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不做撞钟的和尚
常言道: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我们身边也常会碰到这种现象。比如,炉前工每间隔半小时要放一包渣。包满之后,渣口一堵便大功告成,扬长而去。来到休息室“吞云吐雾”,再“喷”上半个钟头。而中控工通知又该放渣的时候,他们才慢吞吞地开始清理溜槽上的积渣,接着再用湿泥糊好渣坝,待泥干了才开始放渣。一来二去要耽搁近20分钟的时间,不但不利于炉况的掌控,也会给安全生产带来影响。再比如:临近下班,又刚好到了放渣时间。该放渣还是打扫现场卫生?炉前工往往选择后者,还美其名曰:“渣迟放会儿没啥,现场不扫干净则无法交班。”一句话呛得中控工无言以对。
其实,我们周围还有不少这样的职工,他们做事循规蹈矩,虽说有着多年工龄,能力也很强,但每天上班让人感觉到仿佛就只是人来,而心没有来。做起事来无精打采、心不在焉,以至于工作效率低下。干完活后,劳保一扔,掏出手机看个没完。他们对待工作就像小学生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每次都得一催再催,到最后关头才急急忙忙地赶完。工作时,他们没有将心思完全放在工作上,想的不是如何将工作做好,而是如何将工作应付了事、顺利下班。
如何才能摒弃这种“撞钟和尚”的思想呢?首先,对工作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常常为陌路人的点滴帮助而感激不尽,却无视给予我们工作舞台和生活保障的企业。我们的工作可能不够体面,环境不够清新,待遇不够丰厚。但正是有了这份工作,我们的生活才不空虚,有了这份工作,我们才得以养家糊口、衣食无忧。企业伴我们走过了多年,不管是“血铅事件”时的影响,还是“经济危机”时的艰难,企业都没有弃我们于不顾,坚决“不让一个职工下岗”。感恩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奉献精神。心怀感恩,你会工作得很愉快,当然也会收获得更多。
其次,对工作要有敬业精神和主人翁意识。尊重我们的工作,把它努力做好。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应成为我们的工作宣言。一个有责任感的员工,不仅仅完成他分内的工作,而且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完成任务,而不是拖拉磨蹭、敷衍塞责。
再次,对工作需要讲求章法。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分轻重缓急,统筹兼顾。这样才能一步步地把事情做得有节奏、有条理,避免拖延。比如,放完渣后,捎带着把溜槽清净、渣坝糊好后再去休息,不至于耽搁下次的放渣时间。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
我们不要做“撞钟的和尚”!我们要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做好,做精。
(张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