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27|回复: 1

以法治精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发表于 2014-12-7 10:30:1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以法治精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子平
  改革需要法治保障,法治需要改革推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形成了姊妹篇,法治与改革两大主题,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彰显了党的十八届中央领导集体高扬法治旗帜、开创全面深化改革新格局的坚定信念。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切实以法治精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让改革始终行进在法治的轨道上。
  法治与改革齐头并进、相互促进,这不是历史的巧合,而是发展的必然。改革开放以来,从我们党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确立法律的地位和权威,到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一以贯之地推动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再到党的十八大明确强调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法治与改革始终相伴随。今天,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如不及时以法治方式疏浚改革洪流,以法治思维化解矛盾淤积,改革势必难以为继。另一方面,我们确立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明确了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改革开放各项事业步入了有法可依的法制化新时代。可以说,只有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把改革主张纳入法治程序,以法治方式化解改革风险、巩固发展成果,才能确保改革有序推进、行稳致远。
  法治是改革的压舱石、发展的助推器。以法治精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是对改革的更高要求和有力推动。要始终做到尊法、守法、依法,坚持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先行先试依法授权,坚决走出“改革创新就要突破现有法律”、“改革要上、法律就要让”等认识误区,切实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确保改革立法先行、有序推进。要实现改革决策与立法、修法相协调,在研究改革方案和改革措施时,同步考虑改革涉及的立法问题,及时提出立法需求和立法建议。要全面提高立法质量,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发展需要开展立法,通过法律的立、改、废,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为全面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法律条件。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以法治精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根本是要培育全民族特别是广大领导干部的法治精神,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的能力和水平。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掌握法律知识,强化法律意识,树立敬畏法律、崇尚法治的信念,自觉信法、守法、护法、用法;要增强依法办事能力,学会和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要严格依法行政,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做到改革决策符合法律要求、体现法律精神,不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法治诠释着现代治理的题中要义,激发着改革发展的前进动力。各级机关党组织要深刻认识四中全会的重大意义,自觉用全会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指导行动,坚定不移地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7 10:30:37 | 查看全部
来源:紫光阁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