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25|回复: 10

一位班组员工眼中的安全内涵(跟帖安全管理)

发表于 2009-6-3 22:44:0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位班组员工眼中的安全内涵
唐慧杰口述  谷文生整理
    激情六月、热情似火,一片繁荣、和谐的景象。当前,全国上下都在轰轰烈烈地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作为中铝河南分公司运输部机务段一名班组安全员,我想借助工人日报班组天地的一角,谈谈自己对安全的理解和认识。

    我认为,安全首先是一种责任。我所在的机务段担负着公司价值数百万元内燃机车的维修工作。作为其中一员,只有凭借高超的业务技术和强烈的责任心,还有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把每一台机车修好,确保公司的原材物料和产品安全、正点地发运、发出,才算一名合格的机车检修工。什么是责任?责任就是份内应做的事。而机车检修工份内应做的事情,就是要按照工艺规程检修好每一台机车,保质保量、安安全全的完成检修任务,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安全也是一种态度。安全,对于我们铁路运输企业来说是第一位的。安全是保证我们工作顺利完成的法宝,是我们取得效益的前提。为此,我们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处处讲安全。不把“安全第一”只停留在口头上,只做成标语贴在墙面上,而是实实在在地把“安全第一”铭刻在思想的最深处。在做每一件事情前都要考虑安全,在工作的每时每刻不忘安全,特别是在我们放松警惕、思想麻痹的时候,在心存侥幸、违章作业的时候,我们要想一下安全,做一次确认,很多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

    安全还是一种经验。每出一个事故,都能总结出一二三条的教训,日积月累,就成了我们的规章。也就是说,我们的规章制度是用血的教训换来了的。我们要靠规章制度来保证我们的安全,不能只看到事故后受害者多么惨痛、肇事者多么可怜,而要真正把别人的事故当作自己防止事故的经验。人类之所以进步,就是人类善于总结,并从总结中得到进步。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善于在容易出现问题的时候想一下,别人在处理这些问题时是怎么做的,我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安全更是一种荣誉。因为企业效益是靠各级领导和员工高度重视、呕心沥血,风里来、雨里去,不分白天黑夜、不分节假休息日的抓安全保障的结果。这难道不是一种荣誉吗?因此,我们要树立“以安全为荣,以事故为耻”、“以遵章守纪为荣,以违章违纪为耻”的良好风尚,从每一个零件、每一台设备、每一道工序的安全入手,从工作的每一分、每一天、每个月、每一年抓起,最终实现一个个安全百天、安全千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3 22:58:01 | 查看全部
引用第1楼tianfeng于2009-06-03 22:54发表的  :
认真学习了。     
多谢邓老师关注!请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3 22:59:25 | 查看全部
安全是责任、是态度、是经验、是荣誉,层次清楚,说理充分,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3 23:16:05 | 查看全部
引用第3楼白万永于2009-06-03 22:59发表的  :
安全是责任、是态度、是经验、是荣誉,层次清楚,说理充分,学习。
谢谢白老师经常关注和鼓励!请多提宝贵意见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4 08:34:50 | 查看全部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4 08:44:47 | 查看全部
引用第5楼rlcxiaoming于2009-06-04 08:34发表的  :
学习
谢谢肖老弟的多次关注和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4 15:31:31 | 查看全部

回 6楼(中铝谷文生) 的帖子

   认真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4 22:32:50 | 查看全部
写作方法新颖,支持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5 06:32:57 | 查看全部
引用第8楼张静于2009-06-04 22:32发表的  :
写作方法新颖,支持一个!
谢谢张静版主关注和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5 08:36:43 | 查看全部
引用第3楼白万永于2009-06-03 22:59发表的  :
安全是责任、是态度、是经验、是荣誉,层次清楚,说理充分,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