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71|回复: 5

[转载] 林青霞进文坛,竟然是为了哪位香港才子?

发表于 2014-11-29 14:59:1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中国访谈网 作者:张自言
香港专栏作家马家辉才是第一个怂恿林青霞写作的人。他们曾经一起在徐克家里吃火锅,林青霞讲自己的人生故事,大家都被吸引住了,马家辉认为:“会讲故事的人,也应该是会写作的人。”因此鼓励林青霞写作。林青霞到黄霑去世后才动笔,文章就交给马家辉发表。

         

     是伯乐,也是人生导师


   林青霞从不讳言自己小时候成绩不好。她考大学落榜,不料在西门町被星探发现去演了《窗外》,一炮而红。那时她17岁,四年后她才见到了自己命运的隐形推手琼瑶。
                                                               
   当时琼瑶和平鑫涛自组巨星电影公司,邀请林青霞加入,拍摄《我是一片云》。此后林青霞的青春就和言情导师琼瑶联系在一起,除了拍电影,琼瑶还成为了林青霞的知心姐姐。拍完电影里的情情爱爱,她就到琼瑶家去诉说少女心事,经常聊到半夜两三点。林青霞的妈妈也要打电话给琼瑶才能知道女儿的动态。接受日本传记作家屋彰子采访时,琼瑶揭秘过秦汉、秦祥林、林青霞的三角恋,还称自己在1985年促成秦汉和林青霞复合。
  
   尽管红娘当得没有结果,但琼瑶仍然是林青霞重要的人生导师,推荐她看书,支持她写作。林青霞初涉文坛时把作品传给琼瑶看,琼瑶大加溢美之词,“文字流畅简洁,小品亲切感人,我才惊觉她写作上的才华。”
  
   林青霞演艺生涯的前半段辉煌由琼瑶成就,后半段辉煌则来自徐克。《刀马旦》里徐克破天荒地让宝岛玉女林青霞剪掉一头长发,穿上男装,打开了崭新世界。直到演“东方不败”,林青霞男装扮相的飒爽潇洒被发挥到登峰造极。
  
   徐克施南生夫妇1981年第一次和林青霞在香港见面,当时林青霞刚拍完《爱杀》,从加州经过香港。林青霞对夫妇二人印象都好,“南生一头短发像个男生,穿着新潮”,徐克“眼神很有灵气”。
  
   林青霞最初和徐克合作是因《新蜀山剑侠》,后来徐克回顾邀请林青霞的原因,非常直接地说因为她美:“需要一个美女加入演员阵容……发现林青霞是典型的、不可忽略的美女。”
  
   林青霞演仙女,凌晨四点就要到片场梳头,因为调度的原因有时等一天都拍不了几个镜头。大美人急得在导演面前落泪,说自己顶着又高又重的假发一直等:“戏里吃苦我一点不怕,不要把我的精力耗在戏外。”这招对徐克杀伤力巨大,他曾说先跟演员做朋友才能发掘出对方深层的气质魅力。林青霞毫不掩饰自己,本真流露,也加深了徐克对她的了 解。
  
   有趣的是,当林青霞和徐克太太施南生交手时,哭的却是施南生。1985年林青霞拍摄《刀马旦》,找施南生抱怨行程安排不妥,施南生却哭了起来,林青霞才知道女强人也有痛处,原来当天是她的结婚周年纪念,她却要独自度过。双方从此“相互体谅”,成为多年的好闺蜜。                                                                           

    徐克本就是改造林青霞的伯乐,施南生成了林青霞的闺蜜之后,这种合作就更牢固,还有了情义的分量。林青霞在敦煌拍摄《新龙门客栈》,眼睛受伤,黑眼珠中间有条白线,立刻回香港医治,在机场碰见施南生,又是哭,“两人抱在一块儿,也不知道说了些什么,只记得两个人三行泪”。林青霞在《东方不败》后进入事业巅峰,就跟徐克施南生说:“拍你们的电影,我便宜一半!”林青霞也认为正是有这段友谊,自己的事业才在香港生根。
  
