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语基础知识三-猜谜的注意事项与灯谜谜格
灯谜的用典与借代
灯谜既然是汉语特有的文字游戏,不可避免地要经常使用汉语中的各种修辞手段,其中用得最多是用典与借代。可以说,灯谜不懂得用典与假借就难登灯谜的大雅之堂。
(1)用典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深远,流传下来的史书典籍和民间故事很多,这为灯谜的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素材。我们在猜谜时,应该要注意灯谜中使用典故的情况。比如:以“郗鉴选东床”为谜面,打一外国科学家名字,谜底是:爱因斯坦(爱的原因是坦腹)。如果你不知道《世说新语》里有个“坦腹王郎(又叫:东床选婿)”的典故就可能猜不出这条谜语来。又如:以“大耳儿不记辕门射戟时耶?”为谜面,打一成语,谜底为:求全责备。如果不知道用的是《三国演义》中白门楼吕布被擒住时,央求刘备说情遭到拒绝责备刘备的典故,你就猜不出谜底。又比如:以“叶公失色”为谜面,打一动物,如果你知道“叶公好龙”的寓言,谜底就不难猜出是“恐龙”。
(2)借代
借代是汉语的一种修辞手法,它是用与原始事物有关的另外事物的名称、特征、别称、外号替代所要说的事物事物的一种方法。灯谜如果不东的借代就是不懂猜谜,这话是有一定根据的。灯谜中借代种类很多,不一一列举,但一般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天干、地支的借代
“天干”即“甲、乙、丙、丁...”,常与方位词和五行相借代。由“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可用天干替代方位或者金木水火土。例如:以“太白出东方”为谜面,打一字,谜底是:子。初看似乎很难理解,实际上“太白”是李白的字,替代“李”字,“东方”则以“东方甲乙木”的方式扣一“木”字,“李”字去掉个“木”字,谜底就是:子。
“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它和传统的十二生肖相对应,可以相互借代,也与十二时辰相互借代。例如:以“未入灯谜之门”为谜面,打一四字俗语。按照地支,“未”对应羊,“灯谜”古代称做“灯虎”、“文虎”(以“虎”扣“谜”,也是借代),找准了羊、虎两个字,再结合谜面的意思,就不能猜出谜底:羊入虎口。又如:以“赤子”为谜面,打一四字常用词,谜底是:红极一时。这就是用“子”替代“一时”而成。
<2>人名与称为的借代
某人的姓氏、名、字、号、绰号、官职之间可以互相借代。前几天出的谜语:以“黛玉之诗狂”,打一体育名人,谜底是:林书豪。这就是黛玉的名去替代她的姓氏。又如前日的谜语:以“子美放羊”为谜面,打一人名,谜底是:杜牧。杜甫,字子美。这就是用字去替代他的姓氏。再如:孔子墓--打一地理名词--丘陵;莽翼德--打一三国人物--张鲁等等。还有的以朝代、年号与帝王的姓氏、名讳相互借代。比如:以”唐代瑰宝”为谜面,打一医学家,谜底是:李时珍。这就是用朝代(唐)和帝王的姓氏(李)相互借代。
<3>时间的借代
四季、节日名、节令名之间互相借代在谜语中是很常见的,例如:农历处--朔,农历十五--望,国庆节--十一,儿童节--六一,妇女节--三八,等等。如:以“十六成亲”为谜面,打一成语,谜底是:喜出望外。喜事办在十五之后的十六,以“望”代“十五”,谜底“喜出望外”就出来了。又如:“三八二十四”为谜面,打一体育用词,用“三八”代“妇女”,“二十四”代“双打”(一打十二),谜底就是“女子双打”。
<4>地名的借代
在谜语当中,一般以首都暗示国名,以地方简称暗示全称,以著名的河流、山脉、风景名胜暗示某个地名等等。例如:以“巴黎产品”为谜面,打一常用词“法制”,就是用首都代替国名。
<5>物名的借代
这种谜语就是利用物品或事物的别名或简称之间互相借代。例如:以“银盘”代替“月”,以“金乌”代替“日”,以“梅花”暗扣“鹿”,以“赤兔”、“千里”暗扣“马”,以“君子”暗扣“兰花”等。例如:以“千里相逢”为谜面,打一字,不能简单的猜“重”字,而是用“千里”扣“马”马相聚,既谜底是:骤。又如:以“白兰花”为谜面,打一四字成语,谜底是“君子一言”,这里就是用“兰花”暗扣“君子”,同时把“白”理解成“说话、发言”的意思。
<6>其他借代
