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背后是否炒作
也正是因为拍卖的高价频频,关于艺术品市场存在泡沫、做局等质疑声也不绝于耳。大量资本涌入市场、画家和拍卖行联合炒作,甚至于还有人通过艺术品交易进行洗钱、雅贿……再加上收藏市场原本就面临的赝品多和鉴定难等痼疾,更让不少普通投资者对表面火热的艺术品交易敬而远之。
有的画家懂得向资金借力,在经纪人的不断推动下,其附加值不断累积,与其说艺术市场神奇,倒不如说资本的力量能够翻云覆雨、化腐朽为神奇。造出惊人的天价,无非就是想让更多人打消疑虑、停止观望、进场接盘。而有了诸多亿元天价拍品做标杆,下面的作品就更有往上走的空间了。反过来再一看,小作品都能几百上千万元地往上蹿,那些真正公认的佳作甚至稀世珍品可不就得上亿元嘛!“轿子”就这样被越抬越高。
更多的机构和个人则采取基金、信托、私募等方式介入艺术品市场,而制造和利用某些天价拍品则成为他们的重要融资手段。业内人士透露,这些资本的运作模式是先用高价拍得艺术品,再将拍品抵押发行信托,最后以信托资金支付货款。而融资型艺术品信托的资金流向是可以由投资顾问自主决定的,有的人更通过“假拍”或“拍假”把艺术品价格炒高后设法融资,真可谓是空手套白狼。
另外,拍卖市场的炒作双方往往还会事先设定好固定的佣金,不管东西最后拍到多高,佣金只需给一点就可以了。而拍卖行一般根据成交情况自行报税,并不会体现某件拍品的税额,因此单凭缴税情况也无法对是否假拍下定论。《2014年TEFAF全球艺术品市场报告》就曾指出,尽管中国的艺术品拍卖成交总额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但截至2013年6月,中国100万元以上的拍品结算率仅为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