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12-9 11:45:32
|
查看全部
示例四
集团公司领导班子调整。因这之前发生多起离退休老同志上访事件,故新班子上任后第二天即召开老干部座谈会,与老干部座谈,交流思想,征求意见。记者写了一篇报道,标题是:
肩题 问候平安 征求意见 促进了解
主题 耿加怀王信与离退休干部亲切交谈
标题太平淡,无文采。
修改后的标题:
主题 座上茶方新 心中情更挚
副题 耿加怀王信与离退休干部亲切交谈
主题用虚题,强调新班子与老同志沟通的心情,烘托了气氛。
示例五
一垂钓者在高压线下钓鱼,带水的鱼线甩到高压线上,垂钓者被高压电击穿死亡。
原消息的标题是:
济东矿区一职工钓鱼时触电身亡
这个标题应该说比较简捷准确。但是,它传达给读者的信息较少,编者对事件给读者带来的启示没有交代。为增加标题的吸引力,使之更具提醒效果,改成:
主题: 人钓鱼乎?鱼钓人也!
副题: 济东一职工高压线下钓鱼触电身亡
示例六
这是一篇报道矿井如何重视资源回收的稿件。资源问题倍受社会关注,煤炭开采资源回收率低,一直是困扰煤炭行业的问题。原稿件的标题是:
济三矿厉行节约每斤煤炭
这是初学新闻写作的通讯员起的标题,非常笼统,没有敲到点子上去。编辑改稿时,给它配了肩题,主题也进行了修改:
肩题 倡导科学发展 重视资源回收
主题 济三矿视国家资源如自家粮食
虽然有改观,但肩题空洞,主题也有些生硬。主题肩题都出现“资源”二字,有重复之感。
将其改为:
肩题 合理布局 精细开采
主题 济三矿视资源回收如粮食归仓
肩题有了具体工作,传达给读者更多的信息。
示例七
这是一篇报道基层党组织如何以人为本,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稿件。这类稿件,往往写得“虚”,写得“水”。但这篇稿件写了基层党组织抓的三件事,并把它作为内文的小标题:“党员‘写真集’”、“星级职工竞赛”、“职工信息联系书”。
通讯的标题是: 《山高人为峰》
作者的本意是要体现党组织“以人为本”的正确做法,但表述有些生硬。
修改后的标题是:
“以人为本”三重奏
——兴隆庄矿选煤厂思想政治工作调查
三重奏是音乐里的术语,拉来用一下,对应党组织抓的三件事,正合适。
示例八:
矿区一位早年在黄埔军校第七分校任过教官的老人,在92岁这年被评为全省“健康老人”。来一报道,标题是:
南屯矿祝克贤被评为全省“健康老人”
标题不亮,传达的信息太少。起不到“眼睛”的作用。审稿时加了肩题:
黄埔任教官 九旬离休翁
南屯矿祝克贤被评为全省“健康老人”
报纸是个让人不断产生遗憾的产业,诸如错字病句、数字错误、人名错误、版面瑕疵、行文表述不尽如人意等,当时想不到,见报就晚了。
这篇稿子的标题匆匆改过,等报纸出来,觉得“黄埔任教官”一句,似有不妥,因为它即包括“过去时”,又可理解为“现在时”,读者看过标题,也许会产生疑问。改成“黄埔曾任教官,九旬离休老翁”更妥。然白纸黑字,悔之晚矣!
示例九:
这是一篇写一位职工养信鸽的通讯。题目是:
养鸽大王——杨传道
看题目,你也许觉得“大王”的称谓太夸张。但是,作品中人物事迹及身世中有许多亮点,只不过标题中没体现出来。
为其加上提要式标题:
他是杨家将的后裔;他养的鸽子多次在庆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等全国性信鸽大赛中夺冠;他在全国十几个省市建立了连锁鸽棚;他还要将信鸽放飞国门,打出杨家品牌——
养鸽大王——杨传道
看完这提要,你是不是觉得眼前一亮?是不是觉得“大王”的称号真实不虚了?
