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12-1 22:40:30
|
查看全部
笔者在一家汽车销售公司任市场部经理期间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公司为了美化庭院的环境,打算建两座花坛景观,于是,从园艺公司订了800盆盆花,第二天,景观的铁架和800盆花都运到了公司的院里,可不知与园艺公司方面的沟通出了什么问题,盆花卸下车后却不负责给摆放,与其协商又一直没有结果。看着满院的盆花,公司领导发了愁,为了不影响正常营业,必须尽快处理这些花。钱已经花了,不可能把花扔掉,处理办法只有一个——自己摆放盆花。可无故增加员工的工作量,而且是这种又脏又累的活,强行摊派,员工必然不满,而后很可能把负面情绪带给顾客。
我和老总商议了一个办法:在员工吃完午饭后开了一个非正式会议——各抒己见,设计盆花景观怎么摆放。大家的参与热情都很高,有建议摆成字的,也有建议摆成企业标识等等。按事前商定好的计划,我和销售经理把大家的意见引导成两套方案,我支持A套方案,售后经理则支持B套方案。两套方案各有拥护者,而后分成两组,就具体方案进行讨论。下午正常上班,下班后两个小组按照中午制定的计划开始搭建各自的盆花景观,老总亲自上阵,大家更是干劲十足。此时大家已产生了两股主观的动力:第一,景观是自己参与设计的,把自己的设想亲手变为现实是每个人都有的实现理想的冲动,这样一来,把苦差事转化为一种有趣的参与活动;盆花的摆放有两种建议,而正好是要摆两做花山,此时又产生了第二种主观工作动力——战胜对手的竞争性动力。工作内容没变(摆盆花)但大家的想法变了(不认为是苦差事,而是有趣的活动)工作的动力、效率、质量都发生了改变。大家都干的十分起劲,兴趣十足,因为参与了规划设计,在实施时对工作也都清晰明确,工作完成的非常顺利,完工后,老总为大家在自己的“作品”前拍照留念,并请大家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皆大欢喜。因为这两座盆花景观是大家的作品与劳动成果,工作之余员工们都经常去保养这些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