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逸舟红尘
(一)
被雾霭包围的冬日,需要一场清凌凌的雨亦或是一场白皑皑的雪,荡涤弥漫的尘埃,以彰显这个季节的沉静与肃穆。亦如逐步理性与成熟的心智,总在有意识的隔绝俗世种种,在自我掌控的范围内,独自生活,悠然盛开。
世界如此空旷,除去供养肉体所需的日常劳作,我与外界不再有任何关联。QQ、微信形同虚设,愿意交谈的人越发稀少,所有表达与陈述全部化为内隐的河流在心底肆意奔流,却不逾越理智而溢出表面。
待人接物,我是自私的。亦或是受西学启蒙思想的影响,注重个性的独立与公平,深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及承受后果的能力,我无需担心也不必援助。如果温润的言辞能抚慰那些无法忽视的表情与怜惜,我亦不吝啬。
安于自我的反省,不苛待于他人的选择,我的生活,日日安澜。
(二)
蒙蒙细雨,应约而来。穿透雾霭的层层围堵,从灰暗的天空里倾泻下来,在对面屋檐上逡巡,似乎在寻找一个恰当的落点。
我坐在窗前,聆听雨声。身上裹着去年春节时购买的橘红色羽绒服,沉静安详,像一株即将萎谢的青梅,无爱,无恨,清冷,淡漠,但依旧努力芬芳。
人都以为花开是最好的时光,和煦的暖阳下,满枝的姹紫嫣红是美好的存在。而我以为“凋谢”才是一朵花最美的姿态。犹如一场盛宴的尾声,一位佳丽的迟暮,美丽中缠着凄婉,纯净里裹着哀伤,一种说不清的况味,一种复杂的美。
花开荼蘼,美则美矣,到底掺杂了太多的热闹和喧哗,过于俗气;含苞的蓓蕾也是美的,但却暧昧不明,欲望蒸腾,不是过于青涩就是过于浅薄。唯有凋谢之美,在濒临死亡之际,却衍生了肆行尽兴的生。也许,只有对死亡不再持有对抗之心,才会有如此纯粹的性情和慈悲的情怀。
原来人的生命总要以情感的丰饶为依托,才会变得饱满而完整。
(三)
世上可有永恒?可有?可有?可有?一个无解的命题,偏有人对我追问不休。转身而去,不做回应。佛说,瞬间即永恒。所以,我只活在当下。对于昨日与未来,我不追忆亦不推测。所有虚幻的执念,我都放下。
人与人之间,聚散如风,随遇而安,切莫强求。如果相守只在当下,就不要奢求明日如何。一切都是有限期的,亲情、友情、爱情,莫不如此。人生是一条寂寞而悠长的旅途,没有人能陪你到最后。
没有过去,没有未来。所有走向都在一次次取舍中固定。所以《古诗十九首》中,劝人说:“人生不满百,常怀百岁犹。昼长苦夜短,何不秉烛游?”当下拥有,就已是永久,又何必再在意太多?
很多人只所以活得辛苦,除去世事的难测,也是由于自己的贪心吧?!
(四)
节气从容更迭,寒流逼近,冬日已深。我陷在时光的流里,独自摇曳。然,就算孤立无援,心里依旧持有平静与安宁。
无需被人记起,也不介意被人遗忘,无论何种机遇,都是顺其自然。在意的人都在身边,触手可及,每日看他们脸上平静的笑容,我就已安心。
情感世界里,我自觉依旧保持着最初的天真与直接,非黑即白,没有中间地带。时常心怀委屈,也容易满足于细小的关怀与聆听。
然,这也是我的选择。我愿意在生活的瓦砾上,缓慢垒砌精神世界的基石,以轻盈的飞翔镂刻生命光亮柔软的质地,让灵性的文字发起于血脉之中,告诉众生,我所有经历过的生命的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