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90|回复: 3

你会鼓励孩子吗?

发表于 2014-12-4 15:10:5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教育孩子有两条路径,一条是顺其自然,让孩子根据自然的生长节奏去发展,认为孩子具有自然生长的潜能,不干预或者极少干预孩子,认为孩子成长的问题是成人乱作为的结果;一条是认为孩子作为混沌的个体,需要开蒙,需要教化,需要帮助孩子开发智能,培养在社会中和其他人共同生活的能力,希望通过教育的努力,让孩子获得更好的发展。前者的想法很美好,也很有号召力,可以说它是对孩子的信任,通常把它归入性善论的范畴,从古至今均有人根据这样的逻辑去构建教育。后者认为孩子不是自然发展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教化才能符合特定社会的需要,适应一定社会共同生活的要求。后者相对于前者更具有实际的影响力和操作性。
  那么,如何教化孩子呢?通常认为有两个必要的手段:鼓励和批评。那么,如何鼓励孩子呢?不同的家长和教师对此理解不同,做法也就不同。目前,对鼓励大体有以下几种理解:
  1.鼓励就是表扬
  这可能是对鼓励最普遍的认识了,因为鼓励就是鼓舞与激励,对一个人而言最好的鼓舞就是让他看到自己的长处,让他从成功走向成功,就是表扬孩子做得好的方面。表扬当然让人愉悦,但是不一定受到鼓励,能让孩子感到鼓励的表扬需要具备几个特点:一是真诚,发自内心,而不是带有功利性,如你做得很好了,希望你能做得更好。这样的表扬孩子感受到父母是为了我做得更好而在表扬自己,得到的可能不是鼓舞,而是对一种被操控的抗拒。二是要具体,要具体到某一个行为中,某一点进步,切忌泛泛表扬,泛泛表扬只能让孩子感受到你的认同与情绪,而不能对孩子日后的行为产生有针对性的影响。
  2.鼓励就是刺激
  这样做的父母也不少,他们通常用"别人家的孩子"或者某种恐惧来刺激孩子如"你这样下去会很危险",这样的教育通常不是父母经过有意识的思考决定的,而更多是父母情绪的表达。是父母感受到问题的严重性,或者想让孩子感受到问题的严重性而不假思索地把焦虑的情绪反馈给孩子,希望这样刺激到孩子能让孩子重视问题并努力改善。这样的刺激通常有效果,但是不能多用,很容易让孩子反感而心生抵触。
  3.鼓励就是奖励
  奖励,特别是物质的奖励也是父母最常使用的鼓励方式,好处是立竿见影,让孩子感受到现实的好处,对于幼儿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而言这样的方式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但是不能一直用下去,需要在小学低中年级开始慢慢把方法从物质转换到对事情成就感的体验中,形成一种内激励,这才是鼓励孩子的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23:22:26 | 查看全部
欢迎老师阅读和欣赏!冬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2 02:02:18 | 查看全部
欢迎老师支持和阅读!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20:10:54 | 查看全部
欢迎各位老师支持!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