   在施南生眼中,林青霞是需要照顾的:“很小就入行,妈妈当她监护人,她入世不深,感觉完全不会照顾自己,她到香港拍电影,住进服务式公寓,我去她家,发现她的家里居然什么都没有,没煮开水、没报纸,连公仔面都没有一包!”大女人施南生觉得林青霞可怜,就忍不住想帮她。
  
   前几年圈内让林青霞复出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最有可能跟林青霞合作的施南生却一点也不想发这个财:“我们不要求她复出。”“她有她的生活,她还有孩子,拍戏是一个很辛苦的事,无论从体力上还是精神上。从朋友的立场,我觉得她应该很慎重地考虑。一旦她决定去做就一定会辛苦,压力很大——我舍不得她那么辛苦。”


      巨星和巨星做朋友


   港台娱乐圈的黄金时代,不单单电影里阵容强大,生活中巨星们也相互有交集,传奇遇传奇,一举一动都璀璨夺目。
  
   林青霞和张国荣,都是顶级美人,有了林青霞的回忆书写,粉丝们方知万千宠爱的张国荣对林青霞,完全是“暖男”做派。
  
   《窗里窗外》中,林青霞撰文回忆,自己和张国荣拍《东邪西毒》,一起搭公司小巴去片场。有一次,张国荣主动开口问她过得好不好,林青霞没说几句,“就大颗大颗的泪珠往下滚”,张国荣则搂她的肩膀说:“我会对你好的。”脑补这画面,已经足够令人心动。林青霞说,这是自己和张国荣友谊的开端。                                                                                                               
   林青霞在香港拍戏,独自一个人住公寓,家里没有任何吃食,天花板漏水就用空罐头放在地上接,收工后看着深夜海景,感怀起自己的孤独就落泪。张国荣主动开口问她“过得好不好”,大概是敏感地察觉出她的不快乐。他也曾告诫林:“青霞,不要再拍戏了,也不要打太多麻将……”林青霞结婚后,张国荣还是关心她,林青霞的小女儿降生,他第一时间去看望,告诉记者“BB好靓”。
  
   林青霞2003年觉出过张国荣状态不正常,得知他有抑郁症后想带他去看某个“大陆神医”,但因SARS肆虐没有成行。得知张国荣坠楼后,林青霞“捶胸顿足”,大呼:“为什么不帮他安排!为什么不帮他安排!”虽然神医也不一定靠谱。
  
   林青霞和邓丽君是“宝岛双骄”,却没有同类善妒,反而相互喜欢。1980年两人第一次在美国见面,约好一起逛商场,临出门时邓丽君特地跑去买瓶香水送给林青霞,有种学生妹交朋友的笨拙。林青霞说:“那是我们第一次相约见面,大家都不太熟悉,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但是我却被她交我这个朋友所付出的诚意深深地打动。”
  
   对两个巨星来说,女生友谊的甜美日常只能发生在国外,这在林青霞笔下出现过两次。一次是1989年在巴黎,她们一道喝咖啡压马路,白天去买衣服,晚上穿上新衣去吃大餐。年过五十之后的林青霞还能清楚记得双方穿的什么牌子,衣服的细节如何,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邓丽君当时身上是“真空”的:“她信心十足地里面什么都不穿,我则整晚都没敢朝她胸前正面直望。”                                                                                    

   1990年夏天,二人一起去法国南部的海边,当地女人都是裸了上半身晒日光浴,林青霞也加入其中,邓丽君起初坚决表态不会尝试无上装,但其实一直在动摇,林青霞如此写道:“声音从坚决肯定的口吻,慢慢变得越来越柔软。没多久,我食指勾着枣红色的比基尼上衣和她一起冲入大海中,她终于坚持不住地解放了。”这件事日后在香港也变成了美丽传说,电影《纵横四海》里,周润发跑到法国海边高喊“青霞!丽君!”还说“我想看看林青霞和邓丽君在不在,她们最喜欢来这里裸泳了,我想找她们签个名嘛”。
  
