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79|回复: 2

调查:产能过剩问题突出 企业成本持续上升

发表于 2014-11-20 11:43:5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新浪财经讯 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今日发布“企业经营者对宏观形势及企业经营状况的判断、问题和建议——2014·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报告”。

  在报告指出,四大因素对企业经营造成压力。一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更加突出,设备利用率总体偏低,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明显加大;二是市场需求特别是民间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仍显不足;三是企业成本持续上升,特别是人工成本和环保支出上升较多,同时企业的税收负担和非税费用有所增加,企业经营负担加重;四是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偏紧,企业应收账款有所上升,资金紧张的状况没有明显缓解。

  同时调查发现,目前结构调整初显成效,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经营状况明显好于制造业,制造业明显好于采矿业;另一方面,制造业内部也呈现出较大差异,以医药、电子设备、汽车、仪器仪表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经营状况明显好于其他制造业;此外,服务业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的企业经营状况要好于对于资源密集型行业依赖较多的西部地区企业。

  同时,企业经营者希望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迫切期待政府积极推进改革,特别是在公平竞争、诚信体系建设和完善行政执法体制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步伐,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行政审批事项,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和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为企业转型和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以下为详细调查报告:

    企业经营者对宏观形势及企业经营状况的判断、问题和建议——2014·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报告

  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仍保持在合理区间,改革效应不断释放,以服务业为主导、新业态加快涌现的结构优化更趋明显,简政放权等改革催生的新发展动力加快成长。与此同时,外部环境仍然复杂多变,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改革成效尚未完全显现,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更加突出,给企业转型发展带来了较大挑战。为了解在此背景下,企业的现实状况及企业经营者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了解他们对企业外部环境的评价、对宏观经济政策的看法以及进一步加快经济转型的意见和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2014年8月至9月,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组织实施了“2014·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

  本次调查是由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组织的第22次全国性企业经营者年度跟踪调查,得到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国务院研究室工交贸易研究司、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企业分配局、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民经济综合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市场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法规司、商务部政策研究室、国家税务总局[微博]收入规划核算司、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微博]市场监管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与前21次年度跟踪调查一样,本次调查以企业法人代表为主的企业经营者群体为调查对象,参考我国经济结构,按行业进行分层随机抽样。

  调查采用邮寄问卷的方式进行,于8月10日发放问卷,截至9月29日共回收问卷2,458份,其中有效问卷2,446份。通过部分未填写问卷与填写问卷企业的对比分析,未发现存在系统偏差。为使调查分析更

  为全面和深入,本报告还采用了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以往的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主要涉及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农林牧渔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采矿业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行业,上述行业的企业所占比重分别为:70.7%、7.2%、4.7%、2.8%、2.5%、2%、1.9%、1.3%、1.1%和1%。从企业的地区分布看,东部地区企业占68.2%,中部地区企业占19.7%,西部地区企业占12.1%;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分别占11%、29%和60%;从企业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占5.7%,有限责任公司占43.1%,私营企业占23.7%,股份有限公司占16.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占5.1%,股份合作企业占4.4%,集体企业占1.4%(。 本报告的主要结论:

  企业经营者认为,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基本平稳,企业产销下滑缓中趋稳,出口温和回升,库存基本正常,盈利基本平稳,企业景气整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从对未来的预期看,企业经营者预计未来订货稳中有升,出口趋于好转,价格基本平稳,盈利趋于改善,用工和投资计划保持温和增长,企业经营可望延续平稳运行趋势。

  调查发现,企业经营者认为,在当前宏观经济和微观企业经营保持基本平稳运行的同时,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下行压力以及企业面临的困难依然不小。一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更加突出,设备利用率总体偏低,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明显加大;二是市场需求特别是民间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仍显不足;三是企业成本持续上升,特别是人工成本和环保支出上升较多,同时企业的税收负担和非税费用有所增加,企业经营负担加重;四是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偏紧,企业应收账款有所上升,资金紧张的状况没有明显缓解。

  企业面临的这些困难和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也迫使企业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调查发现,目前结构调整初显成效,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经营状况明显好于制造业,制造业明显好于采矿业;另一方面,制造业内部也呈现出较大差异,以医药、电子设备、汽车、仪器仪表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经营状况明显好于其他制造业;此外,服务业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的企业经营状况要好于对于资源密集型行业依赖较多的西部地区企业。