通讯作品,特别是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加上提示性的标题是必要的,因为通讯的主标题传达的信息通常是有限的。
示例十:
请看这篇稿件的标题:
肩题: 升情 增智 警醒
主题: 鲍店矿安全文化长廊受职工青睐
安全文化长廊,是这个矿在职工下井前必经的通道上,利用牌版、标语、漫画等形式,宣传安全生产的相关内容,是一种教育方式和手段。
消息的肩体采用半文半白的语言,读起来不舒服。“警醒”一词也不准确。主题中的“受职工青睐”,太笼统,不清晰。
修改后的标题:
肩题: 凝聚情感 增长知识 警示提醒
主题:鲍店矿安全文化长廊成“温馨通道”
主要是把肩体“化开”,说透彻,说准确。主题中“温馨通道”要比“受职工青睐”更形象些。
示例十一:
周末开了“兖矿三百六十行”的栏目,有篇通讯写一个铝厂电解工在现场的工作。在车间启动试产时,他站在电解槽旁,曾被沸腾的溶液烫过手,留下了伤疤。这篇通讯的标题就以此作文章,拿这伤疤说事,题目是:
“永恒的纪念”
乍看这个标题没什么问题。但通讯不只写了试产,大量的篇幅是写工人在电解槽旁怎样工作。这样,标题就偏了。如果是写试产时的一个人物特写,那这标题还是挺合适的。
修改后的标题是:
电解槽旁守护人
强调主人公在电解槽旁兢兢业业工作的形态。
示例十二:
这是一篇写兴隆庄矿参加全国评比活动,最终荣获“全国创建学习型企业十佳标兵单位”的事件通讯。原稿标题是:
大浪淘沙
——兴隆庄矿荣获“全国创建学习型企业十佳标兵单位”侧记
用大浪淘沙来形容一级一级的遴选、淘汰,虽然形象,但没有突出兴隆庄矿的入选和获誉。作者拟标题的思路、比喻都没有问题,关键是缺一点亮色。修改后的主标题是:
淘尽黄沙始到金
这里,信手拈来借用了古人的诗句。(刘禹锡浪淘沙九首之八: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逐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作者如果熟悉这个句子,肯定也会想到它的。
所以说,要想拟好标题,多储备点古诗词、名言名句是很有必要的。
示例十三:
这是一篇反映矿区治理塌陷地的稿件。兖矿与地方联手,用矸石回添塌陷区,再在塌陷区新造地上建搬迁村民的居住区,形成了生态村落。稿件取材好、资料翔实,一看就是可雕琢成精品的作品。但原稿的标题不理想:
主题:集团公司塌陷地复垦重建生态村落初具成效
副题:开创地企联手共建新生态区模式
主题太长,不醒目,不生动。“初具成效”是俗话套话,好作品用它是忌讳。初编对标题做了改动:
肩题:地企联手共建新生态区 实现矿区可持续发展
主题:集团公司塌陷地综合治理初见成效
主题短了,但问题仍没有解决。看来“初见成效”深入人心,也害人不浅啊。
“地企联手”是前提,是原因,大家都看清了。关键是“果”要醒目。怎样才醒目?在塌陷区新建搬迁村落,这就像造了一条大船啊,飘在塌陷区水洼里的大船!思路有了——
修改后的标题是:
肩题: 地企联手共建新生态区
主题: 矿区塌陷地复垦再造“诺亚方舟”
“诺亚方舟”,承载的是矿井开采后生态破坏的“洪水”。
示例十四:
一篇写一个青年煤矿工人捐助几名困难大学生的通讯。
原题是:
心中的喝彩
似乎是在说青年工人对困难大学生的喝彩,但文章中没有照应,看起来较难理解,也与主题脱节。
稿子的结尾写到:
人生的大舞台上都有每个人扮演的角色,王春华始终认为自己是这个舞台上的“小人物”。他说:“虽然我不能改变这个舞台,只希望我的出现会让舞台更精彩。”
从结尾受到启发,主题很快定下来。又根据主人公的事迹,提炼了提示性引题:
引题:
他是一名刚刚参加工作三年的矿工,却已经资助了四名贫困学生;他承诺:自己如果遭遇不测,愿把补偿抚恤金的一半捐给受资助的学生......