   对其他明星来讲,林青霞是前辈,也是需要大家疼爱的美人。林青霞第一天到《东邪西毒》片场,正巧是自己生日,梁朝伟、张学友、梁家辉、张曼玉、刘嘉玲、杨采妮这些主演都去给她过生日,公司准备了一个大蛋糕,大明星们围着蛋糕给林青霞唱生日快乐歌。但林青霞纠结于自己的新扮相并非熟门熟路的“东方不败式男装”,怕自己演不好,又哭了。
  
   林青霞的巨星朋友圈里也并非都是仙气飘飘,也有着寻常人家的烟火气。她喜欢打麻将,老牌琼瑶女郎甄珍、导演杨凡、王菲经纪人陈淑芬、张国荣等都是她的麻友。杨凡的牌瘾一上来,打得开心,“笑得小舌头都看见了”,拉着林青霞熬夜打麻将不肯放人。林青霞也就跟他们一圈圈打下去,彻夜不眠,第二天再赶去演东方不败。甄珍去年赴金马奖领取“终身成就奖”,特别提到自己跟林青霞是牌友,而林青霞是“女赌神”,打麻将能记得大家前五把牌。
  
   王菲酷爱打麻将,章子怡和汪峰熟识于麻将桌,林青霞也在麻将桌上叱咤风云。国粹跟女神们的关系实在太紧密了。


    美人进文坛,大师抬轿子


   林青霞决心写文章,是因为香港作家、音乐人黄霑。黄霑去世前打电话邀请林青霞写专栏,态度诚恳,但林青霞连说“不敢”,就推掉了。黄霑语气之间有些失望。不久后黄霑驾鹤西去,林青霞方才后悔,提笔忆黄霑:“现在他走了,我在想我能为他做些什么呢?就让我为他写一篇文章吧,在此献丑了。”
  
   不过,香港专栏作家马家辉才是第一个怂恿林青霞写作的人。他们曾经一起在徐克家里吃火锅,林青霞讲自己的人生故事,大家都被吸引住了,马家辉认为:“会讲故事的人,也应该是会写作的人。”因此鼓励林青霞写作。林青霞到黄霑去世后才动笔,文章就交给马家辉发表。此后,马家辉也一直是作家林青霞的帮手和推手。林青霞习惯深夜写作,写好不管几点都发传真给朋友们看,马家辉就经常是凌晨3点半接一个传真,3点45分再一个传真。
  
   在林青霞近年来结识的文人中,香港学者、译者金圣华是重要的一个。每周六下午,金圣华都会带自己翻译的文章去给林青霞看,“耐心指导”,谈文学、哲学和艺术。有了这些启发,林青霞回家就能写出点东西。
  
   金圣华还帮林青霞约散文大家董桥见面,董桥一口答应,原因是:“我想我真的很想欣赏一下她绝代的风华。”林青霞认真跟董桥请教过文章技巧,说自己苦恼于不会写结尾,董桥指点:“你爱在哪儿停就在哪儿停。”                                                                        

   台湾的蒋勋也是林青霞主动结识的文人。最初她喜欢听蒋勋讲解《红楼梦》的有声书入眠,赞叹不已:“抑扬顿挫、醇厚而富有磁性的声音,把我带入了曹雪芹浩瀚的文学世界。”后来蒋勋在台北开讲《红楼梦》,林青霞主动去听,还带了自己扮演贾宝玉的《金玉良缘红楼梦》碟片给他,此后两人便熟悉起来。
  
   蒋勋喜欢吴哥窟,2006年带着林青霞、徐克施南生夫妇、狄龙陶敏明夫妇去游吴哥窟。蒋勋和林青霞共同的好友、舞蹈家林怀民听闻此消息后大为紧张,当时娱乐新闻写道:“打从飞机落地金边起,一直到转入吴哥为止,林怀民再三电话关切,深怕大家眼中的大明星、阔太太,会因为吃住不惯坏了全团的兴。”不过林怀民是操心过度了,林青霞一路玩得开心,轻手轻脚能攀70度又陡又高的石梯。去了一趟吴哥窟后,林青霞对蒋勋更为佩服:“蒋勋带领的吴哥文化之旅,除了观赏古迹遗址,同时也是一种修行,是心灵的洗涤、是智慧的旅程。”
  
