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12-1 22:19:11
|
查看全部
交融共赢是趋势,利弊盈亏需慎思
像康师傅这样长大的民族品牌,有越来越高的地位和越来越多的机会与跨国企业合作,这种合作是竞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从而谋求共赢,不再是你死我活。这是长大的民族品牌应该学习的。
在本土企业和跨国公司的合作中,康师傅是少有的势均力敌。现在康师傅能在合作中与百事平分秋色,通过股权换购,相互渗透,可见民族品牌依然可以凭借自己的优势,与跨国企业合作互补,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百事看好的是康师傅的分销网络,康师傅要的是百事的品牌力,两家皆大欢喜。但就长远来看,康师傅还不能笑的太早。
中国特殊的市场环境决定了,渠道是极为重要的资源,渠道下沉已经成为食品饮料企业的战略必选。跨国企业所擅长的渠道类型单一并且不足,常常采用直接收购来达到这一目的,比如雀巢把太太乐、五羊、豪吉、云南山泉、福建银鹭,以及徐福记收归旗下时,渠道就是其收购的主要目的之一。
民族企业往往长于渠道渗透,短于品牌建设,品牌力与百事这种跨国企业难以相提并论。所以,康师傅要清楚的认识到渠道和品牌的差异性,渠道进入能快速推进,品牌建设却需要长期投入。渠道是拿到手里,就是自己的,品牌即使吃下肚,还要有个消化阶段。中国企业也买下过洋品牌,比如联想收购IBM等,但买来之后如何经营,是需要企业不断解决的问题。现在,对于康师傅来说渠道置换出去了,品牌力却没有别人强,百事的产品进入康师傅的渠道后,康师傅作为竞品同样也会受到冲击。
所以,如果此次合作能够通过审查,康师傅踌躇满志,把眼光投向国际市场的同时,更要顾好自己后院,持续强化自己的品牌力是非常重要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