主题: “小人物”的大舞台
小人物是主人公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大舞台则是他捐资助学的伟大事业。
示例十五:
来稿的标题是:
XX矿聋哑女工XXX获“感动邹城人物”称号
这个标题似乎没有太大问题。但定版时,我还是随手把“聋哑”二字去掉了。在此前,主人公的事迹已在我们报纸上报过了,大家已知道她是位残疾人,所以,在这里没有必要再强调她的特殊身份了。况且,女工就是女工,在人格上是完整的,贴上“聋哑”的标签,有对主人公不尊重的嫌疑。虽然原标题传达给读者“她是位聋哑人”的信息,但在这里它是不合适的。
示例十六:
原稿标题是:
国际焦化公司首列一级冶金焦销往国内最大钢铁集团
这又是一个长标题的例子。要记住,长标题不只读者看起来头疼,编辑划版也很头疼,不好处理。
在这篇稿件中,“最大钢铁集团”只是匆匆带过,没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所以,放在主题里,有点“抢戏”。标题的主体应该是国际焦化公司。
内文中提到了国际焦化是“亚洲第一炉”,刚刚生产即与国内30多家大型企业订立了销售意向。所以,在标题中,一定要把这些信息传达给读者。
修改后的标题是:
肩题: 亚洲第一炉 产品市场大
主题: 国际焦化首列冶金焦销往宝钢
这是见报的标题。它是否就是完美的?肯定不是。产品市场大,怎么个大法?如果再加个副题:
肩题: 亚洲第一炉 产品市场大
主题: 国际焦化首列冶金焦销往宝钢
副题: 并与国内30多家大型企业订立销售意向
这样是不是更完整些呢?
示例十七:
这是一篇写南屯矿未雨绸缪,在实施机械化开采厚煤层的同时,着眼可持续发展,成立薄煤层采煤队,拉开了小槽煤开采的序幕。
原题是:
主题: 南屯矿奋力劈开“薄厚配采”发展路
副题: 成立普采一区,正式拉开小槽煤开采大幕
标题中没有体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成立普采一区或是什么区,也不是读者想了解的信息。
修改后的标题是:
肩题:着眼可持续发展 实施“薄厚配采”
主题:南屯矿拉开小槽煤开采大幕
副题: 矿井服务年限可延长60年
副题中加了延长矿井服务年限的要素,这是读者希望知道的。肩、主、副三题一气呵成,传达给读者较完整的信息。
示例十八:
这篇稿件的标题是:
肩:兖矿委铁项目搭新桥
主:中国机车设备跨洋驶向委内瑞拉
可看了内文,稿件主要是写兖矿国际贸易部怎样做承接兖矿委内瑞拉铁路项目的设备出口权,并积极做好国内设备生产组织的。
中国机车设备出口委内瑞拉,不是消息主体。标题弄拧了。
兖矿国际贸易部怎样做好这单生意,是消息的主体。作品内文是这样写的,但在标题中被忽视了。
分清主次,标题就好做了。
修改后的标题是:
肩题:中国机车设备跨洋装备兖矿委铁项目
主题: 国际贸易部首次完成大单机械出口
示例十九:
济三矿井下工作面受过断层频繁影响。在这特殊的情况下,他们采取了几项措施,保障现场安全生产。
来稿的题目是:
肩: 激斗志 堵漏洞 提质量
主: 济三矿铲除“拦路虎”保安全生产
标题还不错。但仍有可商榷的地方。编辑感觉到了,修改为:
肩:激斗志 堵漏洞 提质量
主:济三矿迎难而上抓安全生产
毛病出在主题上,太苍白。“迎难而上”,概念化,不形象,没有传达给读者准确的信息。
二审时又作了修改:
肩:激斗志 堵漏洞 提质量
主:济三矿认真抓好特殊时期安全生产
仍然是犯概念化的毛病。你说“认真抓好”,读者仍不知是怎样抓的。
定稿时,又将主题做了修改:
肩题: 激斗志 堵漏洞 提质量
主题:济三矿三管齐下力搏生产现场“拦路虎”
这样是不是更形象、清晰些了呢?
