲自组织和领导了2支南极探险队,进行了大量的考察,并第一次在南极大陆使用无线电波通讯。如今屹立在南极大陆上的澳大利亚莫森站,就是为了纪念这位探险家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航空考察时代是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40年代,美国著名探险家查理德·伯德,在1929年11月第一次驾驶飞机,飞越南极点,并进行了大量的航空测量工作,取得了不少珍贵资料。
  常年考察站考察时代,是从20世纪40年代直到现在。据报道,现在世界上已有26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50多个常年科学考察基地和100多个夏季考察站,目前,各国仍在争先恐后地在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资源富集地区建立基地,开展多学科综合考察和研究。

中国南极长城站落成典礼及长城站路标。左上为南极考察委员会主任武衡(中)率团到南极慰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0 08:34:16 | 查看全部
1980年11月20日 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审判江青反革命集团

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开庭
  1980年11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开庭,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主犯。此前,最高人民检察院特别检察厅的起诉书全文公布。
  林彪、江青一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罪行最重、为害最烈的反革命集团。他们为了篡党篡国,有预谋地诬陷、迫害包括国家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中共中央总书记在内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一批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没有死于敌人的监牢和炮火,却被林彪、江青一伙折磨致死。他们残酷地迫害和镇压广大干部和群众,制造了数不清的冤狱。国家栋梁、民族精华被摧残,无辜忠良、黎民百姓遭株连的不计其数。他们为了实现“乱中夺权”,挑动大规模武斗,指挥打砸抢抓抄,肆意“砸烂公检法”,煽动毁我“长城”,疯狂破坏生产秩序、工作秩序和社会秩序,造成整个国家一片混乱,国民经济濒于崩溃。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不但有自己的帮派体系,而且秘密准备了自己的武装叛乱力量。在他们篡党夺权的阴谋相继败露以后,就先后策动武装叛乱。林彪一伙还冒天下之大不韪,策划谋杀毛泽东主席。这伙反革命分子要把我们这个好不容易获得解放和统一起来的祖国,重新投入黑暗痛苦和分裂内战的灾难深渊。
  最高人民检察院特别检察厅的起诉书,以如山铁证,控诉了林彪、江青一伙的一桩桩、一件件罪行说明,林彪、江青一伙根本不是什么政见不同,犯路线错误,而是犯下了残害成千上万人民的血淋淋罪行的反革命刑事犯。早在1966年8月,刘少奇仍担任国家主席并重新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时候,林彪就指使叶群找了雷英夫,把他们捏造的诬陷少奇的材料口授给雷,让雷写成书面材料送给林彪,再由林彪批送给江青。这完全是蓄谋陷害,哪里是什么路线斗争、路线错误?他们恶毒地给刘少奇同志罗织罪名之后,继而组织残酷批斗,最后摧残致死。为了迫害刘少奇,单是江青就擅自决定逮捕关押了11个人,其中2人被折磨致死。他们制造了“中国(马列)共产党”案、“内人党”案、“冀东案”、“赵健民特务案”等许许多多冤案,使几十万人受诬陷迫害,几万人致死。林彪一伙为了谋害毛主席、策动反革命武装政变,秘密地非法地组织所谓“联合舰队”;张春桥为了诬陷、迫害大批干部和群众,在上海建立并指挥“游雪涛小组”,专门从事跟踪盯梢、绑架、抄家、监禁、秘密刑讯和搜集情报等法西斯特务活动。凡此种种,充分证明林彪、江青这一伙是反革命阴谋家、野心家,他们的一切罪恶活动,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篡党篡国。
  就审判林江反革命集团案的法律问题,著名法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友渔说,关于适用法律的问题,我国《刑法》第九条有这样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法令、政策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法令、政策。如果当时的法律、法令、政策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法令、政策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
  按照这一条的规定,对于法律的溯及力问题,可以有以下几种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刑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法令、政策不认为是犯罪的,而《刑法》认为是犯罪,则适用当时的法律、法令、政策,《刑法》没有溯及力;如果当时的法律、法令、政策认为是犯罪,《刑法》也认为是犯罪并应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法令、政策追究刑事责任,《刑法》没有溯及力;如果当时的法律、法令、政策认为是犯罪,或者处罚较重,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认为是犯罪但处刑较轻的,适用《刑法》,在这种情况下,《刑法》有溯及力。
  最高人民检察院特别检察厅起诉书认定的江青等10名主犯所犯的罪行,无论按照他们犯罪行为发生时的法律、法令、政策,还是按照现在的法律、法令、政策,都认为是犯罪。例如,他们所犯的反革命罪行,无论按照1951年制订的《惩治反革命条例》,或是按照1979年制订的《刑法》都认为是犯罪。又如,1953年由政务院政务会议批准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第二届全国司法会议决议》中规定,对于“蓄意陷害好人的坏分子,或挟嫌报复并给了被告以重大损害的诬告分子”,在法律上“应予以追究”;“对于有意制造假案陷害好人的反革命分子,……必须依法究办,最严重者并应处以死刑”。1957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决定,由人大常委会根据代表意见加以审议修改,作为草案公布试行、各级法院实际均作为判案依据的《刑法草案》第22次稿,规定了阴谋颠覆政府分裂国家罪,率领或策动武装部队叛变者,处死刑或无期徒刑。由此可见,特别检察厅起诉书中认定的10名主犯分别犯有的颠覆政府、分裂国家罪,武装叛乱罪,反革命杀人、伤人罪,反革命诬告陷害罪,组织领导反革命集团罪,反革命宣传煽动罪,刑讯逼供罪,非法拘禁罪等所有罪名,无论按当时的法律、法令、政策,或现在的《刑法》都认为是犯罪。
  《刑法》第九条,规定了新旧法相较“从轻”的原则。用当时的法律、法令、政策同现在的《刑法》比较,同样的犯罪,前者定刑普遍比后者为重。《条例》定刑几乎每条都规定有死刑;而《刑法》反革命罪一章的条文中,死刑的规定较少。例如,阴谋颠覆政府、分裂国家罪,1957年的刑法草案第22稿规定,“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策动武装叛乱的首要分子,《惩治反革命条例》规定“处死刑或无期徒刑”。现在的《刑法》对这两种罪规定,“处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对国家和人民危害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的,可以判处死刑”。由此可见,适用《刑法》符合“从轻原则”,是既合乎于法理,又完全有法律根据的。
  需要说明的是,新法轻于旧法时具有溯及力,并不是我们国家的创造,而且是国际上的通例。具有法律知识的人,对这一点是很清楚的。
江青反革命集团10名主犯被押上历史审判台
被告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陈伯达、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江腾蛟。
在被告席上听候判决的江青
被告人张春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