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豫光 圆梦的沃土
2009年,我成为豫光大家庭中的一员 。转眼5年过去了,我由一名懵懂无知的青涩少年成长为稳重熟练的工人,华丽转身有我的积极努力,也有那一抹蓝对我的包容和帮助。
初入豫光,我就被她特有的企业文化所吸引,而《豫光报》最让我着迷。这不只因为我从小喜欢阅读,更因为我一直以来都有一个文学梦深藏在心。我贪婪地阅读着报上的每一篇文章,或清新优雅,或澎湃激昂,每一篇都是那么的真实,那么的扣人心弦,令人心醉不已。我从《豫光报》上了解了企业的新动向,体验了一线员工的感人事迹,分享了豫光家庭的喜怒哀乐。
面对《豫光报》的诱惑,我忍不住技痒,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投了一篇,居然发表了。这给了我很大鼓励,我又写了几篇,这一次却如泥牛入海,杳无音讯,在沉重的打击下,我消沉了。这时,王培找到了我:“最近咋不见你写文章了?受打击了?”我没吭声,他瞧了瞧我又说:“这可不像咱豫光人啊!”“豫光人怎么样?”我问道。他含笑答:“越挫越勇啊!”接着,他给我分析文章发表不了的原因。他说,文章写的太虚,没有真情实感。要多找找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写真人真事有真情流露,就能写出好文章。一席话听的我豁然开朗,我重新写,果然又发表了几篇,欣喜之余对他充满了敬佩和感激之情。
2012年9月,我从机修厂来到动力厂,又结识了杨继伟,几乎每期报上都有他的文章。我向他请教秘诀,他告诉我要“多读、多写”。我刚开始对此不以为意,好长时间后,突然悟到多读多写其实是坚持,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做到比别人读得多、写得多,才能从量变到质变,写出好文章。
怀揣梦想的人最无奈的事是找不到一片可以播撒梦想种子的沃土,我有幸将我梦想的种子撒播在豫光这片沃土上。我感谢豫光为我提供了成长的舞台,感恩《豫光报》给了我文字舞动的平台,感激那些身穿豫光蓝的工友们的热心帮助。(左超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