示例二十:
太原钢铁集团来访,确定长期使用兖矿焦炭,表示要进一步密切同兖矿国际焦化公司的供销关系。来稿的原题是:
太钢增匾表谢意 国际特焦换来真情
意思表达得不尽准确。送匾只是个形式,主要的内容应该是双方供需关系的进一步稳固。“换来真情”表达不太到位。
编辑修改后的标题是:
国际焦化特种焦赢得太原钢铁集团青睐
意思是说得明白些了,但太干巴,没有吸引力,不亮。
修改后的标题是:
主: 太钢高炉用兖矿焦炭“上瘾”
副: 确定长期使用国际焦化特种焦
这样,标题有了可读性,意思也表达完整了。
示例二十一:
2007年山东出现洪涝灾害,汶河流域一矿井被淹。省煤炭工业局下紧急通知,要求全省所有位处河道、行洪区等流域的矿井立即停产撤人。
兖矿报有一报道落实上级指示精神的稿件:
肩: 积极相应上级指示精神
主: 集团公司四座矿井停产撤人
光看标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容易引起读者错误的判断。停产撤人的原因是什么?没说明白。
修改后:
肩: 集团公司积极响应上级防洪指示精神
主: 四座生产矿井汛期停产撤人
之所以强调“汛期停产撤人”,一方面是讲明停产原因,另一方面,是因为发稿时,已过河道洪峰期,矿井已恢复生产。如果按原标题发,那就成了一篇过时的新闻。
示例二十二:
这是一篇消息,报道某矿用矸石造砖,并投放市场。标题是:
肩: 化害为利 变费为宝
主: 兴隆庄矿废矸石山变成了“金疙瘩”
主题中的新闻要素太少,看不出产业、产品等相关信息。
修改后的标题是:
肩: 矸石山变废为宝成“金疙瘩”
主: 兴隆庄矿煤矸石空心砖投放市场
肩题、主题搭配更合理,新闻要素传递得更多了,看完标题就能知道新闻的内容。
示例二十三:
这是一篇通讯,报道矿井人才培养方面的事迹。
主题: 煤炭生产企业人才输送的摇篮
副题: ——南屯矿人才培养侧记
主题太笼统,太长,而且是个评价式的句式,不适合用来作通讯的题目。
修改后:
主题: 编织企业人才的“摇篮”
副题: ——南屯矿人才培养侧记
主题改成动态的,更符合人才培养的过程。
示例二十四
这是一篇写兖矿澳大利亚公司在澳洲创业的通讯。兖矿收购了澳洲因技术问题停产的澳思达煤矿,通过治理火灾、科技创新,恢复正常生产。兖矿还积极同当地政府接触,寻找资源开发的新途径。
通讯的题目是:
有多少梦想在自由飞翔
标题太虚,无力。
澳洲是煤炭大国,能够到那里去开煤矿,放飞兖矿人的梦想,很不容易。
标题有了——
修改后的标题是:
在煤炭大国放飞采矿梦
作品因没到澳洲采访,依据材料写成,难免枯燥。后来在煤炭系统的新闻评奖中斩获奖项,应该说与标题的成功不无关系。
示例二十五:
一篇写公安分局南下到广东追逃犯的通讯。
主题: 一个都不能少
副题: 济东分局广东追逃纪实
主题无力,不准确。套用电影名不成功。
标题肯定要改。从何处入手呢?想到了蔡锷将军,想到了电影《知音》里的一句歌词:将军拔剑南天起,我愿作长风绕战旗。就从这里着手,但这回顺序是反过来的:蔡锷将军护国北伐,干警们是仗剑南下——
修改后的标题是:
主: 金剑下南天
副:—— 济东分局广东追逃纪实
示例二十六:
这是一篇写艺术家刘兰芳的长篇通讯。
原题是:
(献给刘兰芳说书50年)
声振华夏 名播四海
刘兰芳——艺德品德官德皆楷模
编辑经常碰到这种情况:文章体裁(消息与通讯混淆)的不规范,文章体裁与标题的不搭配等。确切地说,这篇通讯用的是个消息题。“献给刘兰芳说书50年”只是栏目。“声振华夏........”是肩题,“刘兰芳........”是主题。因为企业报没有开纪念刘兰芳的栏目,所以用这个标题欠妥。当然,消息题可以当通讯题,这我们在一些深度报道里经常见。但这篇通讯用这消息题并不很合适。
改后的标题是:
声振华夏闻四海
艺品官德皆楷模
——献给刘兰芳说书50年
栏目改成副题。因是大报,全版刊登此稿,故主标题用双行。要是稿子登半个版或字数短,主标题只能用单行,这样才协调。
示例二十七:
2008年6月1日,各大超市、商场开始不再免费为客户提供购物塑料袋。顾客中许多人自己带提前准备的购物袋。来稿中有一特写,题目是:
矿区兴起环保热
“限塑”第一天,怎么会兴起环保热呢。“热”得太快了!怎么个热法,意思也不明白。编辑改后的题目是:
主: 推行环保购物
副: 矿区限用塑料袋第一天见闻
加了副题,传递的新闻要素多了。但主题太直白、干涩。
修改后的标题是:
主: 环保购物浴新风
副: ——矿区“限塑”第一天见闻
购物者自己带单位发的、或提前准备的环保购物袋,这不就是沐浴环保购物的新风嘛?
