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日前,北京市地铁运营公司负责人与市政协委员座谈时透露,可在地铁1、2号线试行女性车厢,但之前需要严密的科学论证。(6月6日《京华时报》)
“在地铁列车上设立女性车厢以防性骚扰” ,此提案一经提出,就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网上的反对之声可谓一边倒,什么“设立女性车厢是对男
人的歧视”,什么“除了女性还有儿童、老人等其他特殊群体需要关心”等等。
不知从何时起,社会上席卷起一股“伪辩证法”,某种社会不良现象被提上议题,当有个人或部门提出纠正式的建设性意见时,总有人站到对立面反对;而当有人或部门提出对该现象暂不过问时,这些人马上又站出来指责有关方面的无动于衷。就以女性车厢为例,这个提议并不新鲜,但之所以每有人提起就引起争执,就是因为有着这样的自相矛盾的“唱反调”在混淆是非,管理者不应被其裹胁。
我对北京市地铁运营公司接受委员提案的做法表示欣赏,也希望他们试行之前做好严密的科学论证。与其将精力花在争执不休中,还不如先试行看效果如何。解决公共场所女性频受性骚扰的问题,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一个实质性动作来得奏效。许多事情不是长期无法解决,而是有关方面顾虑太多裹足不前,丧失了试一试的大好时机。
试行女性车厢我看行,一来地铁公司只是在很少的线路试行,操作难度较小,对人们正常出行影响也较小。还有,这样的试行,只是多了类似明显的标志和引导人员,无论是对运营者还是乘客,成本都不大。退一步说,一段时间运行后,如果效果不好还可以改进,如果确实“不帮忙反添乱”,那恢复原有的方式就是了。但是,如果不实质性的试运行,又怎么知道可行与不可行呢?(周稀银) |