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70|回复: 3

地方高校应做引领区域科学发展的“排头兵”

发表于 2014-11-20 16:10:4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地方高校应做引领区域科学发展的“排头兵”
  ■本报记者 高长安

  我国启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以大项目、大交叉、综合集成为特征的大科技发展趋势已日益凸现。通过架构国家目标牵引的、能发挥团队协同能力的科研组织,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成为众多高校的自觉选择。作为地方普通高校,如何顺应大科技发展趋势,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引领区域科学发展、促进自身持续提升的目标?

  近日,《中国科学报》记者专访了河北科技大学校长孙鹤旭。

  《中国科学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中,河北科大何以提出“引领”的口号?

  孙鹤旭: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是推动科学发展最根本、最关键的力量。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河北科技大学作为河北省重点建设的骨干大学,加强科技创新、培养创新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引领地方发展,是学校办学的主要任务。目前,学校学科专业已基本覆盖河北省的传统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我们依托优势特色学科服务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在科技创新工作中走出了与企业互动、与区域社会发展高度融合的特色之路。学校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发展了自己:学校针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造学科专业,改革人事管理制度、科研制度和学生培养模式,变单纯的“服务”为“互动”。在服务区域经济、引领地方发展的过程中,诠释了“兴业、尽责”的科大校训。

  《中国科学报》:科技创新引领地方实现科学发展的工作中,河北科技大学出台了哪些措施?

  孙鹤旭:倾力构建科研大平台,是河北科技大学通过科技创新引领地方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大平台建设有别于单一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机构,它们是聚集学校学科领域优势资源,以协同创新为抓手,按照工程化要求打造能承担重大项目、有助于学科建设水平提升的科研支撑平台。学校在平台建设中注重突出特色和亮点,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构建大平台、组织大团队、争取大项目、产出大成果,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地方产业结构调整、新兴产业及行业进步。

  目前,学校重点建设了五大平台,即:依托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河北省药用分子化学重点实验室”、对接河北省传统化工制药产业转型升级的药用分子化学平台,依托“石家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生物制造公共实验中心”、对接河北省生物新兴产业发展升级的生物制造公共实验平台,依托学校与中航工业集团共建的“通用航空产业重点工程实验室”、对接河北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和装备制造业升级改造的通用航空产业平台,依托学校与中纺集团共建的“先进纺织材料与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对接河北省传统纺织产业升级改造的先进纺织材料与加工技术平台,整合学校多学科资源、对接河北省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文化产业创新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0 16:11:15 | 查看全部
  《中国科学报》:平台催生创新,河北科技大学通过平台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效?

  孙鹤旭:首先是青年科研人员得到了培养和锻炼。近两年,学校已有3名青年教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和河北省第三批“百人计划”,5位青年教师被评为首批“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我校青年教师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英国皇家化学会《化学会评论》(JCR影响因子达30.425)、《控释杂志》、自然系列《科学报告》等著名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

  二是原始创新能力和基础研究水平显著提升。近两年,学校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逐年增加,连续承担两项国家“973”计划课题,实现了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资助的突破,有关非编码RNA识别算法、基因表达相关性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保持递增,2013年取得发明专利授权72件,较上年增长80%,知识产权授权数量稳居全国高校前100位,其中软件著作权登记总量列全国高校34位。

  三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解决关键问题的能力日益凸显。承担的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伊潘立酮的研究开发”课题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伊潘立酮生产工艺;研发的“基于人工电子受体的休止细胞筛选系统”,破译了小菌生长必需因子,世界上首次实现纯种发酵;申报的国家04科技重大专项“航空复合材料构件自动铺丝头设备开发及应用”获准立项,“搅拌摩擦焊在通用飞机上的应用研究”填补了国内通用飞机先进焊接技术应用的空白;工程菌蛋白药物的高密度发酵和提取研究取得重大进展,攻克了相关技术工艺的难题。

  四是服务区域经济、引领地方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学校取得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保密资质、被河北省国防科工局认定为“河北省军民融合产学研用示范基地”,2013年,我校被列为河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省属重点高校。我校作为依托单位建设的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达到10个,我校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通过验收;在省属高校第二个建设的产业技术研究院——河北省增材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通过专家论证,进入建设期;学校与河北省科技厅、河北省环保厅共建了“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与国内外高校、企业、政府部门合作建立的“环境污染综合防控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河北省首批协同创新中心,迈出了政、产、学、研、用共同应对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的新步伐;与武强金音集团、吴桥杂技大世界、阳原县泥河湾遗址开展合作,积极促进科技与文化融合。目前,学校已经与68个地方政府及行业组织、研究单位建立了科技教育合作关系,共建100余个产学研基地,与石家庄制药集团、格力集团(石家庄)、中钢集团邢台轧辊有限公司、冀中能源集团机械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中粮华夏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秦皇岛耀华玻璃钢股份公司等国内知名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学校承担的科研课题近70%来自于企业和地方政府。2014年学校科研经费合同总额实现了过亿元的目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0 16:11:52 | 查看全部
 《中国科学报》:河北科技大学在注重引领地方科技创新时,如何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相应提高?

  孙鹤旭: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学校通过科技创新机制改革,涌现出了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优秀师资使学校具备了面向先进生产力、面向自主创新培养人才的底蕴。

  学校积极探索和构建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体系,大力推进个性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培养上手快、有后劲、能干事的高素质人才,2014年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学校近百个实验室对学生开放,支持学生动手和尝试;通过选派中青年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补充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为学生实践能力和追踪前沿能力的培育打基础;占地2100平方米、30余个创业团队入驻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大学生提供专业的创业指导与服务等等。

  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河北科技大学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和科技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200余项。其中,学校航模队自2009年以来连续六年参加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科研类竞赛),取得了单项11金、团体6金的佳绩,学校也因此成为大赛组委会单位,今年航模队又走出国门,成功问鼎国际大学生飞行器设计大赛冠军;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上荣获全国一等奖6项;我校艺术学院学生设计的作品荣获2011年度德国“红点”工业设计大赛“红点至尊奖”和“红点奖”;在2011年举办的第16届中国时装设计大赛中我校学生获得新人奖第一名等等。学校毕业生以“上手快、留得住、用得上、潜质好”受到社会的欢迎。2001年以来,我校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年稳居省属高校前列。
    来源:《中国科学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0 16:27:04 | 查看全部
登高的温石老师真给力!学习,向老师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