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14|回复: 0

血的教训还少吗

发表于 2014-12-10 13:54:4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今年山东省寿光市龙源食品有限公司发生火灾,造成18人死亡,13人受伤。经调查,由于生产厂房未经正规设计、未申报验收,违规使用不合格保温材料,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等原因,造成了此次事故。我们不禁要问,该企业安全管理负责人怎样排查安全隐患的?该企业对员工进行了安全消防演练,逃生知识学习吗?为什么总是出现了事故才认真启动安全大排查,当初去哪里了?血的教训还少吗?

都说安全无小事,安全永远在路上,安全有开始,永远没有结束。安全关乎企业的命运,无数安全事故警示着企业,但总有企业去触碰安全红线。

每年,很多令人警醒的安全事故案例摆在我们面前,安全是一切的前提。可是,某某企业一次性造成十几人死亡的重大安全事故依然有发生,常常是触目惊心,心有余悸。试问,为什么血的教训依然不能阻止安全事故的发生,难道还有什么比生命还重要的吗?

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这是网上的流行语。总有人将金钱看得比人的生命还重要,甚至以威胁他人的安全来获利。有些企业,在安全上不是高瞻远瞩,而是目光短浅,总认为安全经费投入的实质性回报率低,于是在缩减安全经费上打了主意,安全培训、消防演练、安全讲座,张贴的安全画报、横幅、安全奖励等成了节约的对象。缩减了安全经费,可能几年的安全事故没有出现,对企业来讲,表面上降低了安全成本,增长了企业的效益,但实质上是增添了安全隐患,放松了警惕,存在侥幸心理。不知道哪一天,潜伏着的安全隐患像是一头蓄势很久的狮子,向无数的人张开了大嘴,吞噬,看着一张张鲜活的生命变成死寂,企业的气数离衰亡也不远了。

有些企业,每年投入大量的安全经费,往往在培训过程中,很多走于过场。如有些特殊工种上岗前需要培训几天,而有些负责人只培训几个小时,简简单单放一点网上下载的安全知识,而不是有针对性的实际讲解,然后培训材料作假,书面材料向上级汇报、总结,一纸文书就证明了安全培训。上级严格要求,下面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往往缺少了监督,导致了安全培训成了形式。

还有一些企业员工,对安全的认识不深刻,血的教训早已不新鲜。每年都会安全培训,安全知识早已是听起了“茧”,都明白安全的重要性,殊不知,每次实际操作演练时,却一穷二白。发生血的教训事件时,很少企业员工认真去分析事故原因,并对照企业的安全隐患,以身作则,做到人人都是安全员。

曾听员工说:“安全管理‘差不多’就行了,别太认真,安全整严了没人欢喜,重则得罪他人。”很多安全负责人在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熟视无睹,不愿得罪人,作好好先生,抱有“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侥幸心理。

安全管理工作中还出现了“人情面子”的现象。殊不知,“人情面子”助长违章指挥而导致人员伤亡;“人情面子”助长违章作业而造成事故;“人情面子”助长一些人员无视劳动纪律和安全纪律,而造成纪律涣散、管理懈怠、事故不断。

出现安全事故,血的教训,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总的来讲,只有安全管理方面投入越多,安全护盾才越强大,反之,则少弱。

都说做人要诚实守信,脚踏实地,我想说,搞安全工作,同样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人头,时刻紧绷“安全弦”,狠抓、严查安全细节末梢,斩断安全隐患的“导火索”,构建起全面的安全“防护网”,安全管理工作有开始,永远没有结束,安全管理工作永远在路上,狠狠“扎根”于路上。到那时,血的教训还多吗?(中铁二局电务公司  廖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