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预防施工事故的关键在于寻源治本
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公司 王 进
“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是美国杜邦公司安全理念的核心内容。这一理念更适用于中石油炼建施工企业。
那么,容易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是什么?如何才能未雨绸缪呢?
对施工企业来说,事故发生的类型有触电、坍塌、坠落、重击、机械伤害、气体中毒等六种,主要是由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和监管不力造成的。其主要根源有“五型”。
无知蛮干型。部分职工连最基本的应知应会都不掌握,因而自我保护意识差、能力弱。特别是部分包工队的职工,对违章操作造成的严重危害认识不足,有勇无谋、胆大技低,盲目操作,最容易导致事故。
习惯违章型。有的职工对违章操作习以为常,不按规程操作,嫌麻烦、图省事、走捷径,省略操作环节,明知违章不愿纠正,存在侥幸心理。加之由于过去一直这么操作也没出问题,长期形成低标准、老毛病、坏习惯。
粗心失职型。有的管理干部责任心不强,重施工进度轻安全整改,对一些“三违”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在明知不具备安全保证的条件下,仍然瞎指挥职工进行违章作业。
情绪低落型。有的青工因家庭或个人问题,情绪波动大,心理素质下降幅度大,影响了正常工作,以至于进入岗位心不在焉,高空作业粗枝大叶,被动操作动作走样,注意力不集中造成违章。
疲劳作战型。由于业主限定的工程工期紧,施工方不得不强令职工疲劳作战,每天平均劳动时间在10多个小时以上,甚至双休日不让休息,这种作法并非是个别现象,往往造成人体透支、身心疲惫,引发灾难。
中石油炼建施工企业的一线职工大多工作在炼油化工的高危作业区域,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生产介质多为危险化学品的特点,在施工作业中任何一个违章操作,都可能带来致命的后果。
安全施工是一个全过程的细节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好的制度、好的管理,不在于多少,而在于实用、管用、真用,在于科学规范、容易操作。因此,笔者认为,预防对策应设置六道防线。
设置“告状”防线。只要是涉及安全的事,不管涉及哪一级领导,员工都可以管,也必须管。比如,如果发现领导不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行事,强令职工过度疲劳作战,他们有权到上级安全部门去“告状”。
设置“执法”防线。我们常常发现,上级安监督查,查到违章行为,当即纠正。然而,督查人员前脚走,后面工作依旧违章。对此,要根除违章行为,必须严格恪守“四不放过”:违章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违章的员工未受教育不放过,未定预防措施不放过,责任者未受处罚不放过。
设置“安全员”防线。安全员要敢抓敢管,会抓会管,对来自上级的违章指挥敢于抵制,对来自职工中的违章操作行为敢于批评、处理,把制度和规定作为开展和评价工作的准绳,不回避矛盾,不照顾关系,以严立威。
设置“岗前”防线。要规定并执行“岗前必会”,即每位员工上岗前必须熟悉安全注意事项、安全器材配备、禁带违章物品,对如何遵章作业的各个动作要领熟练掌握,并服从安全人员现场进行的岗前检查,达标后才能上岗工作。
设置“受控”防线。在制度受控上,充分体现程序化、具体化、可操作化的要求;在现场受控上,每一个岗位的每一步操作都在受控和监控状态下进行;在专责受控上,按照现场走动式管理要求,安全员不间断巡回检查。
设置“投入”防线。加大资金投入,做到人员、技术、设施和措施到位,特别是应加强对安全技术、安全设施的投入,用先进的管理技术淘汰落后的管理技术、用先进的安全装备淘汰落后的安全装备。
在施工企业,班组是安全施工的第一道防线,也是现场安全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治本的最关键部位应放在对施工班组的“安全扶贫”上。
班长责任的扶贫。在考核上,加强对班组长安全责任的指标考核,不让事故苗头出现。在运行中,班组长要根据不同时期的安全重点开展安全活动,起到超前防范、超前控制,防患于未然的效果。
职工素质的扶贫。强化职工责任心教育,重点是针施工作业中“看惯了、干惯了、习惯了”的表现,引导职工对违章行为的危害有清醒认识。对心理素质欠佳的职工进行心理干预,不给施工留下安全漏洞和隐患。
严谨习惯的扶贫。通过对职工系统化安全培训,打消职工的安全惰性和侥幸心理,提高自身的防范能力。同时,为了强化职工的严谨习惯,有必要令随法出,强行规定“班组职工须经安全考试合格”才能进入施工现场,进而达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人伤害”的安全目的。
安全管理和现场作业的安全防护链环环相扣,任何一环出问题,都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因此不能顾此失彼,要狠抓从决策层到终端管理的安全责任追究,以逐级安全负责制保证安全目标的兑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的目标,确保员工生命安全。
地址:河南洛阳关林中国石油一建公司
邮编:47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