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自制“电动门”
“太棒了!开门和关门再也不要用链条葫芦‘拽’了!”。11月19日上午安徽电建一公司机械化大修厂钳工小徐轻轻按下电钮,硕大的设备堆场大门便缓缓推开,他开心不已。
为了便于运输车辆的进出,钳工班为机械设备堆场制作了两个“加宽型推拉门”。大铁门看起来笨重,却很灵便。因制作时,在门下方的滚轮内都装有两组轴承,两个人稍微用力,开关门轻松自如。但好景不长,随着门前道路的破损,开门和关门成为一件“体力活”。
道路破损后的混凝土碎块堵塞雨水管,雨水排不出去,四周的积水夹杂着泥沙,涌入大门的斜坡地段。天晴,积水消退,大门内外留下厚厚的淤泥,埋住大门下方的滚轮,致使不能转动,七八个人使出全身的力气,才能把门推开。
只要能推开门,费点劲不算什么,就当是锻炼身体了!大伙开门时不忘说笑。而前不久那次开门却把大家难住了,上了十几个人,没推开,将滚轮除锈保养后,再一起推,门仍然纹丝不动。最后用2吨的链条葫芦,花了40多分钟才“拽”开!晚上九点多装好车,关门还是用葫芦“拽”,疲惫不堪不说,而且在拽拉过程中,因受力不均匀,大门倾斜,摇摇欲坠,令人胆颤心惊。
第二天的工间休息时,大家很快就琢磨出“改成电动门”的解决办法。由于近段时间工作繁忙,“改造”只能见缝插针进行。先将报废施工电梯上的“齿条”拆下来保养,又拼凑出一台小电机,再配出“轴承座”,小李自告奋勇揽下皮带轮的加工。
组装时,钣金工还制作了“限位”和“导向杆”安装在门框、轨道两端,用来防止“脱槽、错位”。图为大门改造时镜头(夏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