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份文稿换来一声“师傅”
    这一天,我正在写新闻稿。从门外传来一个怯生生的声音,“师傅!”我抬头一看是一位大约七十多岁的老妈妈,满头银发。“有什么事吗,请进来说吧!”我停止了敲击键盘。“我这里有一份材料,你能帮我打印一下吗?”她从破布包里拿出一沓皱巴巴的纸。我接过来一看,那是一份民事诉讼书。
“我已经去了法院很多次了,说看不清,要打印出来,我没什么文化,不会。”她站在我面前,低着头搓着手。她穿着一件旧式西装领的外套,里面的内搭已经被洗得纱线稀疏,而且领口处还破了两个小洞,脚上的解放鞋也露出了脚趾,身上断断续续散发出一股霉味。材料的字迹歪歪斜斜,非常难以辨认,我认真地看了好几遍,才明白了大概意思说的是他的儿子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学校上课的时候被人砍伤,无法继续读书也不能参加工作,当初的赔偿金早就用完了,可儿子留下的后遗症越来越严重,动不动就打骂亲属,前几天还把她打得住进了医院。
我新建了一个WORD文档,说,“好吧,你坐下来等一下,十几页纸,可能要一会儿。”她顿时就笑了,浑浊的眼睛里闪耀出一丝明亮的光芒,她从裤口袋里掏出一小堆揉得皱巴巴的钱,从中选出一张面值最大的50元钱塞给我,“小妹,真是谢谢你,你去买点吃的东西吧。”看着她手里余下的10元,5元,1元,顿时我的眼睛就湿润了,心里感叹着:老妈妈啊,你这样的钱,我怎么能收呢,如果收了我一辈子都不会安宁的。这个案子发生在80年代,已经过去了30年,取证非常困难,获得再补偿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我必须照着她的要求去做,我不忍心拒绝一个母亲已经伤得不能再伤的心。我一边询问,一边敲击着键盘,用了近两个小时终于完成了,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我当着老妈妈的面,念了一遍,她非常满意。我把打印好的材料递到她手里,她拿出一个小本子,让我在上面写下名字,她说这个事情解决好了,一定要报答我。这位不幸的母亲,带着最美好的心愿期待儿子的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她用最朴实的方法感谢那些帮助过她的人。
再来办事,老妈妈不再叫我“师傅”,经过我的办公室,她总会在门口喊一声,“师傅,你又在忙呢?要让眼睛休息一会啊。”仅仅是打印一份文稿,事情也已经过去很久,但她仍然把那份感激深深地放在心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