示例二十八:
在省举办的产学研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展洽会上,兖矿的发展成就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来稿的标题是:
肩: 兖矿发展成就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
主: 姜异康姜大明参观集团公司产学研展区
标题不亮,没有层次感。省委省政府领导在参观时对兖矿的产学验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没有体现出来。“有粉要搽在脸上”。要在标题上把省领导的评价表现出来。
修改后的标题:
肩: 在省产学研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展洽会上
主: 姜异康姜大明高度评价兖矿产学研成果
示例二十九:
这是一篇反映基层安全管理的通讯。兴隆庄矿为了保障安全执法的公正,专门成立了一个“模拟法庭”,由各部门人员组成,专门对安全监察、奖惩过程中出现的纠纷进行审理。
原作标题是:
主: 湛蓝,为了安全的天空
副: ——兴隆庄矿“模拟法庭”运作纪实
主题显然有毛病。副题较完备。
二审时,改了主题:
主: 维护安全管理的公正
副: ——兴隆庄矿“模拟法庭”运作纪实
主题的意思到了,但太概念化,不“亮”。标题概念化,就是我们认识到了问题的实质,但没有找到表达它的最佳途径、最佳语言。
终审时,将主题改动,副题加了“安全”二字。
主: 审理,以公正的名义
副:——兴隆庄矿安全“模拟法庭”运作纪实
其实,这个主题也不是太出色,甚至说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应该还有其他表达的途径。按照作者最初的思路,还可以改成“净化安全的天空”之类。在报纸出版周期、工作节奏允许的时间内,迅速、准确、尽量完美地拟定标题,可以说是对报人业务素质的一大考验。
示例三十:
这篇通讯的题目是:
都是醉酒惹的祸
写一醉汉拿石头为朋友“打架”,被人制服,又抢刀伤人被关进班房的事。标题交待不清楚,“都是......惹的祸”,这一句式,近年有被媒体用滥的感觉。还不如老老实实叙述事情的真相:
改成双行标题:
醉酒打偏架
抢刀惹祸殃
示例三十一:
这篇消息的题目是:
山东电视台专程拍摄矿工李传生的人生故事
原题看不出消息主人公的“故事”,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标题中应有交代。
主人公的突出事迹,一是常年坚持长跑,二是坚持写诗歌。
为其加肩题:
肩: 长跑健体魄 诗歌润心灵
主:矿工李传生人生故事搬上山东电视台
示例三十二:
一位曾去汶川救灾的职工丢了钱包,被人捡到后,拾者不仅返回了钱包,并对他的救灾行为大加赞赏,充满敬佩。
故事的原题是:
“要感谢应该是我们感谢你才对”
用的是拾钱包者说的话。显然有些辞不达意,题不对文。
二审修改后的题目是:
肩:好心人得好报
主:抗震救灾英雄钱包失而复得
也不妥。好心人得好报,似乎是在讲因果报应,用在标题上不妥;抗震救灾英雄一说也有点过,不符合人物的身份。
定稿时再作修改:
钱包失而复得
义举旧话重提
当一个思路走不通时,不妨换个角度,也许问题会豁然开朗。
示例三十三:
报纸开设了“矿区儿女志在四方”的栏目,报道职工子女到社会上谋求职业的事迹。有篇通讯稿件,写一位大学生到某乡镇当包村干部的事,题目是:
基层,炽热青春的起跑线