   蒋勋的《吴哥之美》重新出版,邀林青霞作序,林青霞激动,说这是蒋勋“钦点”。她习惯用iPad的手写输入法写作,但写这序文时“起了几个头都不满意”,对着iPad一个小时都写不出一个字,煎熬写作中不断给蒋勋发短信,说自己一直写不好,“都快得忧郁症了”,蒋勋则一直安慰林青霞要放松,在短信中温柔说道:“青霞,我罪过了,让青霞有如此大压力,刚读《金刚经》一遍,为青霞定心祈福。”                                                                                                                        

   女人也很容易对林青霞有宠爱的感情。作家龙应台和林青霞结识于徐克家中饭局,第一印象是她没有明星架子:“哎,这个大明星怎么完全像隔壁邻居妹妹的那个感觉……当你是美女,又没有那种大美女的自觉时,哇!这个人就打开了一扇让你爱她的门。”此后林青霞去看龙应台,带着热腾腾的饭菜进冷书斋,说自己像是白蛇来看许仙。林青霞教龙应台生活美学,如何穿衣打扮,龙应台教林青霞写作。认识林青霞后,龙应台要是哪天穿得好看,就会被朋友评价为“一定是林青霞教的”。龙应台说:“青霞,你真是我的蚌壳精。”林青霞也喜欢这个比喻,写龙应台的文章标题就叫《蚌壳精与书生》。                                                                                                                    
   在董桥的饭局上,林青霞与作家章诒和也成了好友,章诒和一下就被林青霞的风采吸引:“林青霞穿着一件绿色连衣裙,双手扯着裙子,跳着舞步,转着圈儿进来。”林青霞亲切称呼章诒和为“愚姐”(章诒和小名“小愚”),没吃几口饭就拉着她逛街,买红绿艳色,章诒和欣赏美人的穿衣功力:“惨绿愁红,咋穿?她穿。”林青霞看了章诒和的文章,发邮件说:“愚姐,愚姐,我对你的文字、热情、正义感和勇气太太太佩服了。看完你的文章,我感到自己的卑微,无地自容。我一定努力努力,向你看齐。”章诒和读罢,更喜欢林青霞,因为“震惊于毫无遮饰的赤诚”。                                                                                 

   在友人们眼中,林青霞的美丽无可否认,这样她的谦和与善良才显得更难能可贵。白先勇给《云去云来》写序,说:“真与善是你这本书最可贵的特质,因此这本书也很美。”“青霞是凭着一股什么样的内在力量,支撑着她抵挡住时间的消磨……美人林青霞,是永远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9 15:06:41 | 查看全部
美人已迟暮,观影忆当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9 15:07:05 | 查看全部
问好朱老师,周末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0 11:55:05 | 查看全部

回 2楼(胡云峰) 的帖子

追忆过去很多人“挚爱的故事”!我们向往一种至真至善的唯美爱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0 17:01:13 | 查看全部
人,相互搀扶才淡定从容;路,相伴而行才风景迷人!
人,相互搀扶才淡定从容;路,相伴而行才风景迷人;节,相互惦记才分外温馨。天涯不过咫尺,幸福不过此时。人,最美的时刻源于想起亲人朋友,最感动的时刻来自被亲人朋友想起!心中无缺叫富,被人需要叫贵。笑看风云淡,坐看云起时。不争就是慈悲,不辩就是智慧,不闻就是清净,不看就是自在,原谅就是解脱,知足就是放下。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人生,那些说不出、流不尽、道不完的,更累、更苦、更痛;有时候不是不累,只是不想喊累;有时候不是没泪,只是不想流泪;有时候不是不痛,只是不再伤心,有些累,累在身上,有些累,累在心上;有些泪,挂在脸上,伤在心上;有些痛,无伤无痕,痛在心中;有声的,亦累;有形的,也苦;有伤的,还痛。