谜语中还有一些其他借代比如古今字、通假字之间的借代、词曲名(以前讲词时讲过,有的一个词牌有多个名称)之间的借代、数量词的通借、符号的通借等等。例如:“然”和“燃”是一对古今字,于是可用“岂能釜底抽薪”为谜面,打一口语,谜底就是“断然不可”。
总而言之,灯谜的借代多不胜数,但是要注意的是,在制作谜语时要切记“以小扣大”的原则,遵循灯谜的禁忌。
2,注意同义词和一字多义的使用
在灯谜的制作中,用汉字的一字多义和同义词的谜语比较多,所以我们在猜谜时要足够引起重视。
汉字的同义词很多,这些同义词细微有差别,用法也不相同,但是这些同义词在灯谜之中常常用来相互扣用。比如:“言,白,告,谓,曰,云,道,论,话,说”是一组表示说话的词语;“士,卒,徒,兵,介”是一组表示士兵的词语;“行,走,奔,趋”是表示一组走的词语;“视,看,望,见,眺,观,瞻,察,相,张”是表示一组看、望的词语;“泣,哭,号,啼,涕,泗”是表示一组哭泣的词语。这些同义词在灯谜中往往互相扣合,猜谜时必须要注意。例如:以“难道”为谜面,打一成语,谜底是“不易之论”,就是利用“道”与“论”是同义词的关系,再用“难”扣“不易”就不难猜出谜底。又如:以“实践”为谜面,打一成语,谜底是“不虚此行”,也是利用“践”与“行”的同义词关系来猜谜底。
汉语中一字多义的现象,是灯谜别解的根据。我们了解字词的多种意义,对提高猜谜水平是很有帮助的。例如一个“文”字,本义是“花纹,纹理”,引申为“文采,文章,文字,文献,文饰”等意义。又如一个“道”字,本义是“道德”,引申为“道路,途径,叙说,说话,道白”等诸多意义。再如“书”字,本义是“写”,引申为“文字,书法,书信,书本”。又如“好”字,本义是“坏”的反义词,引申为“友爱,和睦,健康,赞许,容易,便于,可以,喜爱”,等等,这样的词语无法一一列举。例如有一则谜语以“是汉子喜欢走南闯北”为谜面,打一句八字口语,谜底是“男人没一个好东西”。谜底中的“好”字就要别解为“喜欢,喜爱”。又如:以“不告而别”为谜面,打一常用词,谜底是“秘诀”。谜底的“诀”字原来意思是“诀窍”,这里要曲解成“离别,诀别”。再如:以“门外告别”为谜面”,打一成语,,谜底是“ 在所不辞”,这里是把“所”字当成“住所”来解释。以上这些都是灯谜中比较常用的字词,大家应该适当记些。
二,灯谜简介
灯谜,即写在彩灯上面的谜语,又叫“灯虎”。猜灯谜又叫“射灯虎”。谜语来源于民间口谜,后经文人加工成为谜,它在中国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隐语”或“庾词”。秦汉时则成为一种书面创作。三国时代,猜谜盛行。在宋代出现了灯谜。人们将谜条系于五彩花灯上,供人猜射。明清时代,猜灯谜在民间十分流行。 灯谜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谜面、谜目和谜底。灯谜利用汉语字词多意的特点,不把谜面作原意解释,从而得出 元宵节市民赏灯猜谜。别样的意思,所谓“谜贵别解”,别解方显谜味。在灯谜中凡是谜面上有的字,在谜底中不能再出现,否则称为“露春”,灯谜一般是不允许露春的。
三,灯谜的谜格
“谜格”是谜语的附加条件,一种特殊的规定或者说特定的猜谜公式。用谜格的谜语必须要按照谜格规定的格式去猜才能猜对。谜格的命名在明代才开始确定下来。明代整理时有“广陵十八格”,到清代发展到二十四格,再到现在已经有五百多中谜格。谜格在流传过程中,有的因为异名已经被合并,有的因为没有实用价值已经被删除,目前仍然有生命力的还有二十余种,其中尤其以秋千格、卷帘格、徐妃格、骊珠格、梨花格、求凰格、粉底格、遥对格、白头格、脱靴格等谜格应用最为广泛。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下灯谜的谜格。
1,梨花格
梨花格格名最早出现在清代光绪年间,张玉森选编的《百二十家谜语》在“谜格丛编”中共收集谜格33种,此个为其中一个。格名借取唐代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满眼皆白的意境,用以表示谜底的字全部读为谐音字。“白”,喻指谐音字。又名:白冰格、白水格、白雪格、别字格、飞白格、粉面格、缟素格、会声格、借音格、梅花格、全白格、全谐格、石灰格、谐声格、谐音格、玉冰格、玉人格、全谐音格、玉壶冰格、分袂赠芍格、妙手空空格、杏苑摘花格。