  调查表明,企业经营者意识到,“三期叠加”对企业经营的影响短期内不会消失。面对“新常态”下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一方面多数企业经营者表示将通过提升管理水平应对日益上升的成本压力,同时加快产业升级和进入新行业的步伐,积极引进人才和更新设备,加大研发投入,主动应对挑战。另一方面企业经营者也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完善企业外部环境,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调查发现,企业经营者希望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迫切期待政府积极推进改革,特别是在公平竞争、诚信体系建设和完善行政执法体制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步伐,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行政审批事项,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和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为企业转型和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及企业经营状况的评价

  1.企业综合经营状况总体平稳

  关于目前企业的综合经营状况,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综合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经营者占26.8%,认为“一般”的占51.2%,认为“不佳”的占22%;认为“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多4.8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比2013年略低了2.7个百分点,不过要好于2014年上半年的调查结果。调查表明,与上半年相比,
调查发现,不同类型企业的景气状况存在明显差异。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地区企业的综合经营状况明显好于中西部地区;从不同规模看,大型企业经营状况明显好于中小企业;从不同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以下简称“外资企业”)经营状况相对较好,而民营企业经营状况相对较差(见表4)。

  从不同行业看,调查结果显示,经营状况相对较好的行业有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中的医药、电子设备和仪器仪表等,认为“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多25个百分点以上。而采矿业以及制造业中的纺织、化纤、有色金属等行业经营状况相对较差,其认为“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少20个百分点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与2013年相比,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中的化工、化纤、钢铁、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及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行业

  企业景气状况回升较多,而采矿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以及制造业中的造纸等行业企业的景气状况下滑较多(见表5)。

  企业经营者对企业现状的满意程度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企业的综合经营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对企业现状“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的企业经营者占34.8%,比2013年上升了2.9个百分点,其中“非常满意”占1.4%,“比较满意”占33.4%;“一般”的占34.4%,“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的占30.8%。以5分制计算,企业经营者对企业现状满意度的评价值为3.01,略高于2013年的调查结果。其中,东部地区企业、大型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的企业经营者对企业现状的满意度评分较高,而中西部地区企业、小型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评分则相对较低
 在经营状况企稳的同时,企业的产销继续呈现下滑态势,不过下滑趋势缓中趋稳。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目前企业的生产(服务)量比去年 “减少”的企业经营者占34.7%,“持平”的占42.5%,“增加”的占22.8%;认为目前企业的销售量比去年“减少”的占42%,“持平”的占33%,“增加”的占25%。调查发现,认为目前企业产销量“减少”的比“增

  加”的分别多11.9个和17个百分点,明显好于上半年的调查结果,不过仍差于2013年
从不同行业看,生产(服务)量下滑较多的行业有:采矿业、房地产业以及制造业中的造纸、通用设备等,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中的医药、化纤、汽车、电子设备、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及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则相对较好,生产(服务)量“增加”的企业要多于“减少”的企业(见表7)。

  销售量下滑较多的行业有:采矿业、房地产业以及制造业中的纺织、通用设备等,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中的医药、汽车、电子设备、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及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则相对较好,销售量“增加”的企业要多于“减少”的企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0 11:47:37 | 查看全部
二、对未来的预期

  1.订货稳中有升,企业综合经营状况可望延续平稳运行趋势

  企业订货情况是一个重要的先行指标,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未来的需求走向。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目前订货“正常”的企业经营者占51.8%,认为“高于正常”的占4.5%,两者合计比重比上半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与2013年大体持平;认为“低于正常”的占43.7%。调查表明,总体来看,目前企业的订货情况稳中有升,基本回到了2013年的水平(见表21)。

  从不同行业看,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中的医药、电子设备等行业订货情况相对较好,订货“正常”或“高于正常”的企业比重超过七成,而采矿业、房地产业以及制造业中的造纸、有色金属等行业则相对较差,六成左右的企业订货“低于正常”(见表21)。

  值得注意的是,订货“正常”或“高于正常”的比重比2013年上升较多的行业有: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制造业中的服装、化工、化纤、电子设备等,其上升幅度超过10个百分点;而采矿业、建筑业、房地产业以及制造业中的有色金属等行业则相对较差,订货“低于正常”的企业比2013年上升了10个百分点左右
调查还了解了与去年相比,目前企业订货的增减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目前订货比去年“增加”的企业经营者占20.7%,“持平”的占36.1%,“减少”的占43.2%;认为“增加”的比“减少”的少22.5个百分点,要差于2013年的调查结果(见表22)。