人人都有痛苦,伤疤,经常去揭,会添新创。学会忘却,才有阳光,才有欢乐。年华,不是埋葬在光阴里,而是淹没在无尽的牵挂里。心若像风,来去自由,人生就属于自己。很多事,唯有当距离渐远时,才能回首看清它。或许,走过我们眼前的人很多,踏上我们心灵的人却很少;或许,搅动我们心思的人很多,在心灵留下痕迹的人却很少.被挫折历练后的人总是更顽强、更成熟、更加的勇敢,也就能看到近在咫尺的成功,也就是我们离成功更近一步。

   走过的路,才知道有短有长;经过的事,才知道有喜有伤;品过的味,才知道有涩有凉。生活不要安排得太满,人生不要设计得太挤。不管做什么,都要给自己留点空间,好让自己可以从容转身。所以,做事不必太期待,坚持不必太执着;要学会放下,放下不切实际的期待,放下没有结果的执着。所以,凡事要看淡一些,看开一些,看透一些,什么都在失去,什么都留不住,唯有当下的快乐与幸福。

人生的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每段路有每段路的风景,每段路有每段路的担当。一路上会有风和日丽,也会有雨雪风霜;会有艰难险阻,也会有一马平川。别人想什么,我们控制不了;别人做什么,我们也强求不了。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按自己的原则好好生活。处事须精明,待人要糊涂。

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长大了,懂事了,心却不得不复杂起来了。历经曲折,尝尽百苦之后,还是觉得淡然最好,简单最快乐。语言很多时候都是假的,一起经历的事情才是真的。很多时候,宁愿被误会,也不想去解释。信与不信,就在你一念之间。懂我的人,何必解释!有些记忆,注定无法抹去;就象有些人,注定无法替代一样。

   人生旅途上,横竖都是路,苦辣酸甜都要尝。人生有很多无奈,当自己改变不了环境时,可以学着悄悄改变自己;当自己改变不了事实时,可以试着改变态度;当自己改变不了过去时,可以用改变现在来证明自己;人不能预知明天,但可以把握今天。活着,就是一种心态。人生,与其不断追求而无法满足,不如先沉淀自己,看清内心深处真正的需求。只要愿意打开封闭的心,去体会、去拥抱眼前的幸福,就会比别人活得更富足,更开心。

成天只看别人的错误,记住别人的过失,就好比在自己的心里不断堆放垃圾。殊不知,那绵绵不断的烦恼,不是总有人跟自己过不去,不是别人惹自己生气,根源是自己火眼金睛,光盯着别人不对,一直在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当心里不断地堆积垃圾时,快乐就放不进来了。与其看是非,不如看风景。

幸福的人生三种姿态:对过去,要淡;对现在,要惜;对未来,要信。人生的答卷没有橡皮擦,写上去就无法再更改,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否则就是跟自己过不去。心简单,世界就简单,幸福才会生长;心自由,生活就自由,到哪都有快乐。 有时候,与其多心,不如少根筋。没心没肺,才能活着不累!

   生命中总有一些人、一些事,让我们无可奈何。这是一种难言的伤痛、深深的悲哀。既然无可奈何,就只有调整心态坦然接受,把过去的日历撕掉重头开始;用理性的双手抚慰受伤的心灵,让时间的水流冲淡悲伤的记忆。既然无可奈何,就让它雨打风吹过,让那些无可奈何的人和事,对我们也无可奈何!

人生有两种境界,一种痛而不言,一种笑而不语。人生有伤,有痛,有甜更有苦。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它使人思索,使人坚强,使人更懂珍惜。人生,没有永远的爱情,没有结局的感情,总要结束,不能拥有的人,总会忘记。慢慢地,你不会再流泪;慢慢地,一切都过去了。适当的放弃,是人生优雅的转身。

人生不在于活得长短,每一次生命的轮回都是一个花开花落的过程,花开的时候尽情的绽放,花谢的时候才会有一地的缤纷。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会受到很多伤,会哭泣,会悲伤,会觉得疼痛。而疼过之后,你就是一个全新的自己了。你疼过,便懂得了;你跨越过,便成熟了;总是要失去了什么,才学会珍惜什么;总是要碰了壁,才会学会改变什么,放弃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6 11:25:16 | 查看全部
欣赏美文,欢迎大家参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