这里,“基层”一词不准确。我们企业的报纸,说基层,一般是指厂矿。乡镇农村,不是企业的基层。这是逻辑上的错误。
编辑对标题进行了修改:
跨出一步天地宽
还是犯了概念化的毛病。说教味太浓,不形象。
终审时,我拟了这样一个题目:
矿区走出大学生村官
应该说,这个题目还不错。但在核对人物的事迹时,作者说主人公当时已不在村里,到了乡政府部门,且正被县某部门借调。“村官”已成为过去时,不能用了。定版时,标题改成:
广阔天地铸青春
用广阔天地形容农村,年龄大的人理解,这是一个特定的词语;年轻的也肯定能明白。
示例三十四:
还是“矿区儿女志在四方”的栏目。有篇通讯,写一个学生,因高考成绩不理想,便想去西部发展。后来到贵州读专科,毕业后竞聘公务员,进入当地的政法系统工作。作品的题目是:
一路走来一路歌
这又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通俗题目,没有一点个性,和主人公的事迹没有实际的联系,没有传递任何新闻要素。新闻标题应该是作品独有的,不能被轻易复制的,是文学评论家们说的“这一个”,这样才是好标题。
修改后的题目是:
到西部放飞梦想
这样是不是更直接、更到位呢?
示例三十五:
集团公司于国庆节这天在孟子故里为百对新人举办集体婚礼。记者的消息题目是:
肩: 迎国庆99队新人结良缘 标新风万众瞩目贺佳丽
主: 集团公司举办巨大集体婚礼轰动古城
二审时,考虑婚礼的主题是“牵手兖矿、拥抱未来”,便把这一要素加进了主题:
肩: 迎国庆99队新人结良缘 标新风万众瞩目贺佳丽
主: 集团公司“牵手兖矿、拥抱未来”大型集体婚礼轰动古城
前面的,肩题不够精炼,后面的,主题太长,即使分两行,也不生动,单行字数又太多。我们一定要记住,即使是大报,标题超过16个字,排版就不好处理了,所以,要尽量简练。
修改后的标题:
肩: 百对新人牵手兖矿 万名观众目睹盛典
主: 集团公司大型集体婚礼绚烂夺目
层次有了,“牵手兖矿”的元素也有了,也更简洁了。如果说遗憾的话,那就是把“夺目”二字换成“古城”,“集团公司大型集体婚礼绚烂古城”,这样就更完美了。但因为定版仓促,当时没想到,留下遗憾。
大样出来后,发现编辑划版把标题空留得过厚,有些松。于是又加了一行副题:
肩: 百对新人牵手兖矿 万名观众目睹盛典
主: 集团公司大型集体婚礼绚烂夺目
副: XXX为新人主婚 XXX为新人证婚
一则为弥补标题空大的缺陷,二来,也加了些信息。“政治上”也需要。
示例三十六:
有一篇通讯,写一工厂职工,在夜间突降暴雨,危及厂生产安全时,自发从家里赶来,抗洪抢险,奋战到天亮。
来稿题目是:
暴风雨到来之后
似乎有些平淡。二审对标题进行了改动,改为《齐心协力战洪图》。乍看之下,除了“齐心协力”有些抽象、空洞外,似无不可。但此前不久,报纸的一版刚刚发过一篇通讯,题目就是《发耳战洪图》。标题在短时间内重复,是报纸的大忌,它反映出的是编辑过程的懒惰和平庸。再者,标题最好少用形容词,特别是通讯。
修改后的题目是:
深夜,当洪水来临
给读者留下些想象的空间吧,也比“齐心协力”有可读行。
示例三十七:
有一小消息,题目是:
济东分局抓获一潜逃十年逃犯
这个标题,除用了两个“逃”字,有重复之感外,似无大错。看稿时,随手加了个肩题,并把“逃犯”改成“嫌犯”,以避重复之嫌。
肩: 煤厂伤保卫 畏罪隐他乡
主: 济东分局抓获一潜逃十年嫌犯
把犯罪的相关信息加上,内容一目了然。
示例三十八:
这是一篇写养信鸽人的通讯:四代都养信鸽,到他这代,在全国出了名,又到世界公棚比赛中夺得冠军。
题目是:
XXX和他的四代鸽缘
这里,“四代鸽缘”容易让人产生误解:是四代鸽子还是四代人?
