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个空饮料瓶卖废品不过几分钱,看起来毫不起眼。但在滨海新区草场街社区,有一支名为“夕阳红爱心拾荒队”的老年志愿团队,捡瓶子捡出了名,甚至身边认识、不认识的人都在他们的带动下一起加入到捡瓶子的队伍中。在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来听记者张颖采写的报道:
每天出门捡捡饮料瓶、易拉罐等废品,已经成了尤玉琴和十几位老姐妹们的习惯。尤玉琴说,这个习惯源自三年前她的一个建议:
(出录音:开始四五个人,经常在一块遛弯,经常看见瓶子、广告什么的,就想,咱大伙都捡,捡起来咱们搁在一起,支援哪个困难学生。这么一说,大伙都说行啊,就这么就开始捡了。)
尤玉琴给自己的志愿团队起了个名字,叫“夕阳红爱心拾荒队”。在社区居委会的帮助下,队员们选定了社区里的一名家庭困难的大学生进行资助,每年汇总卖废品所得资助一次。拾荒队成员王春玲专门制作了“爱心账本”,账本上清楚地记着卖废品所得的每笔款项。
(出录音:前期很少,才十几块钱。我这还有于家堡……街里头奖励了我们500,我们异口同声,咱就捐了吧,捐了500这是奖励的。记者,您这帐记得真清楚?每次卖完了恐怕我忘啦,马上记,一分钱,一毫钱都不能差。)
拾荒队队员平均年龄超过70岁,最初捡瓶子也有点抹不开面,怕遇到熟人。队员李秀文说,她退休前是教师,开始时看见学生家长总躲着走:
(出录音:学生家长看见我好几次,看见我没好意思,转身我就走了。有一回我看见前面有个瓶子,学生家长在后面盯着我呢,我看正好没盖,我上去一脚踩扁了装兜里我就走了,那才快呢。)
不论春夏秋冬,草场街社区到金街、外滩公园的路上,每天都能看到队员们捡瓶子的身影。随着“夕阳红爱心拾荒队”的故事被周围越来越多的人了解、熟知,家人、邻居朋友、甚至是不认识的人都开始主动帮忙捡瓶子。队员姬秀香讲述了她们家捡瓶子趣事:
(出录音:我侄子结婚,我们一家字回老家黄骅。结婚哪我一看有好多瓶子,我就跟我侄子说,你们瓶子有用吗?他说,没用啊。我们对象就说,没用给你二妈吧。说她们有个爱心队,捡了卖废品资助大学生。大家都帮这捡,连几岁的孩子、我们带闺女都一起捡,捡了几箱子,后备厢都装满了,就这么带回来。)
在队员们每天拾荒的路上,有一家企业,企业看门的保安黄师傅,隔几天就会攒一兜子空瓶子、纸盒子,等着队员们来取:
(出录音:大娘们这几年行动感染了我们,我们也做点力所能及的,看见有瓶子纸盒子就捡起来,等大娘们来的时候给她们,事很小,献爱心这也是。)
“夕阳红爱心拾荒队”发起人尤玉琴告诉记者,三年多来,她们已经累计给困难大学生捐款4000元。这4000元背后,靠的就是热心人的帮助,靠的一点一滴的积累。
(出录音:三年下来,咱现在相当于捡了六万个瓶子,一万斤纸盒子。)
前些天,队员李秀文不小心摔了手腕,缠着绷带也没耽误她跟姐妹们捡瓶子:
(出录音:为别人做点好事,自己挺快乐的。人家报纸上写的,一个乞丐,都90多岁一个大爷,还资助那么多学生呢就是捡废品。我觉得我们也是点滴的,捡个瓶子捡个什么的,看着挺小,小爱汇集大爱,点滴善意,也能温暖人心。)
来源:天津广播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