  从不同行业看,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中的医药等行业相对较好,认为订货“增加”的企业要多于“减少”的,而采矿业、房地产业以及制造业中的纺织等行业则相对较差,认为订货“增加”的比“减少”的少40个百分点以上
调查还发现,企业经营者对四季度订货的预计要明显好于目前的订货情况。调查结果显示,预计四季度订货“增加”的企业经营者占28.5%,“持平”的占47.3%,“减少”的占24.2%;预计“增加”的比“减少”的多4.3个百分点,这一数据要明显好于企业目前的订货情况(见表23)。

  从不同行业看,预计四季度订货增加较多的行业有:农林牧渔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中的医药、汽车、仪器仪表等,其订货“增加”的比“减少”的多20个百分点以上;而造纸、钢铁、通用设备、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及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则相对较差,订货“减少”的比“增加”的多10个百分点以上
 订货情况的好转也影响了企业经营者对未来经营状况的预期。关于对四季度企业经营状况的预计,调查结果显示,预计“好转”的企业经营者占28%,预计“不变”的占61.3%,预计“恶化”的占10.7%;预计“好转”的比“恶化”的多17.3个百分点。调查表明,企业经营者对未来的预期趋于乐观(见表24)。

  从不同地区看,西部地区企业预计“好转”的比“恶化”的多22.2个百分点,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从不同规模看,大中型企业更为乐观;从不同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预计“好转”的比“恶化”的多24个百分点,高于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见表24)。

  从不同行业看,对四季度预计较为乐观的行业有:农林牧渔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制造业中的食品、化纤、仪器仪表等,预计“好转”的

  比“恶化”的多30个百分点以上,而采矿业、钢铁和金属制品等行业则相对较差,预计四季度将“恶化”的企业与“好转”的大体相当。
调查发现,企业经营者对明年的预计比对四季度的预计乐观。调查结果显示,预计明年经营状况“好转”的企业经营者占37.4%,预计“不变”的占50.4%,预计“恶化”的占12.2%;预计“好转”的比“恶化”的多25.2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比对四季度的预计上升了7.9个百分点(见表24、表26)。

  从不同地区看,中西部地区企业预计“好转”的比“恶化”的多26个百分点以上,高于东部地区企业;从不同规模看,中小企业对明年更为乐观;从不同经济类型看,外资企业预计“好转”的比“恶化”的多25.6个百分点,相对乐观
从不同行业看,对明年预计较为乐观的行业有:农林牧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中的食品、化工、医药和仪器仪表业等,预计“好转”的比“恶化”的多40个百分点左右,而采矿业和化纤等行业则相对较差
2.出口趋于好转,价格基本平稳,盈利趋于改善

  关于对明年外需的预计,调查发现,企业经营者预计明年产品出口数量有所回升。调查结果显示,预计明年企业产品出口数量比今年“增长”的企业经营者占43.7%,其中“增长10%以上”的占17.8%,“增长10%及以内”的占25.9%;预计“持平”的占42.8%;预计“下降”的占13.5%,其中“下降10%以上”的占4%,“下降10%及以内”的占9.5%。预计明年出口数量“增长”的比“下降”的多30.2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比2013年的调查结果上升了4.2个百分点(见表28)。

  从不同行业看,预计明年出口数量增长较多的行业有:造纸、化工、橡胶塑料、有色金属、汽车和仪器仪表等,预计“增长”的比“下降”的多40个百分点以上;而服装行业则相对较差,预计明年出口数量“增长”的比“下降”的少9.1个百分点
关于明年企业产品的出口价格,调查发现,明年企业出口价格总体保持平稳。调查结果显示,预计明年出口价格“持平”的企业经营者占64.6%,比2013年上升了7.1个百分点;预计增长的占12.9%,其中“增长10%以上”的占1.5%,“增长10%及以内”的占11.4%;预计下降的占22.5%,其中“下降10%以上”的占3.4%,“下降10%及以内”的占19.1%(见表29)。