格规:谜底须用两字以上的词语,将谜底的每个字根据谜面的所表达的意思,全部变成谐音字,再扣合谜面。如:掌柜(梨花格.物理学名词)谜底:电阻。解释:以谐音读作“店主”与谜面相扣合。“掌柜”指“店主”,谐音为”电阻“。又如:重峦叠峰(梨花格.昆虫名)谜底:蜜蜂。解释:由谜面意思山峰重重,扣“密峰”,副底谐音得到正底“蜜蜂”。再如:崇敬扁鹊华佗(梨花格.歌唱家)谜底:李谷一。解释:扁鹊华佗是我国古代名医,扣“古医”。“崇敬”,推崇尚礼,扣“礼”。根据谜面意思“礼古医”为副底,谐音得到正底:李谷一。
2,白首格
白首格又名白头格、皓首格、素冠格、冠玉格、寿星格、雪帽格、望月格、戴雪格、素冠格,名取自“《李陵与苏轼诗》“皓首以为期”句子。皓首是年老发白之意。本格属于谐音类谜格。
格规:谜底两字以上,副底首字作谐音(白读)得正底。例如:望梅止渴(白首格.打一地名)谜底:响水。谜语副底为“想水”谐音得正底:想水。又如:捐款(白首格.财汇词语)谜底:现金。由谜面得副底“献金”。首字谐音得到正底:现金。再如:干(白首格.宗教名词)谜底:道士。根据会意法“干”是“士”的倒写,副底也就是“倒士”,谐音达到正底:道士。
3,素心格
素心格名字取自陶潜的《移居诗》中的“问多素心人”,取心地洁白之意。本格属于谐音类谜格。又称为别名:玉带格、夹雪格、玉腰格、银腰格等
格规:谜底须用三字以上的单数词或组词,将最中央一字作谐读。例如:幼儿园(素心格.京剧名一)谜底:群英会。 “英”与“婴”谐音切合谜面。又如:食品厂工作(素心格.军事术语一)谜底:制高(糕)点。再如:妈(素心格.黄梅戏)谜底:女驸(附)马;默读(素心格.学科名)谜底:心理(里)学。
4,粉底格
粉底格,名字取自宋代杨时“程门立学”,借用最末表示“白”之意。本格也属于谐音类谜格,又称为立雪格、踏雪格、白足格、履雪格、履霜格、素履格、粉尾格等。
格规:谜底需两字以上,末一字用谐音代替解释谜面。例如:1.新闻纪录。(素心格.打一体育活动项目)谜底:广播操,“操”与“抄”谐音。 又如:2.十个世纪才相逢(素心格.中药名一)谜底:千年健(见)再如: 3.垂钓(素心格.数学名词一)谜底:等于(鱼)。还如:元旦寄语(素心格.美术名)谜底:年画(话)
5,粉颈格
粉颈格又名素颈格、玉颈格、白臆格、白脖格等。本格也属于谐音类谜格。
格规:此格谜底须四字以上(若是三字就为素心格),须将谜底第二字读谐音后才能扣合谜面。如:手拿灯虎费思量(打一成语 粉颈格),谜底:执迷不悟(以“执谜不悟”扣合谜面,灯谜也称灯虎)。又如:刘禅拒贤(粉颈格.成语)谜底:备而(儿)不用(刘备之子不用贤良)。再如:马到成功(粉颈格.成语)谜底:出奇(骑)制胜;关羽斩蔡阳训弟(粉颈格.成语)谜底:开诚(城)相见(关羽千里走单骑中故事)
6,粉腿格
粉腿格又名鹤膝格、素胫格等。本格也属于谐音类谜格。
格规:谜底须用四字以上的词或组词。谜底倒数第二字谐读作别义。例如:乡村四月闲人少(粉腿格.节令二) 夏至、芒(忙)种。(解释:谜底倒数第二字‘芒’字,谐读作‘忙’,全句连读成‘夏至忙种’才切题意)又如:逾期作废(粉腿格.水浒传二人名)谜底:时迁、吴(无)用。再如:车祸身亡(粉腿格.成语)谜底:老于世(事)故。
7,鹤顶格
鹤顶格与白头格相反,又名丹顶格、朱颜格、赤发格。本格也属于谐音类谜格。
格规:谜底字数须有二字以上,唯第一字读正义,其它字都要谐读。例如:岸柳垂杨静,波心织绮纹(鹤顶格.成语)谜底:风声鹤唳(河里)(释例:谜底读作‘风生河里’。这里除第一字正读正义释外,其他三字都作谐读成别义,方合题面句意。)又如:赫( 鹤顶格.苹果品种)谜底:红香蕉(相交)。再如:单孔望远镜(鹤顶格.京剧剧目)谜底:独木关(目观)
8,丹心格
丹心格又名红中格、丹忱格、朱腰格、红心格、心头格、肠胃格、赤腰格等等。本格也属于谐音类谜格。
格规:谜底为多于两个字的单数,中间一个字正读,其余均谐音。谜例:手拿泥鳅(丹心格.外国地名一)谜底:渥太华。(例释:加拿大首都“渥太华”谐音“握太滑”)再如:林(丹心格.外国名人)谜底:穆(木)加贝(倍)。
9,朱履格
又名红鞋格、正履格、赤足格等等。本格也属于谐音类谜格。
格规:谜底为三字以上,除末一个字正读,其余字全部读谐音来与谜面相扣。例:一唱雄鸡天下白(朱履格.明代人名一)谜底:文(闻)征(正)明。再如:仿宋体(朱履格.考古名词)谜底:(假)甲(古)骨文。再如:陶渊明之好(朱履格.京剧演员)谜底:(爱)艾(是)世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