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12-6 14:15:52
|
查看全部
“面”:有的产品有卖“点”、品质也不错,但如果没有好的宣传载体,往往也只能囿于一域,做不大。诚如一根铁钉,光有好的“尖”、也有好的“杆”,但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着力“面”推进,往往也难深入。众所周知的例子:王老吉在走向全国前,只是偏安一隅的普通饮料,知之者甚少,后来借助了中央电视台一飞冲天,一度超越“两乐”,价格还是原来的价格、产品还是原来的产品、厂家还是原来的厂家,只因有了中央电视台这一“面”,所以王老吉缔造了辉煌。
当然,王老吉的成功是“点”“线”“面”的最佳结合:“怕上火,喝王老吉”这是一个犀利的“点”;王老吉在岭南浸润多年,从未出现过质量方面的问题,品质是过硬的,证明它有一条过硬的“线”;中央电视台是一个最为理想的“面”。“点”“线”“面”结合,再加上大把大把的“银子”就成功了。
2009年我曾帮助一位于和平路上的50平左右的海参店找到了突破“点”,借时报这一“面”的宣传,创造了600字软文广告卖出20多万海参的奇迹,但终因老板小富即安的思想等原因,没有了后续投入,所以直到现在还仍然优哉游哉地活着。这说明“点”“线”“面”之外,外力(“银子”)也很重要。这就是尖锐化营销理论的运用成功,离不开外力的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