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14|回复: 1

党建“引擎”驱动荆州腾飞

发表于 2014-12-5 15:45:3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记者李天然周雪婷见习记者向弘

深秋的洪湖岸边,莲满菱熟,雁鸭争泳,渔民和养殖协会的专家们泛舟湖上,采用机械化操作结网捕鱼,新农村画卷多姿多彩。

“今年党支部找来专家手把手的指导,我们铆足了劲抓生产,终于赢得了大丰收!”岸边的渔民爽朗地告诉记者。

党建促发展,发展带党建。在荆州这片热土上,党员干部擂响壮腰雄起的战鼓,在征地拆迁、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信访维稳“四个一线”实干苦干,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的道路上率先发力,激荡江汉。

“壮骨”——将“四个一线”作为培养干部的“主战场”

2011年11月26日,壮腰工程的战略机遇惠顾荆州大地,时代变革的嘹亮号角已吹响。

如何“壮腰”?其核心在党、关键在人。

市委书记李新华多次强调,要坚持把一线岗位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主阵地,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征迁安置和信访维稳“四个一线”选好干部、用好干部。

这种“四个一线”的探索,先从绩效考核开始。为治理干部“为官不为”,2012年,荆州市依托互联网,自主研发“荆州市干部实绩考核系统”记载监督功能,实现干部“网上晒业绩”,让干部坐不住、闲不住。

“上班时间,机关干部办了哪些事,都要有清晰的记载。如果你今天没干事,就无事可记,无绩可晒,压力非常大。”市绩考办负责人陈东声说,“网上写工作日志已成为荆州3万多名干部每天必须完成的‘作业’,已开辟了‘一把手’、‘招商小分队’、‘政务服务窗口人员’、‘挂职干部’等专门版块。”

网上晒实绩,倒逼机关干部谋事干事。2012年4月,时任市环保局沙市分局局长的谢俊勇,接到从上海打来的电话:“我们高田公司想在华中地区布局,你们荆州怎么样?”电话那头,是谢俊勇大学时睡在上铺的兄弟——潘孝阳,现任高田公司中国区财务部部长。

其实,面对这一条突如其来的项目信息,谢俊勇作为环保系统的干部,完全可以“置之不理”。但他却莫名惊喜!作为全球同行三强之列的高田,如果落户荆州,将对壮大本土汽车配件行业具有很强的带动性和辐射力,也将成为荆州工业发展的强大引擎!于是,他详细介绍了荆州投资环境、招商政策,希望好友促成高田公司高层来荆考察。

5月下旬,荆州大雨磅礴。考察团来到监利、荆州开发区后,谢俊勇全程陪同,从盐卡码头、到荆州火车站,往周家岭变电站,访城市污水处理厂……“不做招商人,不知招商苦。”本不是招商专班人员的谢俊勇转变角色,成为高田项目招商专班的一员,在其后一年多时间里,无论是前往上海拜访还是在荆州接待,他都全程参与。

2013年7月10日,高田情定荆州。“与其说高田落户荆州,是被荆州的环境所吸引,倒不如说是被你们的热情服务所打动。”高田中国总经理葛征宇的一席话让在场人们心为之一动。

签约并不是终点。谢俊勇还申请担任高田项目的“企业秘书”,他要做高田的“亲戚”,继续为企业提供细致服务。这次“多管闲事”,让谢俊勇被评为2013年度“十佳实绩突出干部”。

选人用人问题,向来是“存亡之本,治乱之机”。有没有选准干部,是不是用好了干部,对于党的事业成败具有决定性意义。近年来,荆州市委探索建立科学的基层干部工作实绩考核机制,坚持“四个一线”主战场不动摇,以实绩论英雄、以实干促发展,让干部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品质、提高本领。

“四个一线”的用人导向,不仅激励清廉为官、事业有为的干部有为、有位,更有效解决了遇到问题绕道走、不敢担责化解矛盾,不敢为等“为官不为”的问题,让荆州“南郭先生”、“撞钟和尚”变少了,为广大党员干部营造了谋事、干事、成事的氛围。

与此同时,荆州市不断打破人才引进难和留住难的“瓶颈”,出台《关于引进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的若干意见》、《关于集中实施人才工作“8+2”项目的意见》等措施,通过兼职聘用、技术入股、项目合作等方式,吸引了一大批人才来荆州创业,使荆州成为众多高层次人才创业和施展才华的沃土。

“活血”——“为民务实清廉”激活“党建一盘棋”

