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刘邦用人之策(下)
刘邦称帝后,封萧何为丞相,招来众多功臣抱怨,特别是那些高级将领更加不满。我们出生入死打天下,身经百战,攻城略地,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萧何只会舞文弄墨,从无汗马之功,地位却在我们之上,不服!
有一天,刘邦大宴群臣。刘邦问大家:“你们知道打猎吗?”众人回答:“知道。”刘邦接着问:“你们知道猎狗吗?”群臣回答:“知道。”刘邦说:“打猎,追捕野兽的是猎狗,而发布命令的则是猎人。你们只能抓捕一些飞禽走兽,属于功狗。至于萧何,发布命令,属于功人,你们说,功狗和功人,谁的功劳大?”“再说了,你们都是独自跟随我,多者也不过两三人,而萧何率领宗族几十人跟随了我,功劳不能忘记呀。”听了刘邦这番话,群臣再也不敢言语了。
有一次,刘邦问群臣:“你们要实话实说,我能够得到天下,而项羽却失去天下,为什么?”群臣的回答不能令刘邦满意,他说了一段话:“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大意是:我不如张良、萧何、韩信等人,但我却能用他们。项羽有一个范增,却不能很好的用他。这就是我成功的原因。可谓一语中的!
彭城之战,项羽以少胜多,大败刘邦联军。刘邦仓皇逃跑,竟然置老爹和家眷不顾,更有甚者,为了让马车跑得快点,把自己的儿女也赶下车。众人觉得很残忍,刘邦却不这样认为,他振振有词的说:我很了解项羽,他自祤大英雄,一定不会难为我的妻儿老小。如果带着妻儿老小一起逃,大家都逃不掉,一旦我被项羽擒获,将万劫不复。
彭城之战,项羽本来有活捉刘邦的机会。由于一个人,让刘邦成为漏网之鱼。丁公是项羽手下的一名大将,但却私自放了刘邦一马,让刘邦死里逃生。刘邦称帝后,大封功臣。丁公自以为当年手下留情,对刘邦有活命之恩。丁公找到刘邦,以为能够得到刘邦的重用。却不料被刘邦砍了头。刘邦为何要杀丁公。不妨引用一段话。其中有刘邦的话,也有后人的评论。
刘邦说:“不要让后代的人向丁固学习。” 壮学子说:“丁固死得太晚了!刘邦的性格也太变化莫测了吧?" 刘邦说:“是丁固使得项羽失去了天下。”丁固作为项羽的臣子是不忠的,然后最忠于项羽的大臣是英布。丁固被杀以后,刘邦又悬赏招降英布,刘邦不是个能循公忘私的人啊。 那么刘邦为什么要杀丁固呢?我认为:刘邦怨恨丁固,如同怨恨英布一样啊。然而丁公被杀、英布最终被赦免,这是因为英布虽然屡次把刘邦逼入险境,但最终没有能力杀掉刘邦,他自以为有罪所以逃跑,其实刘邦并不为此感到太痛恨英布。丁固既能把刘邦逼入险境,又能放他走,他自以为对刘邦有恩惠,其实这才是刘邦感到羞耻的地方。
以上评价很有道理,但有一个问题让人大惑不解。在鸿门宴上,如果没有项伯相助,刘邦早已成项羽刀下冤鬼。使得项羽失去天下的是项伯,刘邦却封赏了项伯。另外韩信、陈平都是项羽的属下,他们投靠刘邦之后却得到重用,这是为什么?韩信、陈平投靠刘邦时,刘邦尚且弱小,鹿死谁手还不得而知。英布为项羽立下赫赫战功,他投靠刘邦时,虽然刘邦在军事上取得一些优势,但最终胜负未分。丁公是在刘邦取得天下之后才准备投靠,这种首鼠两端之人,往往被人不齿。杀鸡儆猴,同时也警告手下的那些功臣,不要心怀二心,否则丁公就是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