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23|回复: 0

[文学资讯]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出庭律师张军解读《美国看法》

发表于 2014-11-21 04:46:4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U21P112DT20141120162438.jpg
《美国看法》  张军 著 金城出版社出版

  2014年11月19日,由新浪文化频道和文汇出版社联合主办的《美国看法》新书媒体见面会暨中美关系讨论会在京举行。本次活动由新浪网副总编辑孟波主持,邀请了《美国看法》一书的作者张军、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王炎教授,结合“十年签证”及美中期选举等热门事件,对中美关系的现状和未来展开讨论。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逐步崛起成当今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国,与此同时,围绕着中美关系的各种讨论和对美国政治运作方式的解读也层出不穷,不同于普通民众对美国的一知半解,张军作为80年代即留学美国的先行者,在美生活长达20余年,身为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出庭律师的他对美国的政府结构、法律程序和文化内核了解颇深,他将近年来在凤凰卫视、新民周刊等媒体的采访辑录成《美国看法》这本谈话体的书,以期将自己对美国政治结构特征的具体解读、司法体系缘何良性运转以及中美关系的现状的思考传播给中国的普通民众。

  在《美国看法》一书中,他在“美国总统是怎样坐上宝座?”一节详细的阐释了美国总统的国内权力与国际权力的差异缘由,经由选举谈起,引出美国政治的核心部分:三权分立。他用大量实例说明了以总统为代表的行政当局和国会及最高法院三者间博弈、制衡的过程,有别于意识形态层面上的先行评判,他客观地通过总统选举的具体细节:何为“选举人团制”和强有力的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得出了总统其实是少数人选举的结论。在分析美国宪政体制钟摆特点时,得出美国的联邦制度核心在于国会和最高法院如何平衡政府权力,以防止政府权力过盛而过多干预公民生活的局面。这些论证都帮助我们从根本上认识美国,认识美国同中国在意识形态、政治体制上的差异。
1.jpg
《美国看法》作者张军(中)、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王炎(右)、新浪网副总编辑孟波

  张军在美从事律师行业,成功的职业经历让他对美国司法独立有了很深的理解,他在本书中屡次提到造就强盛美国的宪法和宪政,他指出“美国宪法和宪政之间距离很大,200多年历史的宪法未曾改变过一字,而这部宪法的修正案也才20多条。”是“美国宪政赋予了宪法更多更深的含义,美国宪政的发展是一个逐渐演进的过程,很多是通过最高法院的判例来形成。”而最高法院一旦判决生效,总统所代表的行政当局是需遵行的。他尤其谈到最高法院9位大法官的终身制,这有助于这些法官不为一时的行政当局所控,而保有客观、公正,敢于做出一些深瞻远嘱的判决。诸如此的对美国司法体系的细致解读,张军还原了一个真实的美国政治体制。值得一提的是,他在比较中美法院权威后,呼吁中国应致力于建立一个中央法院体系,他认为这能更好地解决地方同中央的利益冲突,更能从根本上有助于实现政府所主张的依法治国。

  本书还探讨了如媒体自由、移民及食品安全等问题,均聚焦在法学角度上予以解读,在客观上体现了美国法治的权威和有效,但张军在书中也强调“空降一个美国的制度显然既不现实又不会生效,因为中国有自身特殊的情况,文明古国的辉煌历史有时既是荣耀又是困难,传统的巨大力量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他认为“中国的事,一定得由中国人自己来解决。”

  本次活动邀请了张军律师讲述《美国看法》由来,并与特约嘉宾王炎教授对谈了中美热点问题及看法。诚如张军所言:“今年是中美建交35周年,值得欣慰的是,中美两国历任和现任领导层,即便实在自己国内极其困难的政治压力下,依然基本做到了相对理性的管控中美关系。”他希望“两国在攸关世界前途的问题上求同存异,管控分歧,两国应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展开合作。”这样“世界才能和平,才能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