  从不同行业看,预计明年出口价格下跌较多的行业有:服装、造纸、医药、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及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等,预计下降的比增长的多20个百分点以上;而食品、非金属制品、钢铁和仪器仪表等行业则相对较好,预计明年出口价格增长的比下降的多5个百分点以上
在当前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企业经营者预计未来产品价格下跌的压力依然较大。调查结果显示,预计明年企业产品销售价格“下降”的企业经营者占26.6%,比“上升”的多11.9个百分点从不同行业看,预计明年价格下跌较多的行业有:采矿业、造纸、汽车、电气机械和电子设备等,预计价格“下降”的比“上升”的多30个百分点以上,而农林牧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中的食品等行业则相对乐观,预计价格“上升”的企业要多于“下降”的企业(见表30)。

  随着需求的回暖,企业经营者预计下半年盈利将有所改善。调查结果显示,预计2014年下半年盈利的企业经营者占56.7%,比上半年实际盈利的企业提高了5个百分点,也要高于2013年的调查结果,其中“较大盈利”占6.9%,“略有盈余”占49.8%;预计“收支平衡”的占23.4%;预计亏损的占19.9%
,这一数据比2013年高了10.2个百分点;预计价格“持平”的占58.7%。
3.用工和投资计划保持温和增长

  企业经营者对未来的预期也影响了企业的用工和投资计划。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目前企业用工人数比去年“减少”的企业经营者占32.8%,“持平”的占47%,“增加”的占20.2%;用工人数“减少”的比“增加”的多12.6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比2013年上升了6.3个百分点。其中,中部地区企业、中小企业以及民营企业用工人数减少更加明显
从不同行业看,目前用工人数增加相对较多的行业有: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中的医药、电子设备等,用工人数“增加”的比“减少”的多10个百分点以上;而采矿业以及制造业中的纺织、服装、造纸和通用设备则相对较差,用工人数“减少”的比“增加”的多30个百分点以上调查还发现,企业经营者预计明年用工人数将有所增加。调查结果显示,预计明年用工人数“增加”的企业经营者占31%,“持平”的占50.7%,“减少”的占18.3%;用工“增加”的比“减少”的多12.7个百分点。其中,东部和西部地区企业、小型企业、外资企业计划用工人数增长更加明显 从不同行业看,明年计划用工增长相对较多的行业有: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中的医药、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及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等,预计明年用工“增加”的比“减少”的多30个百分点以上;而采矿业、房地产业和造纸、

  有色金属等行业则相对较差,明年用工“减少”的企业要多于“增加”的(见表35)。

  调查表明,用工计划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用工趋于增长,而传统制造业在不断升级设备的同时,用工需求趋于减弱。

保障充分就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而目前我国的就业存在明显的结构问题。本次调查了解了企业明年招收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的情况。调查发现,明年企业对大学生的需求要明显高于农民工。调查结果显示,明年计划招收农民工数量“增加”的企业占23.2%,“持平”的占51%,“减少”的占25.8%,“增加”的比“减少”的少2.6个百分点,这一数

  据比2013年低了9.7个百分点。其中,中部地区企业、大型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明年计划招收农民工数量减少相对较多(见表36)。

  从不同行业看,计划招收农民工数量增长较多的行业有:食品、纺织、服装、化工、医药、橡胶塑料、汽车、电子设备和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及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等,农民工招工计划“增加”的比“减少”的多10个百分点以上,而采矿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则相对较差,农民工招工计划“增加”的比“减少”的少30个百分点左右
 调查结果显示,明年计划招收大学毕业生数量“增加”的企业占43.4%,“持平”的占41.5%,“减少”的占15.1%,“增加”的比“减少”的多28.3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明显高于农民工的招工计划。其中,东部和中部地区企业、大中型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以及农林牧渔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医药、电子设备、仪器仪表等行业企业明年计划招收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增长相对较多(见表37、表38)。

  调查表明,总体来看,近年来企业对大学生的需求持续增长,这一方面反映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查发现,目前企业大学生和农民工的用工成本差距较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企业增加大学生的招工计划。本次调查了解了企业新招大学生与新招农民工的工资差别。调查结果显示,企业新招大学生的工资比农民工平均高25.6%,比2013年的调查结果低了0.7个百分点,其中选择“比农民工高20%”的企业经营者占51.3%,选择“比农民工高40%”的占25%,选择“比农民工高40%以上”的占14.1%。分组来看,中部地区企业、大型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新招大学生的工资比农民工工资高的比重相对较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1 09:41:26 | 查看全部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