修改后的标题是:
四世鸽缘孕育世界冠军
这样读者应该能看明白了。加上了世界冠军的信息,有了厚重感。
示例三十九:
这是一篇年度工作会议报道,稿件题目是:
肩: 谋划新一年 开创新局面
主: 集团公司召开2010年工作汇报会高调倡推对标改革
主标题显然长了。
修改后:
肩: 集团公司召开2010年工作汇报会
主: 高调倡推对标改革谋划新一年
这样主题就更鲜明有力了。
再看这个标题:
肩: 建立环保节能管控体系 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主: 煤业公司荣获“中华环境友好煤炭示范矿区”称号
消息的主要内容是煤业公司获一称号,然后梳理了一下该公司围绕环境友好矿区建设所做的工作。肩题、主题都太长。
修改后:
主: 兖州煤业循环经济发展再结硕果
副: 近日荣获“中华环境友好煤炭示范矿区”称号
“硕果”虽有些俗套,但主题短了,从版面处理的角度来说,要容易多了、实用多了。
示例四十:
企业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推行“责任文化”。有篇通讯,写了基层几个职工对责任的看法及工作中的表现。原题是:
让责任成为前进的动力
这个题目应该说点得挺透,但是说教味浓一些。因为发稿时企业文化建设刚刚开始进行,好多职工对“责任”应有的涵义还知之甚少,这个题目也显得太“成熟”。编辑对标题进行了修改:
基层职工眼里的责任文化
意思是对的,但太平,太拖沓。标题要简洁生动。再修改后的题目是:
责任在我眼中
示例四十一:
集团总经理跟随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参加中澳经贸合作论坛午餐会和中澳首届CEO圆桌会,并在会上发言。来稿的标题是:
王X参加中澳经贸合作论坛午餐会和中澳首届CEO圆桌会
一是标题太长,二是重要的新闻要素没有体现出来。
对标题进行改动:
肩:随习近平参加中澳经贸合作论坛午餐会和中澳首届CEO圆桌会
主:王X发言热评澳投资环境并作美好展望
兖矿集团到澳洲开煤矿、收购澳大利亚公司,对澳洲的投资环境有深刻体会,所以会议才安排总经理的发言。这是新闻点,一定要在主题中体现出来。同时,肩题介绍了背景,主题短了,版面处理更方便了。
示例四十二:
这是一篇言论的标题:
让“低碳”成为生活方式
作品列举了一些生活中有“低碳”效果的细节,说明了普通百姓过“低碳”生活的可行。二审对标题进行了修改:
把握生活细节亦可做“低碳”达人
长了,有些罗嗦,立意虽准确,但文字多,不醒目。标题要有概括性,概括性越强,标题越生动。
改后的题目是:
生活小细节 “低碳”大文章
作品中的举例,好几例是按全国人口的口径来计算的,岂不是“大文章”!
示例四十三:
企业里有位退伍老兵,把自己30年来读报留下的剪报,贴在152本杂志上,送到了自己年青时所在的连队。来稿的原标题是:
一位老兵的军旅情怀
这是一篇小通讯,这个标题也算说得过去。但能不能作得更生动一些?这个标题传达的信息太少,读者看不明白。要想增加信息,可以把标题作成消息的标题。消息标题可以作通讯标题,通讯标题不可以作消息标题,这是报纸要求常识。当然,也可以作成消息、通讯能共用的标题,如双行主标题。这是一种思路。
修改后的标题是:
馈赠卅年简报
老兵军旅情怀
示例四十四
这是一篇通讯,题目是:
主题:搏击资本市场
副题:——李某某率队在香港举行兖州煤业路演发布会纪实
这篇通讯,就是写的一次路演活动。上市公司路演活动年年搞,主标题“搏击”一说,太过,有点生硬。
修改后的题目是:
主题:春风策马过香江
副题:兖州煤业香港路演发布会采访记
这个标题主副搭配,交代事实也比较清楚,有文采,有吸引力。
示例四十五:
一篇写一位有“熊猫血”血型的女职工,到外省献血救人的通讯。
原题是:
“熊猫侠”的生命之约
——兴隆庄矿女职工李迎春跨省献血的故事
这个标题除了读者对“生命之约”不好理解外,基本还算是个不错的标题。将主人公比喻为“熊猫侠”,也很有创意。
二审时,标题被改成《“熊猫侠”的义举》,太笼统、模糊、概念化。
怎样使标题更形象?