“以往我们最怕的是涝灾,现在完全不用担心了。”望着颗粒饱满的稻穗儿,松滋市纸厂河镇大沟村村民王先海讲起了3年前的一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5 15:46:40 | 查看全部
那是2011年,纸厂河镇出现强降雨天气,降雨量多达97毫米。地势低洼、素有“水袋子”之称的大沟村遭了殃,近2000亩农田因涝几乎颗粒无收,群众对整治排灌设施的呼声强烈。

“群众有期待,我们就该有行动。”湖北松滋纸厂河镇正科级干事李文全主动向镇党委请缨。他调查得知,5.5公里长的中直渠已经约40年没有清淤,排水不畅导致涝灾不断。

清淤、打草、除障、整坡……为了尽快完成整治,尽管患有腰椎间盘突出,李文全还是坚持带头参与,与施工队一同日夜奋战在一线,经常一忙就是整个通宵。工程最终提前3个多月保质保量的完成了。

渠通了、水清了,李文全也消瘦了许多。经他建议,全镇总长约343公里的261条排灌沟渠随后都纳入了整治范围。去年6月,降雨量高达230毫米,大面积农田受灾的现象没有发生。

这只是我市党员干部为民务实解难题的一个缩影。

按照省委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个同步”要求,荆州深入开展“转作风、抓落实、晒实绩”主题活动,以进工厂、进农村、进社区,联重点企业、联重大项目、联社区农村,服务“壮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主要内容,共为企业解决发展难题79个,投入农村、社区基础建设资金70多万元。深入推进治庸问责活动,重点问责损害招商环境、影响项目落地、行政审批违规、干扰企业经营的“四类行为”。

凝心聚力提精神,争创业绩促发展。我市还积极开展推进创先争优、“1+1心连心”、在职党员进社区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先”、“优”意识和干事创业的激情。全市党员干部包乡联村、驻村结对、定期下访、同吃同住同劳动,“一竿子到底”,与群众“零距离”。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7年如一日无私奉献社区的社区“编外主任”彭国珍、“一心为民的好干部”关正世、“土家山乡好书记”杨征民、“草根民警”刘建平……荆州树立起了一批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新典型、新标杆,为广大党员创先争优树起了一面面“旗帜”,营造了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的氛围。

扎根沃土枝叶茂。在荆州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机关干部在帮扶共建中体验百姓酸甜苦辣,在促膝交流中掌握工作利弊得失,在朝夕相处中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夯实、拓宽着通民情、强基层的基础,为实施壮腰工程、加快荆州振兴凝神聚力。

“强基”——铸造“凝聚人心、跨越发展”的党建堡垒

沙市区立新乡荆江村是典型的“城中村”,一直处于在高楼大厦的“包围”之中。可是,世代居住在“城中村”的村民们失去了耕地,脱去“农民”身份,却一时无法适应时代发展。

账上无钱、种田无地、致富无路,怎么办?荆江村党总支不找市长找市场,果断提出“实业兴村、商贸活村”的发展思路,毅然带领村民闯市场,迈开了集体创产业的步伐。

为此,荆江村党总支书记杨长君和班子成员反复学习、反复讨论、反复酝酿,确立了金龙路为商业区、五组为工业区、六组为农业区的发展思路,力促三大区域经济竞相发展。

“杨书记和我们心贴心,他常常到市区相关部门跑项目、争资金、办手续,是我们的主心骨。”村民们这样评价。据介绍,荆江村与蓝特集团合资兴建蓝特商贸城,规模经营建材市场,年营业额达10亿元,上缴税金300余万元,仅此一项,每年就可为荆江村提供130万元的收入支撑。

如今的荆江村已经被誉为“荆州商贸第一村”。去年,该村净资产有5000多万元,村级年收入在800万元以上,人均纯收入接近2万元,把荆江村人的富强梦变成了现实。

一个党员一盏灯,一个支部一面旗。近年来,我市在各类基层党组织中广泛开展“组织创产业、党员创事业、群众创家业”、“春风行动”党员求职服务专区、“双基双赢合作贷款”支农信贷服务、村“两委”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极大丰富了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载体。同时,将农村“两委”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乡镇、村年度重点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内容,通过“双向进入、交叉兼职”,充分发挥党组织党员示范引领作用。

基石稳,事业兴。在荆州这片热土上,广大党员干部逐渐成为创新路上领头雁,产业发展领跑者。许多村党支部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中,大胆创新,因地制宜,走好盘活集体资产、土地营运、招商引资、服务创收、改革创新、“合村并组”、政策帮扶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路子。

巧借东风鼓满帆,精弹党建奋进曲。荆州党员干部群策群力,众志成城,提振精气神,为民办实事,以推动壮腰工程见成效的好作为,争当清廉为官、事业有为好干部。

风展红旗美如画,党徽熠熠映荆州,荆州“三年见成效、五年大跨越、十年大振兴”征途繁花似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