我从“侠”字,想到了金庸对“侠”的定义: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又想起他的作品《射雕英雄传》电视剧主题歌《铁血丹心》。思路有了!
修改后的主题是:
碧血丹心“熊猫侠”
这样更形象、更有文采、更有魅力。
示例四十六:
这是一篇到薄煤层矿井采访写的通讯,写了矿井的安全、创效、科技等方面的工作和变化。
原来的标题是:
煤海深处的大爱暖情
——赴北宿矿井下采访见闻
“大爱情暖”让读者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作者在正文里主要表述的是:矿工在艰苦工作条件下的奉献、劳动环境的不断改善、管理的成效等。
二审改的标题是:
在薄煤层攫取厚成效
还是不够准确,概括性也差一点。这篇通讯的内容比较杂,用虚题这个思路会好一些。因为这个矿采的是地质构造中的十七层煤,采访又是在春天进行的,于是,就将标题改成:
春深十七层
为了照应标题,我还在编稿时加了一句十七层煤的话题。为了时效性,我专门安排在立夏节气到来前发排了稿件。稿件发表后,引起了较好反响。一位在这个矿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多年的同志,见到我时,专门提到文章的题目,说改得好,大家都说好。作者是个年青的女同志,她对“十七层煤”没有了解,当然想不到拟这个标题,这说明,对现场生产状况、专业知识的了解,对写作是很重要的。
示例四十七:
集团主要领导更换。新董事长到来后,第一站便到全国闻名的兴隆庄矿下井调研,看望一线职工。通讯员写了一篇特写,题目是:
心系煤海第一程
应该说标题还可以。一审时,标题改成这样:
“效益靠大家创造”
标题引用了董事长和职工交谈的一句话。但这句话当标题,概括性差点。二审时,又将标题改成:
履职第一站
简洁有了,也挺准确,但是缺乏感情色彩。终审时,我又恢复了原作者的标题,只改了一个字:
情系煤海第一程
尽管虚一些,但有感情色彩,概括性也强。
示例四十八:
这是一篇采访未来能源化工公司应聘大学生工作生活的稿件。原题是:
未来能化的大学生
很显然,标题太平,交代的信息量也少。二审时,加了副题,将标题改成:
我们的未来不是梦
——小记未来能化大学生
有层次了,但题旨很模糊。“大学生”一词,指向也太宽泛。终审后的标题是:
走进未来,成就梦想
——未来能化应聘大学生采访札记
主题中的“未来”,一语双关,这样更准确,响亮,完整。
示例四十九:
有一患者到医院看完病,取药时将钱包遗落在取药窗口。这时一对夫妻也去取药,捡到钱包,然后据为己有。失主报案后,民警很快介入,查找到捡拾者,命其退还钱包,并进行了教育。
来稿的标题是:
济东分局民警及时为失主找回救命钱
标题简单了点,信息也太少。另外,捡别人的钱不归还,超过一定数额,就是非法侵占,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这一点作者没点到。综合以上几点考虑,给稿件加了肩体:
肩: 取药遗忘钱包 有人非法侵占
主: 济东分局民警及时为失主找回救命钱
标题做活了,也起到了教育、普法的作用。
示例五十:
这是一篇写荣信化工的建设者们在库布齐沙漠上创业开发的通讯。来稿标题是:
开发路上,脚步从未停歇
这个标题显然有缺陷。没有写出地域、行业等特点。一审感觉到了不足,进行了修改,改为:
大漠深处精彩多
仍然是没有特点。“精彩多”,太概念化。
二审又进行了修改,改为:
精心创大业
也太平,没有特点,还是不得要领。拟标题要和文学、绘画中刻画人物一样,要拟出个性、特点,强调“这一个”。三审时,改为:
创业,迎着库布齐的风霜
行业特点不好抓,那就抓它的地域特点。另外,从气势上,也有力量了。
本文在中国企业报协会内刊《中企传媒》刊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